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放与现代--新时期散文创作的一种可行性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散创作走过了曲折的发展历程,60年代初提出的“形散神不散”的散理论对现代散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部分散作家的创作走入了为表现主题而伪化形式和内容的歧途。这种错误的偏狭观念至今还在某些高校教材中以真理的面目流传。面对新世纪,散作家应以开放的心态,袒露的心胸和现代观念,通过真实地表现“我”的经历,“我”的感受,“我”的追求,来表达对社会与人生,现实与未来的思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情怀。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诗学史上的“小我”与“大我”论实质是诗歌创作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论,主流派观点认为,“小我”是诗歌伤口能够成立的基本前提,以“小我”写“大我”要力求“小我”与“大我”的有机统一,在“小我”和“大我”之间可以有所偏重但不可偏废,它对现代诗歌创作与理论建设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关于诗歌的表现内容,有“言志”说、“缘情”说以及“情志合一”说。“诗言志”本有丰富的内涵,但作为儒家政本主义文学论纲,被人为地抽象化,于是有“缘情”说的矫枉过正。“情志合一”说则是双重否定之后,“缘情”与“言志”的整合。  相似文献   

4.
新课“文学与陶瓷艺术”首次将文学与美术在理论上、教学上,创作实践上,深刻而系统地结合起来,改革了原有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为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走出了可喜的一步,新课“文学与陶瓷艺术”是教学上,艺术教育上,艺术创作研究上的创新,它既有理论性,又具有操作性,因而能为高校教学、艺术教育、美术创作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服务,并且,此课也填补了相关方面的理论空白。  相似文献   

5.
诗家夫子王晶龄笔下的七言绝句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享有极高声誉。笔认为,以“愁”为情感基调构筑诗篇是王昌龄之擅长。本旨在通过赏析诗人有关“愁情”的七绝,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巧夺天工的意境营造手法,并从“边愁”、“春愁”和“离愁”三方面分类评述。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领导地位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和人民革命斗争与建设历程深入的必然结果,也是实践“三个代表”的结果。在新世纪,党只有以“三个代表”为纲领,才能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肩负起历史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实用主义在五四时期被介绍入中国并初步实现“中国化”。其“中国化”的表现在于把显明的“实用”目标暗含于潜隐的功利追求中,以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的外衣裹挟对实际行动勇气和方法的渴望。因五四特殊的时代情状和已被“中国化”了的实用主义自身的特点,当时一切意识形态的建构均难免其“实用性”色彩。五四文学主潮“为人生”的启蒙文学,从整体观念的确立到具体操作方法、从自然主义至现实切入文学创作动机到对读者阅读效应的期待,乃至代表作家、流派、现实主义创作的普遍实用化-在作品中表现为整体的寓言化之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诗学接受论认为:如果说读者紧承作者的“言者所以明象”而“寻言以观象”,并进而“得像而忘言”的化言为象是一种化实为虚;那么,读者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紧承作者的“象者所以存意”而“寻象以观意”,并进而“得意而忘象”,即使阅读上升到阅读主体与创作主体精神情感交融的境界,这无疑是更高层次的一种化实为虚,亦即所谓“披文以入情”。  相似文献   

9.
从事实上讲,民主化、多元化和科学化是当代社会的本质特征;从理论上讲,权威不仅是一种权力关系,也是一种心理关系。这两点就决定了试图以单纯的“法治”理念或“德治”理念去构建当代政府权威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本文认为法理性为主,兼顾情感支持与实效性的统一才是当代政府权威的应有模式。  相似文献   

10.
"教化"涵义新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自古就有重“教化”的传统,教化对国家政权的稳定与社会秩序的维持都有很大的作用。“教”与“化”的涵义是不同的,“教”主要是指在上者通过语言、行为作出表率,让在下者学习、效仿。“化”主要是指政府的统治思想与固有的伦理规范成为社会思想后,人们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便会受到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化”的涵义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相似文献   

11.
略论章太炎的文化指归与政治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太炎从民族化中取出“道德”与“国粹”,把“排满”与倡德、“国粹”与新型国家重建对立统一起来。“排满”的过程是他用化颠覆政治的过程,提倡“国粹”的过程则是他试图用化重构新的政治秩序的过程。因此,他努力为转型期的中国民族化进行理论构建和实施。他的这种民族化思想体系虽然可以在批判中为颠覆一种制度发挥作用,却无法为转型期的中华民族国家的构建提供政治实践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薛晓萍 《龙岩师专学报》2002,20(1):72-72,82
“通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对“通感”这一现象及其使用领域进行实例分析,说明了“通感”在表现文字艺术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论述张闻天同志在长征途中对毛泽东同志的支持,对“左”倾军事路线的批判和对张国焘错误路线的抵制,以及在争取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等方面的作用,充分肯定张闻天同志对长征的胜利所起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要:对“干校化”兴起的由来、内容作了历史的回顾与理论的阐述,重点分析了干校学员五种化心态,最后从国民性的负面上探求了“五七干校”何以能存的原因,较系统地回答了“干校化”研究中存在的诸多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五四运动不仅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其第一次明确,公开,响亮地提出了“民主”和“科学”(即“德赛两先生”)这两个口号或两面旗帜,源自“自从一八四0年鸦片战争失源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行辛万若,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中迹,源自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启蒙的新文化运动,而“德赛两先生”在中国的发展,迄今为止,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科教兴国”战略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  相似文献   

16.
人民学出版社出版的《向阳情结——化名人与咸宁》、《向阳湖化人采风》两书,由湖北咸宁青年作家李城外奔波采访,笔墨耕耘,呕心呖血编而成。两书真实地再现了“革”中众多化名人在“向阳湖”劳动改造、经受灵魂和肉体双重煎熬的际遇与心理,记叙了化建制被“砸烂”、人身心遭摧残的苦难与辛酸,描述了他们劫后余生、回首往事的慨叹与思考,凝聚着我国20世纪一个时期几代人(从“五四”到“革”50年间)酸甜苦辣臧否莫名的历程与感情。为铭记历史、弘扬化,李城外把历史与化交融的反思,投注于“向阳湖”,意义悠远,功莫大焉。  相似文献   

17.
孔子创建了博大精深的儒学体系,然而,它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几经改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西汉时由被称为“为儒者宗”的董仲舒提出,并被汉武帝接受,从此儒学正式官方化。在这一过程中,董仲舒对于儒学的改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儒学适应了封建王朝发展的需要,但儒学本身的发展却从此走上了歧途,这不有不说是历史的一大遗憾。  相似文献   

18.
小易 《科技智囊》2007,(7):75-75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遇,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这一句继续承接“《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的章节主旨,并最终推出“故神无方而《易》无体”的大结论。综合来看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前半章强调对“果”之“因”的把握;而后半章则重点在于对“因”之“果”的阐化。  相似文献   

19.
开放讨论式教学是党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要上好开放讨论式公开课,一要选题得当,即课题本身应是当前人们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二要取得相关部门和学员的积极支持,让学员能够在课堂上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三要充分发挥主讲 课堂的核心和主导作用,以保证课堂在开放讨论式教学过程中既生动活泼,又能围绕课题使理论与实际紧紧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1997年第3期《随笔》杂志发表的李国先生的《乌台诗案》一,关于“乌台诗案”与王安石与苏轼的关系等问题与史实不符,有关结论也不难免主观臆断之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