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清 《科技信息》2010,(35):I0339-I0339,I0353
旅游业成为我国很多地方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为了推动荷塘区旅游业的发展,建议建立以仙庾岭为中心的生态旅游区、开发照明乡花木风光带旅游区、打造以东都文化广场为中心的商贸旅游区和开发以东湖公园为中心的人文旅游区;同时指出在发展地方旅游业时,政府部门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浅谈无障碍旅游区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旅游业发展的日益成熟,市场对区域旅游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障碍旅游区的研究应运而生。本文从无障碍旅游区的概念、基本模式、障碍分析以及构建策略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构建无障碍旅游区这一当前旅游业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区生态环境及资源都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人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及资源保护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对于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不只是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甚至是在其被破坏之后,更重要的是在对旅游区的发展规划中。  相似文献   

4.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社会条件下,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变成了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从生态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概念入手,对生态旅游区环境承载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提出了可行协调环境承载量的办法,目的是完善旅游环境承载研究方法,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宜宾市位于四川省南部,生态旅游景观丰富.5.12汶川大地震后,宜宾市旅游业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尽快使该区生态旅游业得到恢复及发展,对震后宜宾市生态旅游景观及环境等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开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采用SWOT法分析宜宾市旅游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及内部管理等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从而提出适合宜宾市市情的重点旅游区发展思路,并尝试性地提出川、黔、渝"金三角"生态旅游区及川南大旅游环线,拟更好地利用旅游景观,实现优化配置,促进宜宾市及川南旅游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海南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海南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该区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开发布局及其发展重点,主张对该区旅游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适度发展珊瑚礁旅游,积极开发、推广生态旅游业,完善服务设施,搞好旅游区环境保护,力求为海南西部地区旅游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政策和高速发展的经济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业资源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使旅游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我们应重视搞好环境保护工作,才能使有限的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营口市黄丫口生态旅游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运用SPSS对调查结果进行系统分析,明确生态旅游区的主要目标客源市场,对其旅游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旅游区划对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与意义。运用SPSS数据统计中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方法构建出安徽省合理的旅游区划,并对不同旅游区之间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可以为安徽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从古镇旅游研究现状入手,利用旅游目的地系统理论,对湘西4大古镇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湘西民族地区古镇旅游发展的对策: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多方合作,推进古镇旅游环境治理;打造旅游品牌,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将古镇旅游融入“三峡”旅游圈与“大湘西”旅游圈.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中国旅游业实现平衡充分发展,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我国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变的重要途径。当前中国旅游业既存在城乡旅游发展、旅游产业结构、旅游消费市场等六个方面的不平衡发展问题,还存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有效供给、旅游设施建设等六个方面的发展不充分问题。因此,应从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设计、旅游企业培养、旅游业态创新、旅游服务水平提升等方面入手,加快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我国旅游业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幸福是人生活的终极目标,旅游是幸福生活的重要方式.旅游发展的初衷就是要服务于人的旅游和幸福生活的需要.但在消费社会里以消费为目的大众旅游逐渐背离了旅游发展的初衷——让旅游者成为消费者、旅游活动成为消费活动,从而遮蔽了旅游之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旅游发展幸福悖论的实质是"旅游发展"和"人的幸福"这二者之间目的和手段的关系错...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深刻揭示陕南交通建设对旅游业发展产生的促进效应及内在机制,为陕南交通建设与旅游开发协调发展提供建议。方法利用大量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调研,对陕南交通建设与旅游发展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陕南旅游业发展与交通建设高度相关,并分别建立了陕南各个旅游指标与"综合旅游交通里程指数"之间的函数模型。结论交通建设对陕南旅游业发展的贡献呈现越来越强的态势,未来陕南交通建设与旅游开发需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旅游交通是影响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交通建设对长海县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长海县交通建设如何配合国际旅游避暑度假区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的青藏地区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联动开发理论实质上是针对旅游欠发达、资源类似、竞争优势不突出的地区提出的一种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旅游合作要靠对区域线性分布的旅游精品项目的共建与打造来推动,使旅游精品项目成为整合区域旅游资源的有效载体和最佳平台.西部地区也存在着不少整合优势旅游资源的发展契机,文章在分析青藏地区旅游资源类型、空间分布和联动开发可行性的基础上,探讨了联动开发模式,从地理学空间视野提出了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核心边缘结构模式,实现青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它是满足群众精神需求和实现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的重要途径,是增加国民就业的重要领域,是拉动居民消费的重要引擎,也是国家整体外交的重要补充。但是由于受对发展旅游业认识不足、国际竞争力不强、缺乏世界一流的旅游企业集团、整体服务质量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等制约因素的影响,目前还不能发挥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作用。要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关键是要加快实行"三个转型",即:促进旅游资源由分散开发向整体开放开发推进转型、促进旅游消费由观光旅游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型、促进旅游收入由门票为主向综合收入转型。具体来说,采取如下举措:一是扩大旅游业综合改革;二是打造旅游精品;三是壮大旅游企业;四是增强国际竞争力;五是培育一流人才;六是提高服务意识。切实增强旅游业发展动力,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内外体育旅游的不断发展以及体育赛事对举办地旅游推动作用的日益凸显,举办大型赛事已经成为各国、各城市提升旅游品牌形象的重要历史机遇。近年来,我国体育旅游逐渐兴起与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日益频繁,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掀起了我国大型体育赛事旅游发展的热潮。而2014年南京青奥会将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的又一次国际性赛事,对南京的体育旅游发展来说将是很好的契机。本文通过分析大型赛事对体育旅游的影响及南京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结合南京实际情况提出可行性方案,以期为南京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旅游发展潜力是旅游产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发展壮大能力以及未来的后续能力,准确分析和评价区域旅游发展潜力,有助于寻找未来的成长空间和发展前景.对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潜力的科学评价,有助于将潜力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促进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协调和持续发展.文章从旅游产业基础、旅游资源潜力、旅游市场潜力和旅游保障潜力4个方面构建出了旅游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并运用TOPSIS方法对渝东南民族地区6个区县的旅游发展潜力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潜力区域差异显著;对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潜力影响最大的是旅游资源,其次是旅游保障能力;从渝东南民族地区综合旅游发展潜力来看,武隆区、石柱县属于旅游发展潜力强的地区,黔江区、酉阳县属于旅游发展潜力较弱的地区,秀山县、彭水县属于旅游发展潜力弱的地区.未来应通过加强区域合作,缩小区域差距,活化民族文化资源,改善旅游发展环境,加大旅游营销力度,做大做强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9.
长株潭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区域旅游业联合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和趋势,它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长株潭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制约因素出发,重点对长株潭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动因和发展模式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最后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旅游地的旅游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事实已经说明,旅游与环境的关系极为密切的微妙。尤其对于旅游接待地来讲,处于强势的旅游开发经营活动与处于弱势的环境相互作用,旅游开发经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环境对旅游持续发展的制约,均已十分明显。因此,为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重要对策之一是大力优化旅游环境质量,其中,对旅游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是旅游建设和保护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