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琼瑜 《科技信息》2013,(5):273-273
高新区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本文分析了无锡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提升集群创新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面对更加开放的市场,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必须围绕竞争力的提高,采取相应的对策。 核心技术研发两大对策 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核心,没有创新,就不会有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入世贸以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依靠核心技术。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  相似文献   

3.
从武汉东湖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入手,找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产业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模式的影响因素,最后对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模式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新技术园区如何进一步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海 《今日科技》2002,(2):22-24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下,高新区在管理体制设置、综合改革、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创业孵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创造就业机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制约高新技术园区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1.全国高新区发展不平衡。一些高新区所在地政府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认识不足,措施不力,改革不到位,观念意识落后,使得高新区发展缓慢,对全国的高新区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制约因素2.科技企业孵化、服务机构发展态势良好,但处于独立分散运作状态。创业投资(风险投资)、信用担保、创业孵…  相似文献   

5.
高新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尖端的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的最前沿。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言,创新是核心,是灵魂。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构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体系,贯穿其整个发展过程。这其中,观念是先导,知识是基础,技术是动力、机制和管理是保障及措施。因此,只有抓住创新这个关键,才能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观念创新是发展高新  相似文献   

6.
《华东科技》2002,(2):18-22
截止2001年,上海市高新区拥有企业:3900家左右,高新技术企业348家,实现上亿元的企业54家,实现总产值850亿元,总收入950亿元。上海市高新区已经成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上海高新区各园区围绕信息通讯、现代生物与医药、新材料三大产业确定自己发展的功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不同于一般经济开发区,高新区有明确的功能指向,已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地方经济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评价高新区的成败得失,不能用评价新城区或经济开发区的标准来评价高新区,更不能用建设新城区或一般经济开发区的指导思想来指导高新区的建设。高新区要把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内涵,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强化创新创业的软环境营造,并在产业服务上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8.
沈阳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始建于1988年5月,1991年被国务院首批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科技部重点支持的开发区之一。高新区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5万人。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高新区已形成了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发展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造就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带头人,初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并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良好环境,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和国家安全的根本保证。高新区是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是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是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是高新区的根本宗旨.加强科技创新是高新区建设发展的首要任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高新区履行职能的根本要求。高新区在科技创新中承担着责无旁贷的重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肩负着重大的时代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区,是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的聚集区。杭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自1990年成立以来,在建立区城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发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等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青山湖、未来科技城,萧山、余杭省级高新产业园等相继建立,发展也很迅速。本文在调研本市发展现状、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杭州市高新区的体制机制创新提出对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合肥高新区),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7年被国家批准成为对APEC成员特别开放的工业园区。10多年来,合肥高新区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宗旨,依托合肥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出了一大批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的名牌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合肥乃至安徽省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区域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先后荣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高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国家先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称号。  相似文献   

12.
1991年,国务院批准建立深圳、中山、广州、惠州、佛山、珠海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后,我省先后批准设立了汕头、东莞、江门等10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自此,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16个,成为全国高新区最多的省份。我省高新区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完善技术创新环境等六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铸就了十五年发展的精彩脉动。  相似文献   

13.
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十一五"以来,辽宁省高新区积极打造内生动力发展模式,注重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建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高新区已成为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化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发  相似文献   

14.
《安徽科技》2001,(1):16-17
近几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环境正在形成 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作,召开了全省技术创新大会,出台了《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意见》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若干规定的通知》这两个重要文件。省科技厅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先后印发了19个配套实施办法。大多数市(地)召开了技术创新大会并结合本地  相似文献   

15.
自主创新与高新区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创建并发展起来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对高新区的支持和政策优惠日益弱化,高新区发展后劲不足的弊端也日益显露。为实现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提高其内生增长能力,应从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政府三个层面入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主的产业集群机制和内生的创新机制,来实现我国高新区的“二次创业”。自主创新的内涵与高新区发展的关系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6.
省外资讯     
《今日科技》2012,(9):33-34
河北 承德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 近日,国务院批准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是继石家庄、保定、唐山和燕郊国家级高新区之后,河北省第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2年6月,河北省政府批准承德市设立省级高新区。经过20年的建设和发展,承德高新区现有面积达206平方公里,配套设施日趋完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区域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作用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中高级技术人才的短缺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缩短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关键是要加快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步伐。但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只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其本身并不等于经济的发展,还必须将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以近几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飞速发展,作为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引人注目的形式。到1997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达53个,连同各省市批准的高新区、大学科技工业园和民营科…  相似文献   

18.
刘涛 《创新科技》2017,(9):60-62
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效率直接影响着相关产业和支撑产业的发展,持续的技术持续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构成了高新技术创业长期经济增长的微观组织机制。塑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价值取向,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和促进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社会环境,调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和引进创新技术人才是发展河南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并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9.
秦天 《太原科技》2005,(5):36-37
提出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要素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市场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提.人才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资全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保障。并在市场、人才、资金的条件下,进行适当的技术创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高新技术产业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10多年的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目前已初具规模。它以超常规的速度带动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从高新区中涌现出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培养了大量现代企业家,而且又带动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并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最具创新能力的亮点。 现就我国高新区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问题作一抛砖引玉的研讨。 一、风险投资与高新区发展 风险投资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所必须依靠的金融手段。投资对象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