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使用人际信任的三个量表对河池学院6个院系,287名大学生的人际信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总体信任程度偏高,学生中存在高信任和低信任组,差异极其显著;性别、专业性质、家庭所在地不是影响人际信任的直接因素;独生子女人际信任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但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性格外向的学生更加确信同伴将继续负起责任并关心自己。  相似文献   

2.
西藏大学2008级新生心理素质普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此次普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人际信任量表三种工具,对西藏大学2008级新生1850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查。得出结论:(1)6%的大学生需要进一步检查;(2)女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总分和除敌对之外的各维度上的得分极其显著地高于男大学生的得分;(3)在恐怖和精神病性两个维度上不同民族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4)在精神病性维度上不同出生地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5)不同性别和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在人格方面存在显著差异;(6)不同性别和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在人际信任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陈喜凤 《长春大学学报》2011,(2):105-106,123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的关系。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广西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大学生人际信任和社会支持以及各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01)。(2)大学生人际信任对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总分、主观支持总分和支持利用度总分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和信赖他人量表(FPS)对民族地区的494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民族地区高中生人际信任状况.结果表明:民族地区高中生的总体信任程度偏高,学生中存在高信任和低信任组,差异极其显著;不同年级、民族、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的人际信任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学生的人际关系在校际、是否单亲家庭上存在差异,且在...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交往困扰与人际归因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11名大学生为对象,采用人际归因量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交往困扰程度与人际归因的相关关系,揭示困扰程度不同的大学生的人际归因方式.结果发现:(1)大学生交往困扰程度和归因方式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2)交往困扰程度不同的大学生其归因方式有明显的差异:交往无/较少困扰的大学生时成败都倾向于内归因;交往有一定困扰的大学生对成功倾向于内归因,对失败倾向于外归因;交往有较严重困扰的大学生对成功倾向于内归因,对失败倾向于外归因.  相似文献   

6.
使用《人性的哲学修订量表》对717名“90后”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男生较女生更加的愤世嫉俗,女生较男生在人际信任水平上更高;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性观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年级大学生在人性的愤世嫉俗因子上有显著差别,在值得信任因子上差异不显著;不同录取批次大学生人性观值得信任因子上存在差异;缺损家庭与正常家庭大学生人性观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闫婷婷  周路路 《科技信息》2012,(33):245-245,241
本研究通过总体幸福感量袁(GWB)和人际信任量表(TTS)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人际信任的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在性别维度上存在差异性;(2)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在年级维度上存在差异性;(3)主观幸福感和人际信任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人格特征对他们的行为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大学生综合测评成绩与其人格测验得分的比较分析发现:不同人格类型的学生在总分、智育分上有显著差异;外向稳定型与外向不稳定型学生在总分、智育得分上有显著差异;综合测评文体得分与E量表分呈显著正相关,与L量表分呈显著负相关;总分、智育分与N量表分呈显著负相关;不同等级总分的学生在E量表分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大学生无聊感量表和心理健康量表对18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除了心理健康总分在籍贯上上存在显著差异外,时间管理倾向和无聊感倾向总分在性别、籍贯和专业上均无显著差异.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无聊感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时间管理倾向与无聊感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无聊感在时间管理倾向和心理健康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除了74.54%的直接效应,另外25.45%通过中介变量无聊感的间接效应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网络人际信任量表和网络自我表露问卷,对28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和网络自我表露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男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信任水平显著高于女大学生。(2)大学生在与网络中所结识朋友的网络自我表露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网络自我表露水平显著高于女生。(3)大学生与现实中结识朋友的网络自我表露程度显著高于与网络中结识朋友的网络自我表露。(4)大学生在与网络中所结识朋友的交往中,网络人际信任和网络自我表露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为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人际信任量表(ITS)对3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是否独子、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人际信任与父母情感温暖和理解(FF1、MF1)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而与父母惩罚严厉(FF2,MF4)和拒绝否认(FF5,MF3)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结论: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APIUS)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研究工具,对随机抽取的大学生进行团体施测,以研究病态使用因特网症(PIU)大学生述情障碍的主要特征及PIU与述情障碍之间的关系,提出以情绪训练为导向的团体辅导方案。研究发现:PIU群体述情障碍得分显著高于非PIU群体;PIU群体中男生的外向性思维得分平均高于女生得分;PIU与述情障碍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福州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现状。方法:采用龙立荣等根据CDMSE制订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被试为福州地区的300名大学生。结果:该被试群体中,性别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水平有影响,且总体上男生高于女生;年级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水平也有影响:量表总得分上大一最高,大二其次,大...  相似文献   

14.
探讨大学生复原力的现状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学生复原力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延安大学的38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城镇大学生的复原力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大学生(P<0.01),不同性别、年级的大学生复原力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②复原力与应对方式显著相关(P<0.01).结论:①不同类型与不同地域大学生的复原力水平有一定差异;②积极的应对方式对复原力有促进作用,而消极的应对方式阻碍复原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应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韶关市技师学院60名单亲高职学生所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与全国常模比,单亲学生总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与本校学生比,有社交退缩、强迫、冲动个性等问题存在;单亲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6.
利用分层随机抽取的257名大学生完美主义量表为资料,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因子分析方法,对大学生完美主义人格特质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所有维度上的得分上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担心出错、父母期望、对行动的疑虑、组织性4个维度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在个人标准维度上男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完美主义的维度中,担心出错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各个因子分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对行动的疑虑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大部分因子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担心出错和对行动的疑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显著影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变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卢谢峰编制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5所贵州高校的464名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和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与学校适应性总分存在十分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学校适应性的人际适应、角色适应、生活自理适应及身心症状因子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其中角色适应相关最高;在各维度中,角色适应和身心症状对幸福感最具有预测力。  相似文献   

18.
运用问卷法对35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探讨了人际信任水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人际信任水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调查大学生的机遇观念,采用机遇量表对418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机遇观念总体水平较低。男生机遇观念显著高于女生,理科生显著高于文科生,成绩差的学生显著高于成绩优良的学生,年级差异不显著。因此高校应对男生、理科生、成绩较差学生以及机遇影响意识过强的学生进行归因训练。  相似文献   

20.
以人际信任量表(ITS)、自尊量表(SES)、心理控制源量表(IPC)为测量工具,对270名贫困大学生人际信任、自尊、心理控制源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自尊在对心理控制源与人际信任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