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田芳  刘丽珊 《科技信息》2011,(34):215-216
《无名的裘德》是托马斯.哈代所写的最具争议性的最后一篇长篇小说。《无名的裘德》在出版后因批判社会传统遭到批评界的强烈非议。哈代因此放弃了小说的创作,进而转向写诗。哈代在小说中对女性的关注和描写受到女性主义批评者的长期争议。本文试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无名的裘德》中的女主人公淑的对父权制的反抗和妥协。  相似文献   

2.
《无名的裘德》是托马斯.哈代的最后一部小说,在序言中作者指出这是一部"壮志不遂的悲剧"。本书主人公裘德是个无名小人物,却空怀崇高的理想。他努力了一生却又回到原点,最终孤独凄惨地死去。他的悲剧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产物,当时各种社会条件如阶级划分、婚姻制度和教育体制等无一不阻止着裘德对理想的追求。但是根本原因却要归结到裘德的悲剧性性格缺陷,他性格中致命的缺陷就是摇摆不定和耽于幻想。  相似文献   

3.
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最重要的作品是他自称为“性格和环境小说”的一套作品 ,包括六部小说 :《绿荫树下》、《远离尘嚣》、《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最后两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称《苔丝》) ① 和《无名的裘德》 (以下称《裘德》) ② 这两部小说在开头 ,主题、基调等方面与前四部小说完全不同。然而 ,对于这两部小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一事实却往往被人们忽视。如果把这两部小说对照着看 ,这种联系就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运用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 ,从分析《圣经》人物原型在哈代代表作《无名的裘德》中的  运用入手 ,来解析哈代的教育观、婚姻观和宗教观。  相似文献   

5.
国内研究哈代,注意力多集中在“性格和环境小说”方面,尤其聚焦于《德伯家的苔丝》(下称《苔丝》)与《无名的裘德》(下称《裘德》)两部小说上。这很自然,因为哈代以小说名世,虽然作为诗人和戏剧家,哈代也是出色的;而“性格和环境小说”,在哈代的全部小说创作中,无论是认识价值,还是审美价值,成就都是最高的;《苔丝》与《裘德》在“性格和环境小说中”中,又处于“金字塔塔尖”的地位。有人曾严格地称,哈代的所有小说,只有《苔丝》与《裘德》堪称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相似文献   

6.
《无名的裘德》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著名长篇小说,小说中能够找到多处《圣经》的影子及相应的原型。本文从主题、情节模式和意象三个方面探讨这部作品中的《圣经》原型,揭示《圣经》对哈代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以来,精神分析学一直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对存在主义、超现实主义、荒诞派、表现主义等现代主义流派都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英国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在其小说封笔之作《无名的裘德》中,用深刻、犀利的写作手法将几位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哈代对心理问题的积极探索与透彻研究,堪称精神分析小说家之先驱。  相似文献   

8.
哈代小说的艺术模式(上)──“性格和环境小说”研究之四朱宝荣从《远离尘器》(1874年)到《无名的裘德》(1895年),“性格和环境小说”的创作历时二十余年。其间,哈代对生活的认识起了很大变化,思想的发展也有明显的轨迹。但我们在对这套小说的考察中,却...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文论著作的语言表达中,运用比喻是司空见惯的。刘勰对比喻的运用则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比喻在《文心雕龙》中的主要作用是:比喻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理论主张,产生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分析、评述《文心雕龙》中比喻运用的类型,指出各种类型的特征及表达效果,在此基础上,简述刘勰在古代文论写作史上运用比喻的贡献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心雕龙》中比喻的作用、类型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文论著作的语言表达中,运用比喻是司空见惯的。刘勰对比喻的运用则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比喻在《文心雕龙》中的主要作用是:比喻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理论主张,产生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分析、评述《文心雕龙》中比喻运用的类型,指出各种类型的特征及表达效果,在此基础上,简述刘勰在古代文论写作史上运用比喻的贡献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高峰,而其语言艺术尤为高超绝伦,词语活用即其高度丰富的语言艺术技巧之一。其词语活用包括词义、词类、词的色彩等方面的活用。词语活用打破词语的常规用法,扩大了词语的使用范围,丰富了词语的含义,提高了词语的表现力,显示了作家高度的语言修养和汉语词汇的巨大的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12.
张维娜 《科技信息》2011,(31):259-260
作为文学批评领域重要的研究方法,二元对立现象广泛存在于文学作品当中。在《无名的裘德》中,哈代运用几对二元对立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效果。本文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出发,通过对小说中二元对立模式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二元对立的运用成功揭示了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进而深化了主题,增强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3.
李洪歌 《科技信息》2011,(36):I0073-I0073
托马斯·哈代自幼深受基督教文化的熏陶,他的小说中有着清晰的基督教文化的印记。对他的小说的理解,若脱离了基督教和《圣经》的背景,则会是不准确和不深入的。本文对哈代代表作《无名的裘德》中的男女主人公和《圣经》中的人物进行了类比,宗教色彩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4.
《无名的裘德》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最后一部小说,也是最受争议的一部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主人公裘德经历了从满怀理想到理想的破灭、从渴望爱情到爱情幻灭、从建立家庭到亲人离去,直至最后抱病而亡。从裘德身上,可以感受到他所体现出的悲观主义色彩。但是,这种悲观主义的色彩并不是哈代创作的目的,而是通过作品中人物的悲观主义来映衬出哈代对社会改良的希望,或积极乐观向善的渴求,即进化向善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通过人与环境的冲突 ,其象征性的表述和生活对人们的嘲弄揭示哈代三部长篇小说《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和《无名的裘德》的统一主题——人类困境 ,这是作家思想的集中体现 ,也是他之所以伟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王娟 《科技信息》2008,(15):188-188
讽刺艺术一直是《围城》的一大亮点,本文从人物、情节发展、细节描写、讽刺手法、语言特色四方面论证了讽刺艺术在《围城》中的体现。《围城》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讽刺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它的入骨的讽刺意味是通过情节的发展,以精雕的细节来自然流露,没有给人一丝做作的痕迹,同时,它讽刺手法灵活多样,比喻、活用词语用、文言文词语等处处见锋芒,讽刺的语言更是诙谐幽默、尖锐泼辣,令人赞叹。一、运用比喻进行讽刺;二、运用活用词语进行讽刺;三、运用文言文词语进行讽刺。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通过人与环境的冲突,其象征性的表述箱生活对人们的嘲弄揭示哈代三部长篇小说《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和《无名的裘德》的统一主题——人类困境,这是作家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他之所以伟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吴娇 《南昌高专学报》2012,27(2):27-29,44
《无名的裘得》作为托马斯·哈代最后一部小说与《德伯家的苔丝》一起被认为是哈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其研究的成果丰富且研究方法多样。该作品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在:现代主义因素的研究、批判现实主义的特征的分析、主人公人物形象研究和人物比较研究、悲剧主题和悲剧意义的研究以及与其它作品的对比研究。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梳理了国内对《无名的裘德》的研究状况,并指出研究现状中出现的不足,以期对该部作品的更深一步有意义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无名的裘德》中的象征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征作为一种文学技巧,在托马斯·哈代的小说中,特别是在<无名的裘德>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该部小说中,哈代使用了大量的象征性词汇,这些词汇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表示动物的词汇,表示颜色的词汇,表示天气的词汇,表示地点的词汇.这些带有象征色彩的词汇揭示了小说的普遍意义,强调了自然规律的残酷,预示了主要人物的命运,此外也有助于体现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注释是翻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翻译功能补偿的一种手段。张谷若先生的译作中注释数量多,精确度高,无疑是文学译品中的上乘之作。本文将结合张谷若译作《无名的裘德》中的注释特点,来探讨翻译时必须加注的原因以及加注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