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易超群 《科技信息》2009,(13):195-195
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宠儿》被称为后现代主义和女性主艾的经典之作,美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小说体现了女性与自然被对象化、居于他者地位的相似性,展示了个人、自然与社区发展的紧密联系。小说试图建构一种男女平等、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道德价值和社会结构。本文试从生态女权主义的角度来解读《宠儿》,用以倡导男女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服务于我们建构和谐社会的理想。  相似文献   

2.
《简·爱》中的女权主义思想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从小说的情节、对话和角色形象中,可以发现女主人公简爱对于男权统治和父权社会的默许。我们不仅应该揭示这部小说的女权主义意蕴,而且应该将其放入本文所揭示的种种矛盾和悖论之中进行省思:它依然接受了维多利亚价值观对女性的定义,即女性存在的意义依靠其丈夫而得以体现,女性生命的意义在于其对家庭事务的投入和对其丈夫的利益的关注。对《简·爱》中女权主义的局限性进行省思,不仅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更加全面的视角来了解英国早期女权主义思想,而且对我们观照西方女权主义思潮的历史流变也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杨淑丽 《科技信息》2010,(20):I0158-I0158
谭恩美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华裔作家,1989年她发表处女作《喜福会》后即享誉美国文坛,强烈的女性意识是它的突出特色,小说通过描写几个女性的经历批判了男权社会下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和奴役,颂扬了女性的积极抗争精神,本文以三位母亲的不幸命运和两位女儿的美式婚姻为切入点,揭示她们的反抗精神和觉醒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4.
美国剧作家苏珊.格莱斯佩尔的代表作《琐事》(Trifles)篇幅短小却意义深刻。它塑造了执法者乡村律师亨得森和警长彼得斯自以为是、独断专行而又徒劳无功、无可奈何的形象。而男尊女卑的价值体系和等级贵贱的社会秩序是生成这种形象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张丽红 《科技信息》2011,(1):195-195
《时时刻刻》是美国的当代作家迈克尔·坎宁安在1998年发表的小说,作品一问世,就吸引了许多读者和评论家,当年即获得“笔会/福克纳小说奖”(ThePEN/FaulknerAward),翌年又获得“普立策小说葜”(ThePulitzerPrize)。在小说中作者描写了三个人物:现代女性主义的先驱——伍尔夫太太,茫然的家庭主妇——读者布朗太太,反叛的自由女性——与该小说女主人公同名的达洛雏夫人。通过对这三个不同时代、不同环境和不同问题的三个女人的描写,突出了她们时时刻刻都渴望着自由和幸福,希望实现自身的价值,这就体现了女权主义发展的历史。本文试图从女权主义角度,探析《时时刻刻》所反映出的女性主义特征,提高人们对妇女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20世纪美国的许多文学作品都蕴含了女权主义法律观的法律伦理内涵。其代表作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利斯·沃克的《紫色》。这部小说处处充满了丰富多彩的象征意象和发人深省的社会伦理,折射出作者主张男女平等、实现黑人女性生存完美的黑人女权主义思想内涵。对于这些饱含女性主义哲学思想的象征哲理的解读,必将大大加深读者对于黑人女权主义文学理论及黑人女权主义法律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孟波 《科技信息》2009,(12):352-353
本文以女权主义批评方法分析夏洛特·勃朗特的名著《简·爱》,以新的视角重新解读,揭示作者的创作理念,解决部分学术焦点问题,分析作品的现实主义性质,从而更好的揭示出该作品的内容和思想。  相似文献   

8.
凡现双  张巧毅 《科技信息》2011,(24):I0021-I0021,I0023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文坛上的一块黑宝石,《宠儿》是其代表作。在《宠儿》中,莫里森从种族苦难、爱、历史等多重角度深刻揭示了美国主流文化即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权中心主义对美国黑人女性心灵的扭曲及压迫,并帮助他们重新获得自己的身份,指出了争取自我解放的正确道路即让整个黑人民族团结起来,重新拾起生活的信心,去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和美好的未来。一直以来,《宠儿》的研究者大多数是从非洲文化、创作主题、语言、人物形象、叙事话语、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等视角来解读这部经典之作。但是,很少有学者从生态女权主义视角对其进行研究和关注。因此,本文试着从生态女权主义角度对它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9.
张恨水的《啼笑因缘》中的女主人公沈凤喜作为生存于中国传统男权社会女性形象的代表,其一生前后时期分别扮演了任人玩弄的物品性天使形象和惨遭弃置后被禁闭的疯女人形象,而这正是作为两性性别对峙中两个男性樊家树与刘德柱对作为女性沈凤喜这种角色的转换与确认。剖解沈凤喜形象可帮助我们解构存在于小说中的男权主义化中心和整个男权社会的权力结构。  相似文献   

10.
谷萍 《科技信息》2008,(6):203-203
托妮·莫里森作为一名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黑人女权主义代表,在其小说中深刻探讨了黑人妇女的解放问题。本文以她首部作品《最蓝的眼睛》为例,通过分析小说中保琳与佩克拉母女的人生悲剧揭示了黑人女性所遭受的性别和种族的双重压迫。广大的黑人妇女只有挣脱了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桎梏,建构出黑人妇女独特的文化价值观,才能在本民族的文化基础上实现妇女解放的梦想。  相似文献   

11.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和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体现了独特的有关女性价值的恩想,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比较两部作品的差异,分析他们的内在联系和各自特点,会发现女主人公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她们命运不同,性格同中有异;《简·爱》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呼啸山庄》中,艾米丽自由驰骋的想象力使她挣脱了现实人生的羁绊。  相似文献   

12.
元稹的《莺莺传》中塑造的崔莺莺形象美丽、温柔而又痴情,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中的女性人物世界。然而,从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就会发现男权文化语境中的看似天经地义的性别特征和内在美德以及她被遗弃的悲剧根源,都是传统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控制,其自我意识已被男权社会主流意识所抹煞和压制。  相似文献   

13.
源于西方的女性主义教育思潮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如何体现本土特色,一直是学术界谈论的焦点。本文在对女性主义教育概念的表述及其思想基础进行清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女性主义教育本土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以女性主义解读《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小说女主人公爱米丽的一生悲惨、孤独、空虚,其原因是因为当时美国南方社会以男权为绝对中心,对女性的歧视、压迫和统治,以及对贵族阶层的过分要求,贵族不能像平民一样生活,不能与平民尤其是北方佬恋爱、结婚。作为女人和贵族女人的双重身份,爱米丽深受其双重统治和压迫,最后终于杀死她唯一的爱人,取得女性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5.
《城堡》是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卡夫卡的扛鼎之作,其多义性和未完成性已不断由前人进行过深度探讨和研究。现在可从《城堡》中的几个女性角色出发,通过对这些女性的解读,分析她们在城堡面前的不同反应来挖掘卡夫卡的女性意识,以此证明卡夫卡以其宽容的女性意识和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对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进行过一定程度的斗争。也进一步指出,女性必须自己行动起来反抗,才能在男性中心的社会中真正获得自己应有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法国杰出的女权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所著的《第二性》出版于1949年,它对当代世界女权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女性,作为相对于男性的一种性别,以及担当孕育生命使命的一种生物体,长期以来自觉或不自觉地处于社会的劣势地位。现代女性要想摆脱次于男性的"第二性"的偏见,必须要能够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进行独立、自由的思考和行动,并最终与男性一起构建和谐、平等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一个少有的自觉为女性而写作的作家。她将叙事革新和女性主义思想揉和在创作实践中,建构起突破性的女性主义叙事形态。其女性主义叙事立场即为发出“女性的声音”。为了发出这个声音,伍尔夫作了极大努力:挑战男性中心主义的叙事权威氛围;从发掘女性文学传统中获得动力;诉求女性叙事自由的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  相似文献   

18.
玛丽雅姆与莱拉作为《灿烂千阳》中代表着两种不同时代与背景的女性角色,她们既有着先后传承的相似之处,又因其生活环境与个人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迥异的人物性格与斗争方式。借助被称为"女权主义圣经"的西蒙·德·波伏娃所著的《第二性》为基本分析工具,探讨了在阿富汗特定社会背景下女主人公玛丽雅姆与莱拉的性格特质及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杜十娘是冯梦龙塑造的经受苦难和屈辱磨砺后觉醒的女性形象,为争得做人的权利、爱情的幸福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她的悲剧是男权社会和文化下女性物化命运的悲剧.同时也反映了冯梦龙"情教思想"的双重性,以及存在于作家脑海中的男权意识.  相似文献   

20.
从女权主义的视角出发解读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短篇小说《紧身甲》。指出这种叙述中内在的性别歧视。分析了当时美国的父权社会、彼得以及作者本人对彼得的妻子艾玛的不公正,指出了艾玛才是真正的受压抑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