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面塑是用白面捏制成的各式造型,兴于明代,盛于清代,是山西的一项传统手工技艺。岚县面塑历史悠久,沿袭至今已有1 000多年的历史。岚县面塑制作工序复杂,从和面、塑形、蒸制到插花、着色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大拇指和食指的灵巧配合下,通过揉、搓、压、剪、捏、推等手法制作成各种花草、水果、花鸟虫鱼等。该项技艺在2009年被列为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正岚县面塑广泛根植于民间,是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手工艺品。在岚县的大小村落,每逢佳节和人生仪礼,都会展示面塑,它是岚县人生活智慧的体现。历史久远底蕴深厚面塑,即用面粉制作的各色物品造像,诸如动物、植物、人物等。面塑由事先已经染色的面团巧妙组合而成,捏制中采用了揉、捏、压、搓、滚等多种技法。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面塑艺术发展到现代,已经遍  相似文献   

3.
正在山西传统工艺美术中,面塑大多出自妇女之手,主要通过言传身教、口传心授等方法进行传承,岚县面塑也不例外。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化生产逐步代替手工生产,更多的妇女走出家门到城市谋生,包括面塑艺术在内的民间手工艺术在市场上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新时代的发展和严峻的市场形势,考验着面塑艺人的生存能力和发展水平,岚县面塑代表性传承人李成秀深知要想使面塑艺术得到传承与发展,就  相似文献   

4.
正千百年来,岚县儿女逐代承传的面塑文化,是极具价值的民俗文化精髓。民间巧妇运用超人的想象力、灵巧的双手、柔软的面团,创造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艺术品。有人物、飞鸟、走兽、鱼虫,动物、植物造型各异,千姿百态。一剪子下去,加手指一捻便是腿、胳膊、角的造型,用梳子轻轻一梳就是毛发或纹络装饰……柔软的  相似文献   

5.
正山西面塑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它们大都出自农村乡镇家庭妇女之手,以面粉为原料,经过揉面、造型、笼蒸、点色而成,其造型夸张、简练、质朴、民间和地方特色鲜明。旧时,面塑是一种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小玩意儿,是面塑艺人走南闯北、养家糊口的技艺。如今,面塑艺人通过灵巧的双手,捏制出各种  相似文献   

6.
《科学之友》2013,(11):22
最大面塑群裴氏宰相将军群塑,是由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村民制作的。裴氏宰相将军群体面塑排成长长的两列,一眼望不到头,共有120尊,其中宰相59尊,将军59尊,其他人物2尊。群像平均身高1.8 m,创世界最大的面塑造型群像纪录。裴氏家族第78代后人裴建民介绍:"原材料我们就地取材,里面首先用龙骨搭个架子,上面再缠层布,再涂上面,涂上后放到笼锅里面蒸熟,蒸熟以后就是馍的性质,接着再用彩绘把像勾勒出来,算下来共计用了2 000 kg的面粉。"  相似文献   

7.
正面塑,民间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是源于山西的汉族民间传统艺术之一,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流行于整个黄河流域,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都有制作面塑的习俗,各地叫法不一,形态各有特点。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  相似文献   

8.
《科学之友》2013,(11):24-25
花糕可谓面塑之最,其呈磨盘状,共有四层组成。最下面一层是糕底,中间一层外围是如意祥云夹红枣,中心是白面和白糖、蜂蜜拌红枣,这是糕的主要组成部分,上面一层为糕面,糕面与糕底基本相同,用来铺粘各种花草根藤。这三层统称为糕座,是可食用的部分。最上面一层为所欲表达的内容,立体扦插着各种祥鸟、龙凤(龙屈体腾空,凤展翅欲飞)、精美的神话传说、爱情故事和象征吉祥的图案造型。意在祝愿人们平安吉祥,生活美好。花糕最  相似文献   

9.
正万荣80后小伙赵锐,虽是一个大男生,却偏偏爱上了面塑,并把捏面塑作为大学毕业后的创业方向。他还在网上开起了淘宝店,面塑产品远销上海、台湾,甚至还漂洋过海销到了日本等地。赵锐,这名从小接受传统面塑熏陶的年轻人身上不仅有股犟劲,骨子里更透出一股闯劲。离京回乡继承传统面塑走进赵锐的工作室,桌上到处摆放着他的面塑  相似文献   

10.
《科学之友》2007,(2):37-37
春节是人们对物候历法认识上的一个关键节日,所以对春节的祭祀活动显得尤其隆重,精美的面塑随着人们的心理需求应运而生,并成为节日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正"注意掌握捏、搓、揉、掀、点、切、刻、划等面塑艺术工艺手法,让面塑艺术品栩栩如生,赋予它们灵动的艺术内涵……"在万荣面塑艺术研究所工艺室,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解云仙正为学员传授面塑技艺。她精湛的艺术、传道的品德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来访者。  相似文献   

12.
正万荣面塑历史悠久、种类齐全、制作精美、构思巧妙,是一种以面塑为特色,在祭祀、喜庆、建房、乔迁等民俗活动中使用的艺术供品。万荣面塑具有独特的制作技艺,其中包含了绘画、雕塑、刻印、装饰等诸多艺术门类,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被誉为"人类的活化石",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价值,小小的花馍承载着厚重的文化。  相似文献   

13.
2007年4月,中国烹饪协会正式授予山西"中国面食之乡"的称号.山西对于面食的制作和食用,可谓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在众多面食中,面塑绝对是独具特色的,它既表现出高度的技术性,又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性—一既在技术上达到"形"的精美,又在艺术上体现"神"的韵味.这样的作品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追溯代县面塑历史 面塑,又名面花,在民间又被称为花馍、礼馍、面羊、面人人等.山西面塑分蒸、焙、油炸等多种制法,以蒸为主.张桂英告诉记者,她所制作的是代县面塑,正是蒸制而成的.代县面塑的历史可以上溯至春秋时期.当时,捏面人人已经成为一种习俗.  相似文献   

14.
正传统面塑花糕圆形、夹层、上盖合成的园扁形花馍,出笼后在顶部插上所需面花。花馍用圆形、桃形、鱼形等面团作为花馍主体,出笼后插上所需面花。吉祥物此类花馍多以动物和物品为主,制作方法有分件组合、一次成形两种。如老虎花馍,制作时把耳朵、  相似文献   

15.
线在中西古今绘画中一直是被视为造型语言的重要因素.由于文化传统、美学观念、观察与表现方法、使用材料等方面的差异,它们在艺术面貌中各具神采.文章通过时同一时期的绘画大师唐寅与波提切利绘画作品中用线造型的历史背景、共性、观念、来源、功能特征、审美取向的研究,比较唐寅与渡提切利这两位绘画大师在人物作品中用线造型的异同,进而对中西方绘画用线造型得到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6.
线在中西古今绘画中一直是被视为造型语言的重要因素。由于文化传统、美学观念、观察与表现方法、使用材料等方面的差异,它们在艺术面貌中各具神采。文章通过对同一时期的绘画大师唐寅与波提切利绘画作品中用线造型的历史背景、共性、观念、来源、功能特征、审美取向的研究,比较唐寅与波提切利这两位绘画大师在人物作品中用线造型的异同,进而对中西方绘画用线造型得到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7.
↑火车拖鞋 轰隆!轰隆!最后一辆开往浴室的火车正在驶离客厅。火车拖鞋用乙烯基材料做底,纯棉纤维絮里,外观造型象是一个火车头,特别是穿在脚上走路时,依靠两节AA电池作动力,会发出火车运行和汽笛鸣叫的声音,是专为别出心裁的人们准备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家庭用品也插上了高技术的翅膀,许多新型的家用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在广大消费者面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下面介绍几种国外最新研制成功的家用新产品。家庭用天气预报器以往人们都是通过看电视、报纸或听收音机来获取天气预报信息的,日本一家公司新近推出一种家庭用天气预报器.这一造型可爱的小型机器高11.4厘米,宽5.8厘米,重量110克,采用水晶振动气压感应原理,以人物脸部表情来呈现天气的  相似文献   

19.
居室色彩     
人的视觉对色彩的感受非常敏锐.通常人们在进入房间以后,首先映入眼帘的、给人的心理和视觉造成较深印象的,是房间的色调、气氛和色彩的综合效果,其次才是室内的造型、结构、家具样式以及其他摆设等.  相似文献   

20.
唐三彩是我国古代艺术中的瑰宝。它以多样、生动的造型,丰富淋漓的色彩变化深受人们的喜爱。如今很多人都把它作为高雅的艺术品摆在房间内作为装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