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翻译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意义的理解是基于认知心理基础上对源出语的认知理解;翻译是一个原型范畴,对源语语篇及译语语篇采取原型分析尤为重要。因此,在翻译属于号召型文本的广告英语时,我们也应从原型理论视角对其进行分析,从而采取正确的翻译策略,力求实现原文和译文在意义和功能上的等值效应。  相似文献   

2.
美国著名的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地区的神话故事,总结出了不同民族神话英雄成长的一个通用模式,即:分离——历练——蜕变。《活着》是中国当代作家余华最负盛名的一部作品,它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老人福贵六十余年的风雨人生,诠释了热爱生命的"活着"哲学。小说中的主人公福贵同样经历了从地位丧失到死亡考验最后到超然直面人生的蜕变过程,他的一生符合坎贝尔的神话英雄进化模式,因此可以被认定为是一个有着中国特色的神话英雄。  相似文献   

3.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是一门比较科学、全面的翻译方法,其在商品说明书翻译中的应用,可以为说明书译本的规范化提供依据。好的说明书翻译应与源文文本在功能上相似,在指称、言内、语用意义上相符。从社会符号学角度来探讨英文商品说明书的翻译策略,不仅能准确传达原文的产品信息,而且可使译文更容易被接受。  相似文献   

4.
以俄裔美国作家、翻译家纳博科夫的《翻译问题奥涅金的英译》为基础,深入地挖掘他的翻译思想,并提出翻译方法的采用应该考虑多种因素,如翻译目的,读者群等.  相似文献   

5.
英语习语由于其独特复杂的习语性,使得人们对它的研究极具挑战。虽然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不懈努力,但在关于如何理解和习得习语这个问题上还存在很大争议。在详述习语的习语性基础上,回顾和总结前人的研究,最终通过一个崭新的视角-连通论,对英语习语的习得做尝试性的阐释,并提出可行的习得和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梁萍 《科技信息》2008,(33):297-297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所接触到的中国式英语的原因及表现形式。并提出了预防中国式英语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桂芳 《科技信息》2008,(13):144-145
英语介词属于虚词,而且数量庞大,用法灵活,往往不易被理解和翻译。大多数介词一词多义且多用,没有固定的译法,所以需要根据其基本意义联系上下文灵活处理。转译、增译、省译、反译和分译可以作为英语介词汉译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8.
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英语幽默翻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概念整合理论对于英语幽默的翻译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关联理论是八十年代以来兴起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它把言语交际看成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认为从话语和语境假设之间寻找最佳关联性是交际成功的前提。关联翻译理论是在关联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把翻译看成是对原语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本文阐述了关联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它对于古诗英译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闻各有不同,视角各有侧重,透过概率论的视角能够还原一个清晰的世界。通过概率论全面解析近期社会热点问题,力图向人们揭示概率论与生活是亲密无间,无处不在的。概率论知识是一个有用的生活工具,缺乏概率论的知识将"一头雾水,举步维艰"。主要应用小概率事件的原理、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数学期望、贝叶斯公式、中心极限定理、方差、独立性等基本理论来诠释各类社会新闻,探讨概率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初学者了解概率论知识与人类实践紧密联系的丰富底蕴,以扩大初学者对概率论应用的了解,增加学习概率论的兴趣。同时,为应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模型的建立,学科知识的迁移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