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蔡霞 《咸宁学院学报》2013,(12):156-157
在结合扬琴教学与演奏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听觉在扬琴演奏过程中的意义、作用与方法进行研究,以期通过研究希望更多的扬琴演奏者关注听觉的重要性,并常识性地提出听觉的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2.
空间听觉与虚拟听觉空间的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些科学工作者对人类以及动物听觉的自由声场至耳膜的传递函数进行了测量。他们发现在宽带信号激励的情况下,不同频率分量之间的幅度差异是与声源的方向有关的。这一发现已被用于展现“真实”的三维听觉,称作虚拟听觉空间仿真。  相似文献   

3.
头相关传输函数与虚拟听觉重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菠荪 《中国科学(G辑)》2009,39(9):1268-1285
头相关传输函数(HRTF)是自由场情况下点声源到双耳的声学传输函数,包含有声源定位的主要物理信息,在双耳听觉物理的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虚拟听觉重放是HRTF的一个重要应用,它采用HRTF信号处理的方法模拟声源到双耳声学传输过程,从而在声重放中产生相应的空间听觉事件.目前HRTF与虚拟听觉重放已成为物理学(声学)、信号处理、听觉生理等研究领域的热门与前沿课题,受到国内外多学科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关注,并在众多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文综述HRTF与虚拟听觉重放的基本原理与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概述了虚拟听觉重放的一些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和弦听辨训练的分析,依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听觉能力,归纳出几种对提高学生和弦听辨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并让这种听辨最终实现从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目标,进而达到提高综合音乐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听觉感知特性的自适应音频信息隐藏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人类听觉模型[1][4]和听觉感知特性[11]出发,深入分析了音频信息隐藏技术的性能要求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听觉感知特性的自适应音频信息隐藏方案,并给出了具体的数据嵌入和提取算法.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最后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语音信号中相位信息的听觉感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主观听觉测试实验,研究了语音信号中相位信息对人的听觉感知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保持语音信号的幅度谱不变,在改变其相位谱时,只要重建信号在时域中的包络不变,重建语音和原始语音就不存在主观听觉上的差异.重建语音的听觉感知效果主要取决于附加相位对频率的导数的起伏幅度.重建语音中不同频率分量之间的最大相对时移决定语音感知的质量,当最大相对时移小于10ms时,语音感知质量最优;只要相位失真带来的不同频率分量之间的最大相对时移小于20ms,就不会影响对连续语音的正常理解.  相似文献   

7.
和声听觉训练在和声学教学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春明 《科技信息》2006,(6):154-155
高校音乐专业的和声学教学一般包括四部和声写作、和声分析、键盘和声、和声听觉训练等内容,这几方面内容的教学应当齐头并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重和声分析和四部和声写作而轻和声听觉训练。笔者认为这种厚此薄彼的做法不利于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和声教学应该将和声理论、和声分析、键盘和声、和声听觉训练及实际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和声学教学真正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8.
贾骏  王朔中  张新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38(12):2073-2077,2081
结合人耳听觉特性,用扩频方法在音频信号中的听觉不敏感区域嵌入多路数字水印,从而实现码分复用.在对嵌入信息的检测中,除了少量系统参数外,数字水印的提取不需要原始信号,并且毋需精确同步.实验表明,该水印具有很好的隐蔽性;尤其是对常见攻击,MP3编码具有良好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9.
刘霞 《科技信息》2010,(29):271-271
根据记忆的遗忘的规律来说,人们通过听觉获取的知识巩固的程度最低。通过视觉获取的知识巩固的程度比通过的听觉的知识的巩固程度要高一点。但如果同时使用听觉与视觉两种感官获取信息,记忆效率并非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很高。若口头再加以不断重复已获得的视听信息,遗忘率将更低。形象动感的影视资料正是充分调动了学习者的听觉和视觉两种感官来获取信息。帮助学习者最大限度地保留所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原声英文影进入初中英语课堂,这种图、文、声并茂的输入形式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加强互动式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邓琤 《科技信息》2010,(23):I0147-I0147,I0168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色是音的色彩。在钢琴演奏中如何通过音色变化,使人产生各种不同的有关声音的联想,并获得美的感受,一直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本文通过对听觉变化,内心听觉,分析作品的阐释,说明音色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一种听觉显著图提取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人耳听觉特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下而上听觉显著图提取模型.该模型根据人耳听觉系统对声音分频道处理以及声音信号时间方向的差异更能有效表征听觉显著性这两个特点进行显著图提取.首先对输入声音信号进行短时傅立叶变换(SFFT)得到声音信号的听觉图谱,然后重新划分频带并在各频带上采用一维高斯滤波器组进行不同尺度的时域滤波,再利用中心-周边差算子计算各频带的听觉显著度并进行跨尺度整和,最后将各频带的听觉显著度线性合并之后得到最终的听觉显著图.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模型提取的听觉显著图更准确.  相似文献   

12.
邢兰平 《科技资讯》2009,(36):225-225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是准确、深刻地欣赏音乐的基础。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可以引起欣赏者的情感体验,使欣赏者伴随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产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将音乐作品的内涵在欣赏者的内心听觉中创造性地再现,给音乐作品恰当、理性的评价。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是音乐欣赏的前提和核心。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视觉文化遮蔽了传统的审美观念,技术重构了文化传播的形式,而听觉审美空间被大众忽视,以当下最具有典型性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为例来解读听觉审美空间的二重性。听觉审美空间的"遮蔽"是指在视觉文化凝视下被遮蔽听觉诗意化的魅力,而听觉审美空间的"敞开"在当下的表现为不确定性与多义性,从灵韵消亡层面来解读听觉艺术治疗性。听觉审美空间可阐释性是无穷的,听觉文化的魅力值得探索和挖掘。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一门特征鲜明的艺术,它给人美的感受是通过音响的实体,而音乐区别于其他艺术的基本特征就是其听觉艺术,每一种音乐的存在都有与之相适应的听觉审美受众群体,因此,良好的音乐听觉感性式样,是音乐审美本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动态阈值谱法语音增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人耳能从噪声中提取有用信息的听觉特征,并结合语音信号的基本特征,提出并研究了一个适合于语音增强的听党内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这个方法不仅在提高语音信噪比方面,而且在减小语音失真度方面均有较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王松 《长沙大学学报》2007,21(1):115-116
声乐是听觉的艺术.声乐学习者必须重视培养对声乐的听觉感知和调控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完善声乐技巧,提高演唱水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内心听觉"在音乐界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作为一种音乐能力,通过对这一心理活动的分析,我们不仅能用它来指导我们的音乐实践活动,还能通过进行各种音乐实践来提高这种能力。本文将在阐明音乐内心听觉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音乐内心听觉与音乐本体分析如何更好地结合,重点论述通过训练音乐感知能力、记忆力和想象力来培养音乐内心听觉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8.
声音看得见     
人们接受外部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听觉,听声可以辨物,闻声可以辨人,尤其是人们相互交流的语言,主要是靠声音传递的。如果听觉器官出现障碍,就会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尽管如海伦凯勒这样的人通过训练可以用眼睛读出唇语,但美妙的音乐是无法靠眼睛享受的。  相似文献   

19.
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中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对学生的音乐基本素质和专业修养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视唱练耳中的听觉训练是视唱练耳教学中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学生在音乐道路上必须要学习的课程,它可以给学生带来非常全面的练习。要从音程到和弦听辨再到旋律的听觉训练循序渐进的进行,增强和声音响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20.
关洁 《科技信息》2011,(16):279-280
对于钢琴演奏学习来说,演奏技巧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而如何更好的表达音乐情感,塑造音乐形象并深刻的表现音乐的深刻内涵,使内心情感与音乐形象得到完美结合,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提高和丰富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和音乐表现力。那么我们在学习中就要注重培养发展自己的内心听觉能力。本文就钢琴演奏学习中内心听觉的培养训练以及如何建立更加立体清晰的音乐听觉形象进行简单的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