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王建民 《世界知识》2014,(24):50-53
<正>疑问一:国民党大败的关键原因何在造成国民党在这次地方选举中惨败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有人将国民党的内斗、不团结以及马(英九)王(金平)矛盾等视为国民党败选的主因。但国民党的内斗、不团结与上层矛盾不是现在才有,而是长期存在,虽然会影响选举结果,但显然不是国民党大输的关键。还有人认为是马英九执政"无能"造成的,是民意对执政当局的不满造成的。确实,马英九上台执政后受到很大争议,评价  相似文献   

2.
<正>国、民两党均换新秘书长,新一轮争斗悄然拉开惟幕:"攘外必先安内",两人面临的最大麻烦都在党内。台湾政局在每一次重大选举后都会发生变化,此次"三合一"选举也不例外,国民党在选举中虽保住12席的多数,但得票数与上届相比减少,岛内民意再一次向政绩不佳的马英九当局  相似文献   

3.
刘世洋 《世界知识》2012,(16):54-55
近日,马英九爱将、"行政院秘书长"林益世因涉嫌收贿索贿请辞并被检方羁押,成为马当局上台以来首位因涉贪落马的高官,立即在岛内政坛引发强烈震撼。该案直接冲击了马英九团队十分珍视的清廉形象,并给马当局施政及国民党未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政治金童"一夕沦为"阶下囚"林益世出身高雄政治世家,是"红派"(高雄地方政治派别)掌门人林仙保之子,与朱立伦、连胜文、吴志扬并称"四小公子",被视为"政治金童"。林益世历任国民党首任青年团总  相似文献   

4.
<正>去年底,国民党在台湾"九合一"选举中遭遇重挫,马英九因败选而辞去党主席一职。在今年1月17日的国民党主席补选中,朱立伦以99.61%的"史上最高得票率"当选,从而开启了国民党的"朱立伦时代"。国民党的败选导致人心涣散、士气低落,朱立伦执掌党主席一职面临多重困难与挑战。四大困难与挑战由于败选,国民党在台湾执政的地方政治版图大幅缩小,22个县市中  相似文献   

5.
谢长廷在5月6日民进党党内初选中胜出后,苏贞昌、游锡堃、吕秀莲很快宣布退选,并表态将全力支持谢长廷,丝毫没有拖泥带水、扭捏作态。相比之下,国民党两大要角马英九和王金平的表现,却令支持者摇头。自5月2日马英九获得党内提名以来,马英九到底如何对待王金平、王金平究竟接不接受“副手”位置,至今仍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6.
于强 《世界知识》2016,(6):62-64
正2015年2月13日,台湾"总统府"大礼堂,马英九、吴敦义和近100名"总统府"工作人员参与"网路浪潮新思维研习营"。之所以要办这样一个研习营,是因为马英九和执政的国民党认为,两个多月前的台湾"九合一"选举,国民党输在没有争取到网络的舆论阵地。因此要举办研习营,学习如何与网友互动。这场研习营,国民党邀请到包括柯文哲竞选网络军师翟本乔在内的三  相似文献   

7.
被台湾岛内媒体称之为对马英九和陈水扁进行“信任投票”的台北、高雄市长选举,终于在2006年12月9日尘埃落定。国民党籍的郝龙斌以压倒性优势当选台北市长,为马英九守住了台北“大票仓”。民进党籍的陈菊也在一片争议声中以1114票的些微差距当选高雄市长,替民进党守住了南台湾的半壁江山。“北蓝南绿”的选举结果不但使陈水扁暂时从下台危机中脱困,也使民进党得以遏止“三合一”败选以来的颓势,而且使泛蓝发展势头受阻,马英九“总统”之路布满荆棘。选举结果:蓝小输,绿大赢表面上看,国民党在台北、高雄市长、市议员选举中的表现尚可;郝龙斌…  相似文献   

8.
徐青 《世界知识》2013,(20):45-47
2013年9月初,台湾“立法院长”王金平为民进党“立院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的弊案,“关说”“法务部长”、“检查总长”的弊案彼媒体曝光,马英九在第一时间祭出开除其党籍、撤换“立法院长”的重手。这是马英九与王金平继2005年国民党主席选举、2008年“总统”选举党内提名竞逐之后,两人第三次开战。  相似文献   

9.
汪曙申 《世界知识》2010,(13):48-49
<正>历史原因复杂,烂账难理清;马主席痛下"杀手",若成功效应不容低估。在台湾,国民党曾依靠执政权建立了庞大的党营事业,成为所谓的"超级大财团"。一方面,党产一直是国民党维持和巩固权力以及参与选举活动的重要经济支撑,另一方面,它又备受各界诟病,成为国民党走向现代化民主政党的重要包袱。2008年马英九带领国民党重新执政后,再次提出处理党产问题。问题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10.
日前国民党高层的重大人事改组只是人事层面的技术性调整,远远不足以扭转国民党面临的困境。为了年底"立委"选举与2012年大选,日前,国民党高层进行重大人事改组与调整,国民党秘书长金溥聪辞职,其空缺由马英九办公室秘书长廖了以接任,企图扭转两年多来接连败选的困局。  相似文献   

11.
<正>7月19日,国民党全代会全体鼓掌通过洪秀柱代表国民党参选2016年台湾领导人提案,纷扰多时的国民党提名之争最终尘埃落定,2016年台湾领导人选举毫无悬念地成为两个女人之争。一时间,"一柱擎蓝天"、"实心柱"爆炒"空心菜"成为舆论焦点。A咖怯战,洪"由砖变玉"洪秀柱最初表态参与党内初选,本意是希望"抛砖引玉",逼出党内"大咖"出征,以赢得明年选举,最  相似文献   

12.
学者+财经技术官僚+马团队基本班底,外加几个让外界眼睛一亮的人选——5月20日马英九将正式接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之职。他上任后首要的施政目标是提振台湾经济和发展两岸关系,这决定了其选择国民党重新执政后首批内阁人事的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3.
王建民 《世界知识》2010,(15):51-51
<正>近来,台湾岛内出现一片不分蓝绿的全民"批马"风潮,将马英九定性为"执政无能"的领导人,大有"弃马而后快"之势。与此同时,没有任何改革与进步的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反而受到追捧,民调持续升高,似乎台湾人又将未来希望寄托在蔡身上了。然而,在岛  相似文献   

14.
方骏 《世界博览》2011,(24):51-52,50
改变国民党,还是被国民党改变马英九为国民党带来的“小清新”之风还能刮多久?  相似文献   

15.
<正>7月15日,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国民党党内初选终于结束,高雄市长韩国瑜不出所料,强势胜出,将代表国民党与现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代表民进党参选的蔡英文及可能参选的柯文哲角逐"大位"。就初选过程观察,这次初选是国民党数十年来难得一见的公开、公平、公正与激烈的党内选举,总体上展现了"君子之争",但初选至始至终争议不断,并出现种种怪象。这一初选结果虽是众  相似文献   

16.
胡本良 《世界知识》2014,(15):58-59
<正>7月7日,马英九在台北市举办的"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纪念特展"上发表讲话,称日本还没有把钓鱼岛归还中国,"领土主权一寸不能让",言语间显露出对日的强硬立场。然而,马当局又多次宣示"不会与中国大陆联手保钓",让其所谓捍卫钓鱼岛"主权"的决心不啻一句空话。实际上,马英九实施的对日政策是:在向日本展现强硬姿态的同时,避免过  相似文献   

17.
<正>传言已久的"换柱"终于得到证实,国民党在10月17日召开的"临全会"上决定废止2016"总统"候选人洪秀柱的提名,征召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代表国民党参加2016台湾领导人选举。"换柱"后,由此导致的各种危机纷至沓来,使国民党愈发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换柱"由传闻到现实自从启动初选程序以来,国民党内就有要求洪秀柱退选的声音。及至洪秀柱通过党内初选成为国民党提名的2016台湾领导人选举候选人,党  相似文献   

18.
赵正平 《世界知识》2008,(12):40-41
马英九履新任务繁重,如何确保八年后国民党仍权柄在握,现在就需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民进党提名蔡英文参选、国民党启动党内初选程序,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逐渐拉开帷幕。目前,国民党由于"九合一"地方选举惨败,在岛内的实力与角色都被重新谨慎评估,最终由谁参选、特别是党主席朱立伦能否站出来代表国民党参选是各方关注的焦点。而民进党候选人虽然早早定于党主席蔡英文一尊,但其两岸政策短板过早受到各方的检视和质疑,是否能有所突破也备受关注。除此之外,国民党能否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20.
胡文生 《世界知识》2012,(11):48-49
目前,马英九面临的最为迫切的任务是要防止提前跛脚的危机,未来施政突破口还在于两岸政策。5月20日上午,马英九发表就职演说,从而正式开始了他的第二任期旅程。马英九的就职演说引起了高度关注。它究竟透露出什么样的政策方向?马英九未来四年的执政前景如何?是否会提前成为跛脚"总统"?这些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