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采用Span80-TBP-NH3.H2O体系乳状液膜法提取红土矿浸出液中的镍,通过考察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确定该体系为化学反应控制过程;采用超声-加热联合与加热-离心联合两种破乳方法,对提取分离后的乳液进行破乳研究,乳液破乳率可达98%;采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乳状液膜传输镍的膜内反应过程,通过比较提取镍前、后乳液的红外光谱图,证明了膜内反应的发生;通过比较原始油相与破乳后油相的红外光谱图,证明经提取镍并破乳后,油相可以重复利用.采用加压酸浸-乳状液膜法提取红土矿中的镍,液膜重复利用后,提取效率仍可达80%.  相似文献   

2.
采用LMS-2-液体石蜡-煤油-NaOH液膜体系,确定了净化污水中低浓度酚的各种实验条件,并对油区废水进行了净化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法适用于低浓度含酚废水的处理,一级处理除酚率达95%。该技术经济实用,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电渗析过程中两份重金属阳离子Cu~(2 ),Co~(2 ),Ni~(2 ),Zn~(2 )等对基准离子Mg~(2 )透过国产聚乙烯异相阳膜的选择透过系数,它们在膜内的淌度比以及它们在膜内的选择吸附系数;试验研究了Cu~(2 ),Co~(2 ),Ni~(2 ),Zn~(2 )等分别和Mg~(2 )组成的混合溶液体系中二价重金属离子的电渗析脱盐和浓缩特性。结果表明,Cu~(2 ),Co~(2 ),Ni~(2 ),Zn~(2 )等对Mg~(2 )透过阳膜的选择透过性系数、在膜内的淌度比均稍大于1,而在膜内的选择吸附系数均稍小于1,亦即Cu~(2 ),Co~(2 ),Ni~(2 ),Zn~(2 )等离子在电渗析过程中透过阳膜的选择透过性、淌度和在膜内的选择吸附系数均与Mg~(2 )相当。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丁酮乳化液膜体系中油水两相间液液传质系数、表面活性剂浓度、温度、搅拌速度等相关因素对体系液液传质的影响。实验发现表面活性剂在两相界面上形成单分子的界面层,该界面层在油水界面的传质阻力中占63%;温度及搅拌转速对体系的液液传质系数亦有影响,温度越高、搅拌速度越大,体系的传质系数越大。  相似文献   

5.
废弃CuO-ZnO催化剂回收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采用硫酸溶解-锌粉置换处理废弃CuO-ZhO催化剂,回收铜和锌的工艺条件,所得产品海绵铜纯度在97%以上,水合硫酸锌含量达89.17%,铜、锌回收率分别达到96.4%和92.8%,工艺采用闭路循环,无三废污染.  相似文献   

6.
乳状液膜法提取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间歇法乳状液膜提钪时多因素的影响,确定了较优的膜相配方和适宜的操作条件.研究了钪在液膜中的传递行为,建立了Ⅱ型促进迁移的反应──扩散模型,考虑了外相边界层、膜相阴力、界面化学反应和膜破裂,并用钪液体系得到了定性验证.  相似文献   

7.
乳化液废水处理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某钢管公司的乳化液废水,采用“破乳—气浮—活性炭吸附”的物理化学工艺,选用W25和NaOH做破乳剂,其出水水质达到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通过某利用锌灰生产电解锌企业的原料、生产工艺的介绍,定量地分析了废气、固体废物、废水的产生量,提出了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电解锌生产过程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硫酸雾,通过电除雾器吸收,既可回收利用硫酸,又使废气中酸雾达标排放;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种废水全部回用于造液工序,实现废水零排放;各设备噪声采取相应减震、减噪措施,厂界噪声可达标排放;固体废物可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流形正则化的在线半监督极限学习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于流形正则化的半监督极限学习机(SS-ELM)的基础上,利用分块矩阵的运算法则,提出了在线半监督极限学习机(OSS-ELM)方法.为避免在实时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数据累积引起的内存不足,通过对SS-ELM的目标函数的流形正则项的近似,给出了OSS-ELM的近似算法OSSELM(buffer).在Abalone数据集上的实验显示,OSS-ELM(buffer)在线学习的累计时间与所处理的样本个数呈线性关系,同时,9个公共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OSS-ELM(buffer)的泛化能力与SS-ELM的泛化能力的相对偏差在1%以下.这些实验结果说明,OSS-ELM(buffer)不仅解决了内存问题,还在基本保持SS-ELM泛化能力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了在线学习速度,可以有效应用于在线半监督学习当中.  相似文献   

10.
膜萃取法在TNT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介绍了膜萃取技术处理TNT废水的方法。采用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器,以甲苯为萃取剂,对INT废水进行了萃取实验。结果表明,废水中INT的去除率可达到95%以上。通过与用煤油作为萃取剂用聚砜作为膜材料的萃取实验进行比较,说明聚偏氟乙烯膜器更为有效,工业化前景乐观。并对甲苯-TNT-水体系总传质系数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到了影响传质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氧气转炉炼钢的控制目标是终点温度和碳含量,但由于不能对其进行在线连续测量,直接影响了出钢的质量.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膜算法进化极限学习机(ELM)的抗干扰终点预报模型.利用进化膜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调整ELM网络参数,不仅避免了ELM网络受异常点影响出现过拟合现象,还可以寻找最优复杂度的ELM模型.将找到的ELM模型应用到转炉炼钢领域并建立终点碳含量和温度的预报模型.在仿真实验中,分别使用含有高斯噪声的标准sin C函数和氧气转炉炼钢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含噪声的数据中具有较好的预报精度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田明明  何丹  张志杰 《江西科学》2014,32(5):690-692
以硫化锌精矿加压酸浸渣为研究对象,系统的分析了加压酸浸渣浮选回收硫精矿,浮选尾矿经两段浸出、氧化除铁、锌粉置换和蒸发浓缩等工序回收七水硫酸锌的工艺过程,并分析了该过程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运用沉淀法和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出具有较强荧光强度的氧化锌/聚丙烯酰胺复合纳米粒子。在包含有氧化锌纳米粒子的油包水反相乳液体系中,由过硫酸钾引发、以丙烯酰胺作为单体进行反相乳液聚合,聚合产物将氧化锌包覆并形成氧化锌/聚丙烯酰胺复合纳米粒子。对复合物煅烧后的得到氧化物粉末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对复合纳米粒子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动态光散射分析、荧光显微镜分析。获得的氧化锌/聚丙烯酰胺复合纳米粒子形状近似为球形,直径范围约为100-300nm之间,并且能够发出较强的绿色荧光。  相似文献   

14.
用生物法去除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厌氧生物处理法,通过硫酸盐还原菌作用产生的硫化氢作为沉淀剂去除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用含锌的化纤废水进行试验,锌的浓度可降低到1mg/L以下,同时还可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废水处理工艺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处理了排放的废水.然而,改善废水处理工艺是必要的,以便使处理后的废水能重复使用.膜技术已成为从不同的废水中回收再利用水的最佳选择.介绍了超滤膜、反渗透膜、微滤膜和纳滤膜的特征,阐述了这些膜在再生水中的研究近况以及膜污染的类型和清洗方法,最后展望了膜工艺在再生水中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进行了用水溶性氨基二硫代甲酸型螯合树脂 ( DTCR)处理含锌废液的研究 ,探讨了 DTCR添加剂、Fe Cl3 加入量、反应时间及体系 p H值等对锌去除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在锌废液中 ,当ρ( Zn) =1 0 .6mg· L-1,反应时间为 60 min,ν( Fe Cl3 ) ;ν( DTCR) =1 .7∶ 1 .0的条件下 ,处理后废液中残留锌的质量浓度为 0 .1 3mg·L-1,低于国家环保排放标准 1 .0 mg·L-1,去除率大于 98% .并对 DTCR去除锌离子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利用合成氨、城市煤气及CO2等净化过程的氧化锌脱硫废渣,采用碳酸氢铵法制备活性氧化锌产品中ZnO含量达99.34%同时,对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图1,表4,参4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evaluate effects of 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EGCG) on the viability, membrane properties, and zinc distribution, with and without the presence of Zn2+, in human prostate carcinoma LNCaP cells. Methods: We examined changes in cellular morphology and membrane fluidity of LNCaP cells, distribution of cellular zinc, and the incorporated portion of EGCG after treatments with EGCG, Zn2+, and EGCG+Zn2+. Results: We observed an alteration in cellular morphology and a decrease in membrane fluidity of LNCaP cells after treatment with EGCG or Zn2+. The proportion of EGCG incorporated into liposomes treated with the mixture of EGCG and Zn2+ at the ratio of 1:1 was 90.57%,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treated with EGCG alone (30.33%).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ESR) studies and determination of fatty acids showed that the effects of EGCG on the membrane fluidity of LNCaP were decreased by Zn2+. EGCG accelerated the accumulation of zinc in the mitochondria and cytosol as observed b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er.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EGCG interacted with cell membrane, decreased the membrane fluidity of LNCaP cells, and accelerated zinc accumulation in the mitochondria and cytosol, which could be the mechanism by which EGCG inhibits proliferation of LNCaP cells. In addition, high concentrations of Zn2+ could attenuate the actions elicited by EGCG.  相似文献   

19.
乳状液型液膜分离方法是一种新型、先进的化工分离技术。本文确定了用这种方法处理粘胶纤维工业酸性含锌废水的动力学方程,用数学方法对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乳状液膜脱酚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产古马隆树脂的含酚废水采用乳状液膜法脱酚进行了探讨,试验了乳状液膜的稳定性和搅拌强度,内相试剂的浓度、油内比、乳水接触时间、温度、酸度及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对除酚效率的影响。对酚含量为600ppm的废水,经一级处理可净化到5ppm以下,净化率达99%以上。此外,还讨论了表面活性剂的适宜用量及液膜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