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贫困问题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影响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因此,社会和政府应对贫困问题予以高度关注。解决城市贫困问题需要建立社会公平机制,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就业支持政策和教育机会均等政策等。  相似文献   

2.
张静 《科技信息》2009,(14):16-16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校园里不可分割的一个群体。但因为贫困,经济和学业的双重压力有可能成为他们顺利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障碍。因此笔者通过对四川几所大学2800位贫困生的调查和面谈,对贫困生的分类、贫困原因、贫困大学生的行为表现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引起社会的再关注,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贫困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困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难题之一,在西藏消除贫困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它关涉社会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国家边疆安全问题。文章介绍了西藏农牧区的贫困状况和国家消除贫困的政策措施,分析了西藏贫困现象较为突出的原因,并就西藏扶贫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教育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教育公平问题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教育领域供需矛盾出现新的变化是教育不公的直接诱因,但是社会阶层的分化是导致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根本原因,因此教育公平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入手才能真正解决教育公平问题,这应该在教育理论界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5.
浅析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春姬 《科技信息》2008,(20):220-22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逐步深入,特别是扩招后,使得许多家境贫困的学生有机会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的机会,然而随着贫困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加,他们的心理卫生问题也愈益突出。如何对这部分人群的心理进行疏导,促使这部分人能健康发展,适应社会,成为将来有用之才,已引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图分析了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并对解决有关心理问题的对策作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实施和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高校中的贫困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贫困大学生问题也逐渐凸显.高校中贫困大学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和大学生个人原因.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经济困难问题的对策主要是:降低学杂费标准、加大资助力度、推进国家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是一个彝族聚居的山区县,社会经济水平较低,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本文对喜德县贫困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析,为喜德县社会经济发展、摆脱贫困提出了途径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从贫困陷阱的视角分析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发现高校贫困生受资助后再度陷入贫困的原因不再是仅仅缺乏生活物资。在经济资助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贫困生从高校进入社会后再度陷入贫困的局面始终难以消除。其原因在于:目前的资助政策缺少发展性、资助措施缺乏精准性、资助体系忽略了参与性。贫困生资助工作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资助工作片面追求公平、资助方式相对单一、资助话语权相对集中、资助政策缺少制度约束等方面的困境。展望未来,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要兼顾公平与效率,力推发展型资助;要进行多样化的考察,力推精准型资助;要打破话语权的垄断,力推参与型资助。  相似文献   

9.
校正过度倾斜的天平--城市、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仅从人均收入总量考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不够的,还必须从储蓄水平、消费水平作更深层次的考察。过大的城乡差距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农业发展不足、农民素质不高的原因,更有政策体制原因。必须从城乡统筹发展、规范收入分配制度、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后劲等方面采取措施,以缓解和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0.
周玲玲 《科技信息》2009,(29):I0225-I0226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和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过程中,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公平观,指出公平是历史的、阶级的、社会的范畴,其内涵、特征和实现途径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阶级的性质等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不公平的深层次矛盾逐渐凸显出来。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对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出现的公平问题具有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问题。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后,扶贫事业将进入解决"相对贫困"阶段。相对贫困问题是一个更加多维度、更复杂的问题,对我国政府来说,将是一个新的需要突破的挑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在这一漫长的战役中,政府应出台什么样的政策、履行什么样的职责,从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相对贫困解决机制,成为贫困治理理论研究的重点,文章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试论城镇低保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城镇人口的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但是激烈的经济变革和社会变迁也带来一定的负效应,造成了少数城镇人口的贫困问题,出现了城镇“新贫困群体”。本文主要探讨了城镇“新贫困群体”出现的主要原因,并阐述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主要方法——城镇最低社会保障的意义、发展方向和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提供一些建议,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摘我国进城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在城市中他们属于贫困群体,脱贫是农民工面临的重要课题。传统观点认为脱贫就是指摆脱经济上的贫困;我认为农民工“脱贫”应是社会权利贫困问题的解决,且根本途径在于:创新制度公正地对待农民,即给农民工公正的社会权利,并使农民工现有的权利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关键是给农民工参与社会“游戏规则”的制订的公平机会。因此,我们要根据制度公正的基本理念,给农民工以公平、公正的社会权利,农民工才能真正脱贫。  相似文献   

14.
王天仁 《科技信息》2011,(11):192-192,165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民主化的核心内容,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追求的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应该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教育公平不仅受到学校显性教育资源和隐性教育资源的影响,而且更受到教师期望和学校制度的影响。教育公平对义务教育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建立科学完善的制度是实现学校教育公平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5.
王丽燕 《奇闻怪事》2007,(4):99-102
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却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皖西地区扶贫与返贫问题系统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祎  葛向东 《皖西学院学报》2004,20(4):62-66,96
贫困是困惑人类发展的世界性难题。中国政府自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也面临许多新问题,特别是初步解决温饱群众的“返贫”问题、“自然障碍区”特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已成为新世纪反贫困工作的重点。本文以皖西贫困区为例,对贫困与返贫的根源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历史遗留问题仍然突出,现行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政策制约了开发式扶贫的开展,扶贫政策执行难度加大,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中问题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灾害抵御能力弱,部分群众生存环境恶劣,贫困区社会问题较突出。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贫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反贫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刘敏 《科技信息》2007,(14):23-23
社会公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影响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大问题。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中国的改革进入到一个依靠社会公正的规则进行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的新阶段,社会公正状况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对于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开始构成明显的威胁。从国家财力的角度来看,我国已经具备了建立初级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实力。  相似文献   

18.
城乡二元制结构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不公平的社会资源配置使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一直是一个亟须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现状和原因,基于城乡统筹的视角探讨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建设与推进中所面临的困难,指出制约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转移性收入分配不均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漏洞,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相应对策,即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推进医疗保险公平和加强相关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社会公平问题的日益突出,而社会不公平现象最大的发生对象则是在市场经济竞争过程中出现的弱者。我国社会中弱者到底是由哪些原因导致的,怎样尽量的避免弱者的产生以及如何保护弱者的权利,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国家和政府所必须予以关注和亟需解决的问题。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不是一个抽象的口号,须具备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上世纪 80年代末使农村 2 .5亿的绝对贫困人口中的 80 %脱贫 ,到了 90年代 ,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原因 ,出现了国有工业萎缩和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甚至破产等现象 ,在城市中形成了以失业下岗人员 ,停产半停产企业职工 ,困难企业职工和一部分被拖欠养老金的退休人员以及他们的赡养人口为主体的城市贫困阶层 ,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逐步推进 ,这一问题越发凸显出来 ,日趋严重的城市贫困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1 关于贫困阶层的救助对城市贫困阶层的社会救助是一个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和最基本的目标 ,按照国际经验它也是最有效的保障方式 ,救助标准取决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的生活水平。现在 ,国际社会基本上接受了贫困是指国民个人的收入无法满足该国居民所能接受的最低标准生活需求的概念 ,按照国际惯例 ,衡量贫困状况的标志是贫困线 ,或称“最低生活保障线”。我国在城市贫困问题发展初期 ,政府并没有考虑创建一项制度性的社会政策作为长久应对措施 ,而习惯地采用“搞群众运动”的临时补救措施 ,如在全国搞“送温暖”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