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建立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77个地级民族地区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整体水平偏低且地区间差异很明显,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影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因素,并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用于定量描述和分析我国民族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为推进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现了民生共享的价值追求,也是实现民生共享的重要路径和制度保障.通过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测度指标体系,比较分析江苏省13地市基本公共服务的区域差异,结果发现,江苏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总体较好,但是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应全面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不断优化基本公...  相似文献   

3.
历经三年半的不懈努力,韶关各县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程取得了较大成效.然而,我市在义务教育、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以及公共就业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仍然存在比较突出的非均等化现状.究其原因,目前我市尚不具备与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匹配的财政能力;故而因地制宜地出台了差异性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最终导致非均等化结果.为此,逐步建立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财力均等化,健全规范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机制,等等,是韶关市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举措.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并分析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约因素,同时提出了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合理设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衡量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程度并有效推进其均等化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供给角度分析确定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注重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问题、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作为地处中部腹地的大省,湖北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制度不完善等原因,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以及城乡之间在义务教育、基本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不均等的现象仍比较严重。本文从结构完整、惠及全民、水平和质量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要求出发,以社会养老保险为分析重点,指出实现湖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路径是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改革我省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创新公共管理模式、注重制度之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7.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和政策手段。从广东的实际情况看,各类主体功能区之间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不断提高财政收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资金组织能力,缩小区域间财政支出的差距;建立与主体功能区划相适应的转移支付静j度.提高生态发展区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实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民族地区城乡以及不同民族群体之间在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差异和突出矛盾;对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途径作了深入探讨,提出要在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进程中,加快建立民族地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  相似文献   

9.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在阐述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义;并针对福建省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提出了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改善财政支出结构、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与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以及完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等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以促进福建省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选取云南玉龙自治县9个乡镇2006年人均农村经济收入、人均财政收入等反映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方面的数据,利用Topsis法对9个乡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进行评价和排序。实证结果表明:云南玉龙自治县9个乡镇的公共服务能力差距较大,非均等化程度较高;财力的非均等化仍然是实现民族地区乡镇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大障碍。基于实证,对缩小民族地区乡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差距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和社会保障三个角度出发,分析重庆市与全国其他省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并与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重庆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公共资源城乡分布不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重庆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较低的原因,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海 《科技信息》2010,(16):41-4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目前我国财政的重要工作,但是在均等化过程中遇到很多阻力或障碍,可以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体制,完善农村教育、医疗和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等途径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13.
王伟 《潍坊学院学报》2015,(1):48-51,58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市场经济基本原则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提出的新问题。财政资源配置不当可能是导致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安徽省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的研究,有助于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同时也将对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城乡分割的体制下,我国城乡公共服务体系极不健全,本文首先界定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然后从从历史、制度、政策等多方面分析了造成这种不均衡的原因,并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城乡一体化视角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转移支付制度对实现我国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使我国中西部地区公共服务水平跟上并达到东部地区的水平,还有一段长路要走。本文在分析了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实施效果的基础上,找出制约实现政府间转移支付目标的因素,并以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河南科学》2016,(1):139-143
为了解天津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从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3个方面构建了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和空间聚类分析对天津市2013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天津市16个区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构成情况,并将这16个区县在地理空间上分成了5大类.最后,结合两种方法的结果,总结分析2013年天津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状况及特点,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公共财政体制角度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了现状分析,并指出对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事权划分、财权划分与转移支付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完善财政体制、转移支付制度、财政支出结构等措施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8.
曹忻 《科技资讯》2011,(26):235-235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转移支付的目标。文章主要是分析了财政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系以及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运用"需要国家干预说"的经济法理论,分析当前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深层根源,指出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区域不协调发展及市场缺陷等是导致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最基本的根源。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质是需要国家干预。论述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经济法规制的理论依据并对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经济法规制的具体路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新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财税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新时期财税体制改革的整体性和迫切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因此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财税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