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针对低浊度矿井水的特点,采用试验方法,选用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复配使用,实验研究絮凝剂对矿井水浊度去除效果。通过正交混凝实验,研究了混凝药剂的投加量、混合转速、混合时间、反应转速及反应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处理矿井水的最佳混凝药剂及投药量及最佳水力条件。  相似文献   

2.
改性淀粉絮凝剂具有无毒、原料来源广、价格低、易于生物降解等优点,近年来得到重视和发展应用.文章通过絮凝实验对改性淀粉絮凝剂在不同pH值条件下处理模拟废水的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改性淀粉在废水处理中COD去除率效果显著,改性淀粉的混凝效果受不同的pH值的影响不大,优于无机絮凝剂.  相似文献   

3.
水处理絮凝过程动力学的分形成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絮凝体微观形态结构、混凝机理及动力学过程,分析了传统絮凝模型的假设与试验结果相矛盾的问题,阐述了絮凝体分形生长模型、絮凝动力学模型和分形絮凝体破碎模型等典型絮凝分形模型的特点与应用条件.絮凝体分形生长模型是研究形成结构致密絮凝体途径的基础;絮凝动力学模型的研究使颗粒碰撞频率函数更适于数值模拟;絮凝体破碎模型对混凝工艺运行条件控制,以及絮凝剂优选和絮凝设备优化等有实际指导意义.絮凝模型拓展研究应以定量描述絮凝体的形态和结构为重点.  相似文献   

4.
PSA絮凝剂和粉煤灰基混凝剂处理制革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粉煤灰制备混凝剂并与聚硅酸铝(PSA)絮凝剂配合处理制革废水. 结果表明,用酸浸粉煤灰混凝剂(HBFAC)处理的废水,COD、悬浮物(SS)、硫、铬值分别为153,47,6,4 mg/L,达到了二级水质的标准,说明HBFAC是性能优良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它具有混凝沉降速度快,污泥体积小,处理废水费用低的优点.还探讨了粉煤灰基混凝剂和PSA对制革废水的混凝沉降机理.  相似文献   

5.
高分子絮凝剂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絮凝剂是一类可使液体中固体悬浮微粒凝聚、沉淀的物质.本文综述了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现状,对高分子絮凝剂进行了分类并做了详细论述,并对无机絮凝剂、有机絮凝剂、淀粉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和复合絮凝剂在废水处理等领域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另外,对高分子絮凝剂的发展趋势做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以二甲胺与环氧氯丙烷制得的氯化聚2 羟基 1 N 甲基铵和丙烯酰胺为单体,采用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复合引发剂聚合得到了高电荷密度的新型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 优化了絮凝剂的合成条件,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对最终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以造纸废水和模拟的印染废水对絮凝剂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有机絮凝剂和无机絮凝剂混合使用有很好的协调能力,能有效减少无机絮凝剂的使用量,降低水处理成本、提高净水效果  相似文献   

7.
聚合硅酸氯化铝铁混凝剂的制备及其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AlCl3、FeCl3、水玻璃和Na2CO3为原料,采用共聚与复合两种制备工艺,合成了具有不同碱化度(B)、不同N(Al)N(Fe)N(Si)摩尔比的硅酸铝铁共聚物(简称PAFSC),考查了产品的稳定性,然后通过E(Zeta)电位测定法分析了产品在其水解溶液中的带电情况,并通过混凝实验对共聚物的絮凝效果及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模拟水样的絮凝实验,并与传统的无机絮凝剂(PAC)比较可以看出在同样投加量情况下,PAFSC处理的水具有更低的剩余浊度,这将有助于研制高效、稳定、价廉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相似文献   

8.
凝聚剂与絮凝剂在司马矿选煤厂泥水处理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煤泥水的性质,阐述了凝聚及絮凝原理,提出了最佳絮凝剂的选择方法以及无机药剂与有机药剂的配合投加顺序,探讨了确定无机混凝剂与有机絮凝剂配合投加药剂量的方法,指出凝聚剂和絮凝剂合理的加药顺序及最佳药剂量配比,可以加速煤泥水在浓缩机中的沉降,降低溢流浓度,实现洗水闭路循环.  相似文献   

9.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现状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在最近十几年来受到了国内外水处理界的广泛重视。将目前已开发出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分为聚合铝、聚合铁、聚合硅酸和复合型无机高分子四大类,在简要概述了不同类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机理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了絮凝剂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颗粒尺寸差异和密度差异对二元物料在回转窑内混合的影响. 采用离散单元法建立颗粒物料的运动模型,模拟滚落运动模式下二元物料在回转窑内的径向混合过程;通过颗粒接触数定义混合程度评价指数,结合Hong的渗流与凝聚竞争理论分析颗粒体积比σ和密度比η对二元物料混合程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增大体积比σ会增强渗流作用,增大密度比η会增强凝聚作用,无论渗流或凝聚占据主导作用,均会导致物料在混合过程中产生径向分离,使混合程度降低;对σ与η进行配置后,可以使渗流与凝聚两种机理彼此平衡,达到物料混合均匀的目的;物料的渗流-凝聚平衡曲线中,σ与η呈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新型混凝剂聚合氯化铝钙的合成及其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l2O3和CaCO3为原料在高温下进行焙烧后酸溶、聚合、干燥制备了新型的无机高效混凝剂聚合氯化铝钙,并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原料配比(Al2O3∶CaCO3)为3∶2,提高焙烧温度利于产品的合成,最佳酸溶时间为3h·对合成的聚合氯化铝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煤泥水的性质,阐述了凝聚及絮凝原理,提出了最佳絮凝剂的选择方法以及无机药剂与有机药剂的配合投加顺序,探讨了确定无机混凝剂与有机絮凝剂配合投加药剂量的方法,指出凝聚剂和絮凝剂合理的加药顺序及最佳药刺量配比,可以加速煤泥水在浓缩机中的沉降,降低溢漉浓度,实现洗水闭路循环。  相似文献   

13.
JSB-2絮凝剂处理油田洗井废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油田洗井废水处理及回用的过程中,利用了移动式处理装置.由于洗井废水水质变化复杂,同时各处理单元均为物化处理工艺,投加絮凝剂是保证处理效果的关键.通过絮凝剂的对比实验和单因素投药量实验进行了JSB-2絮凝剂的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JSB-2絮凝剂作为-种两性水溶性聚电解质,充分发挥了无机和有机絮凝剂的优势,达到了协同互补的效应,在应用过程中,药剂投加量较少,形成的絮体密实,沉降快速,是一种可应用于洗井废水处理的高效混凝剂.JSB-2絮凝剂的最佳投药量随水质变化而变化,也会受到污染物质成分变化以及油与悬浮固体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研究了水质与JSB-2絮凝剂投药量之间的关系,得出了JSB-2絮凝剂的投药量方程,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高浓度味精废水预处理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絮凝法对味精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了絮凝烧杯试验,讨论了絮凝剂的选择、投加量、pH值以及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配合使用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自制的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硫酸铁(PFSS),用于万县高浓度味精废水处理表现出优良的絮凝性能,PFSS的最佳投药量为20 mg/L,最适pH值为7.5~8.0,在此条件下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FSS对味精废水的CODcr去除率远远高于PFS和PAC,可达68%以上;浊度去除率为89.7%.此外,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加入对PFSS的絮凝处理效果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5.
表面活性剂与纳米SiO2作用下聚合铝的絮凝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6NTU高岭土原水中,溶入低浓度溶解性有机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投加聚合铝PAC与新型水处理剂-纳米SiO2稳定分散液进行动态混凝实验与静止沉降实验.借助图像分析技术与分形理论,对SDS与纳米SiO2作用下PAC的絮凝特性与絮体分形结构的形态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存在SDS时,高岭土颗粒表面ζ电位增加.SDS在颗粒表面的吸附等温曲线符合Langmiur方程;PAC对无机颗粒的去除效果明显,但对SDS的表观去除率较低.SDS阻碍絮凝初絮体的形成.纳米SiO2使颗粒表面ζ电位增加,对无机颗粒处理效果较差,但对去除有机物有利.絮凝机理主要是吸附架桥;助凝剂纳米SiO2能促进PAC对无机颗粒与SDS絮凝,处理效果显著.悬浊液中絮体粒径大,有效质量密度增加,沉速加快,分维值下降.  相似文献   

16.
复合絮凝剂聚硅酸铁锌(PSZF)的絮凝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复合共聚法合成了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聚硅酸铁锌(PSZF).考察了PSZF投加量、污水pH值及熟化时间对PSZF絮凝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沉降性能及Zeta电位进行了研究。当PSZF投加量为2mL/L、污水pH为8时,其除浊率达到94.6%,把PSZF应用于黄浦江水处理,发现其絮凝效果明显优于PSA,Fe2(SO4)3和PSF.PSZF的形貌为长链枝杈状聚集态,具有优良的稳定性和混凝特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新型物化结合脱水方法,即絮凝-气压法处理成都粘土工程废浆,在加入絮凝剂后对工程废浆使用失水仪进行压滤操作。此方法结合了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提高脱水效率。首先选择三种无机絮凝剂(PAC、PAFC、PFS)和两种有机絮凝剂(PEO、APAM)进行脱水实验,讨论单一絮凝剂对工程废浆脱水效果的影响。而后进行正交实验,得出最佳配方为聚合氯化铝(PAC)2.4g/275mL、50ml质量浓度0.3%的聚氧化乙烯(PEO),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讨论三种因素对脱水效果的影响程度。最后将复配絮凝剂和单一絮凝剂的脱水效果进行了对比,得出在使用絮凝-气压法进行脱水实验后,单一絮凝剂PEO的脱水效果最好,而复配絮凝剂的脱水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絮凝剂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