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1,6-二磷酸果糖溶液在不同酒精浓度和pH下的溶解度以及不同1,6-二磷酸果糖溶液的浓度、温度及pH下的粘度,并给出了浓度对粘度的关联式.实验发现,溶液的温度和pH对溶液的粘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升高溶液的温度和降低溶液的pH有利于改善溶液的传质状况和结晶条件,为1,6-二磷酸果糖的结晶新体系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结合水溶液粘度的溶质聚集模型和拟二元方法,作者提出了一个适用于水-有机溶剂-盐三元溶液粘度关联的拟二元溶质聚集模型(PSAV),能够成功地应用于以盐饱和与不饱和水溶液粘度的关联,平均相对偏差约1.0%,比作者早先提出的拟二元局部组成模型(平均相对偏差为2~5%)有较大的改善。对于盐不饱和溶液,模型参数随浓度和温度呈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作者合成和表征了双-{N-[2-脱氧-β-D-吡喃葡糖-2-(3-甲酰基水杨酸胺)]}M2(Ⅱ)配合物(M=Cu,Zn,Co);研究了该双核金属配合物在CTAB胶束溶液中催化PNPP水解反应动力学;用双核复合物金属胶束的三元复合动力学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定理处理,结果表明:配合物在CTAB胶束溶液中形成金属胶束后,催化水解的能力明显增强,可使反应速率提高几百倍至二千多倍,金属配合物催化水解的速率常数大小顺序为Cu(Ⅱ),Zn(Ⅱ)和Co(Ⅱ)。  相似文献   

4.
绘制了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正丙醇、环己烷,在水溶液中的三元体系相图,并研究了体系温度、AM与HEMA的质量比和CTAB与正丙醇的质量比对体系的影响,并利用电导法测定了其微溶液的微观结构.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膨胀计法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表面活性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三元体系中没有复杂的液晶区,温度、AM和HEMA的质量比、CTAB和正丙醇的质量比都对该三元体系有明显的影响.电导率随水浓度的上升到一最大值后开始下降.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表面活性剂浓度与反应速率有一定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KI/LiCl/LiBr-水-乙醇三元体系电导率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逆向电渗析原理的热-电转换循环要求工作溶液有较强的导电性和尽可能低的热分离能耗.因此利用低汽化热的乙醇部分替代高汽化热的水来降低电解质溶液热分离过程的能耗.为了了解不同电解质在电解质+乙醇+水三元体系中的电导率特性,应用电导率仪在20~40℃测定了KI、LiCl与LiBr分别在水与乙醇质量比为2∶8和3∶7的溶剂中不同浓度下的电导率,讨论了温度、浓度、溶剂组成对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测试范围内,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浓度、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且溶液浓度越高,温度对其电导率的影响越大;不同温度条件下同一溶液体系的电导率随浓度变化趋势相同;增加溶剂中水的比例会显著地提高电解质溶液电导率.  相似文献   

6.
Ag+-双硫腙-CN-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氰化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pH =9左右的氨水—氯化铵介质中 ,Ag+ 能与双硫腙的四氯化碳溶液形成络合物 ,加入氰根后形成Ag+ 双硫腙 CN-的三元体系 ,借此建立了测定痕量CN-的分光光度法。线性范围为 0 .5~ 4.0 μg 2 5mL ,检测限为 2 .8× 1 0 -10 g L。方法简单快速 ,用于测定水样中CN-含量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获取尿苷酸溶析结晶动力学参数须测定其溶液浓度变化,针对密度法浓度在线测量技术,研究了乙醇-水混合溶剂中尿苷酸(Uridine-5’-monophosphate)质量浓度与溶液密度的关系。20℃条件下,测定了尿苷酸在不同质量分数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和溶液密度,以及混合溶剂质量分数一定时的尿苷酸质量浓度和溶液密度。实验结果表明:乙醇一水混合溶剂中,溶液体积与尿苷酸质量浓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可以拟合得到三元溶液体系尿苷酸质量浓度与溶液密度的变化关系式。  相似文献   

8.
氯化钠能使正丙醇水溶液分为醇/水两相,在此分相过程中,罗丹明B(RhB)和SbCl-6生成的三元缔合物[SbCl-6][RhB+]可被完全萃取.研究了罗丹明B和盐酸的浓度对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液中罗丹明B和盐酸的浓度分别为0.2 g/L和0.4~1.5 mol/L时,Sb5+的萃取率达到99.1%以上,可以使Sb5+与Ti4+、Rh3+、Sn4+和Ag+分离.  相似文献   

9.
文献(XIE C M,LIU Y M,LI G F,et al.A note on quantum correlations in Werner states under two collective noises[J].Quantum Inf Process,2014,13:2713-2718)研究了移相噪声和旋转噪声对量子二元Werner态量子关联的影响,发现这两种噪声作用下量子二元Werner态量子关联守恒.该文研究这两种噪声(移相噪声和旋转噪声)对量子三元Werner态量子关联的影响,结果显示这两种噪声不改变量子三元Werner态中的量子关联,换句话说,量子三元Werner态具有抵抗这两种噪声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在20、30、40和50℃下,水-氯化锂和乙酵-氯化锂二元系及氯化锂浓度为0.1、0.2、0.3和0.4mol LiCl/kg溶剂下的水-乙酵-氯化锂三元系液体粘度的测定结果。结合李伯耿等人的拟两元模型和Wei等人的局部组成型液体粘度模型,提出了关联含盐三元系液体粘度的拟两元局部组成模型,经对所测的十六组液体粘度数据进行关联,最大平均偏差4.3%,最小平均偏差1.3%。  相似文献   

11.
使用单纯形优化法对文献中四十余组二元和三元液-液平衡数据进行关联。对关联中涉及的活度系数模型、三元液-液平衡数据的关联和预测方法以及温度对液-液平衡的影响等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Ag2S纳米-微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室温下通过简单的一步反应的方法成功地制备了辐射条状、纳米线、蠕虫状等形貌的Ag2S纳米-微米材料.研究表明:反应物Ag 和S2-的浓度以及溶液的碱性强弱都对Ag2S形貌有明显影响;在反应物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氨水可以起到控制Ag 浓度和调节最初反应溶液酸碱度的作用.通过简单控制反应物浓度以及溶液酸碱性可实现Ag2S纳米-微米材料的形貌可控合成.  相似文献   

13.
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辛烷-水二元体系和辛烷-磷酸-水三元体系的液-液相平衡数据.用5参数NRTL方程对液-液相平衡数据进行了关联,精度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为共沸精馏塔的设计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二异丙醚和汽油中主要成分烃类化合物的兼溶性能,以及二异丙醚的添加对烃类化合物与水相互溶解性的影响,测定了常压下,水-二异丙醚-异辛烷三元体系在298.15 K和308.15 K温度下的液液相平衡数据,并且用mod ified UNIQUAC模型对所测体系进行了计算.结果为:能准确的用含二元、三元相互作用参数的模型来关联这个三元体系;并且关联的结果要比预测结果好,与实验数据更吻合.  相似文献   

15.
2-乙氧基乙醇-水-癸烷的液液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 2 -乙氧基乙醇、癸烷以及水的混合液的三元体系的相行为 ,找出适合的溶液模型 ,准确地推算 2 -乙氧基乙醇、癸烷和水的混合液热力学的性质 ,为石油化学工业分离操作、分离过程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方法 :通过测定可作界面活性剂的 2 -乙氧基乙醇、癸烷和水的液液相平衡数据 ,并将实验数据和溶液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测定在 2 98K时 2 -乙氧基乙醇、癸烷和水的三相平衡 ,并用extendedUNIQUAC模型推算其相平衡 ,实验结果和计算结果相当吻合 .结论 :ExtendedUNIQUAC模型成功地描述了 2 -乙氧基乙醇、癸烷和水的液液三相平衡 .  相似文献   

16.
研究比较了重量法和烘干法测定氯化钾、氯化铯单盐以及混合溶液浓度的准确性.得出对于单盐溶液,氯化银重量法、四苯硼钠重量法和烘干法均能相对准确地测定其浓度;对于混合溶液,烘干法与重量法相比更加准确;研究表明烘干法更适于三元体系KCl-CsCl-H_2O中钾铯含量的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复合萃取溶剂体系下醇-水的汽液平衡,分别选用盐质量浓度为0.2 g/mL的乙二醇+氯化锂、乙二醇+醋酸钾2种复合萃取溶剂,测定了101.3 kPa下不同溶剂体积比(0.5: 1,1: 1,2: 1)时乙醇-水和丙醇-水的汽液平衡数据.分别用Wilson和NRTL热力学模型对所测汽液平衡数据按拟三元体系进行了关联.利用工业规模的实验装置,对测定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复合萃取溶剂能使乙醇-水和丙醇-水体系的共沸点消失,大大改变了体系中醇与水的相对挥发度.关联结果表明,Wilson热力学模型较NRTL热力学模型更适于乙醇/丙醇-水复合萃取溶剂体系.工业规模生产数据验证了所测定数据的可靠性,乙醇产品纯度可达到99.85%.  相似文献   

18.
以淀粉为主要原料,丙烯酰胺、丙烯酸为接枝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改性淀粉三元接枝共聚物;考察了交联剂、引发剂浓度、单体配比、中和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三元接枝共聚物吸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能得到具有高吸水率的淀粉接枝共聚物;且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交联剂浓度和单体配比、中和度等因素对淀粉三元接枝产物吸水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其最佳反应条件为:交联剂浓度1.2×10-3kg.L-1;引发剂浓度6×10-3kg.L-1;丙烯酰胺/丙烯酸=0.11;中和度75%.  相似文献   

19.
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微量镍时,曾报导在2320(?)镍共振线处有铁、钙的背景吸收。据研究结果表明溶液中镍的浓度一定时吸光度随溶液中铁和钙浓度的增加而相应地增高。(1) (2) 如果用纯铁或纯钙配成相应浓度的溶液,测定其背景吸收将测得的吸光度从镍的吸光度中扣除去,镍的吸光度将随铁、钙浓度的升高而降低。我们的实验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如表一及图1、图2。  相似文献   

20.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合成了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MAA)、2-丙烯酰胺 -2-甲基-丙磺酸(AMPS)三元共聚物。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该反应体系在不同引发剂浓度条件下所合成的三元共聚物的分子量,并用乌式粘度计测定经透析处理后的三元共聚物特性粘数[η],以lg[η]对lgMη作图,由直线得到该三元共聚物的Mark-Houwink方程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