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期威 《科学通报》1957,2(5):156-156
1月16—19日金属研究所在沈阳召开了1957年第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审查了研究所1956年研究工作总结报告和1957年研究工作计划,通过了5名研究生的学习计划及讨论了6名助理研究员提升为副研究员的专题报告,这些专题报告的题目是:“声频内耗”、“钢中马氏体相变”、“含铜低合金高强度构造钢初步研究”、“炼钢过程中的氢与氮”、“薄板粘结的研究”、“粘土质耐火材料制品中莫来石的定量分析”。在会上还宣读了20篇研究论文和报告。  相似文献   

2.
短讯     
吴学义 《科学通报》1957,2(8):256-256
中苏黑龙江流域综合科学考察联合学术委员会于3月18—22日在莫斯科举行。会议讨论了黑龙江综合考察队1956年工作总结和1957年工作计划,中、苏科学家并在会上宣读学术论文。我国参加的代表有冯仲云、陈剑飞、朱济凡、高原、谢家泽、田忠、宋达泉、冯景兰、张兆瑾、叶连俊和唐季友等11人。  相似文献   

3.
杨雯 《科学通报》1957,2(6):189-189
应用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月12—16日举行。会议审查和讨论了1956年研究工作总结、1957年研究计划以及第二个五年科学规划草案等问题。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16篇研究报告,其中如Th(SO_4)_2·Na_2SO_4·H_2O 三元体系的相图、用固体草酸铵分离大量镁中小量钙的分析、Th 的极谱分析、乳化剂对苯乙烯乳液聚合反应速度的影响等都具有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理学会地貌、经济地理两个专业委员会于1965年3月15—25日在广州召开了学术讨论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生产部门、教学、科学研究等单位的正式代表92人。会议共收到论文88篇,其中地貌55篇,经济地理33篇。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和交流为生产服务的经验,讨论今后的任务和发展方向,以及地理工作者如何思想革命化和工作革命化等问题,以便进一步提高为生产服务的质量,提高学科水平。会议始终贯彻革命化精神,开得紧张活泼。通过专题和如何革命化的  相似文献   

5.
钱骥 《科学通报》1957,2(5):153-15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于1957年2月5—9日在北京联合举行。大会总结了7年来地球物理学各个方面的工作,并由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央气象局、地质部物理探矿局、石油工业部地质勘探司和国际地球物理年中国委员会介绍了工作概况并提出了  相似文献   

6.
张礼堂 《科学通报》1958,3(4):126-126
光学精密机械仪器研究所在1月6日——11日召开了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热烈讨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研究工作总结及第二个五年研究工作计划草案,进一步明确了该所今后的工作方向以及业务范围。  相似文献   

7.
周航 《科学通报》1962,7(1):42-42
中国地理学会于1961年11月28日在上海举行了经济地理学术讨论会,并宣布成立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这次会议共收到五十三篇论文。在会议上,由于讨论的问题中心明确,因而澄清了过去存在在经济地理学领城内的一些混乱思想,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使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探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冯仲云 《科学通报》1958,3(3):65-65
1957年是中苏合作进行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的第二年。我们遵照周总理及聂副总理的指示及1957年3月间在莫斯科召开的黑龙江综合考察中苏联合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决议,积极开展工作。考察队分综合(包括水能,水文、经济)、地质、交通运输及自然条件等方面,由中国科学工作者94人和苏联专家80人  相似文献   

9.
马大猷 《科学通报》1957,2(11):348-348
国际广播组织(OIR)技术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1957年3月14—22日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举行。这次会议除了各会员国的代表外,印度尼西亚、埃及和南斯拉夫的广播组织也派了代表列席,此外还有国际无线电谘询委员会和国际电信联盟的观察员参加会议。这标志着国际合作的加强和国际广播组织的工作的开展。我国前往参加会议的是作者和刘永业、关定  相似文献   

10.
徐保 《科学通报》1957,2(2):56-56
1956年12月5—10日,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學术委員会举行了第二次全体会議。会議在听取了張大煜所长所作的石油研究所1956年計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以后,审查并通过了这个报告。会議用了三天的时間,根据研究所1967年计划草案和張大煜所长所作的說明,仔細讨論了1957年的研究工作,并逐室逐項地审查了1957年的研究工作計划。  相似文献   

11.
张日东 《科学通报》1957,2(10):311-311
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于1957年4月4—8日在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有60余人,包括来自北京、长春、西安各地的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斯行健所长在大会上作了“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的基本情况和今后的方针任务”的报告。在报告中,他简略地介绍了古生物研究所的成立经过和目前  相似文献   

12.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成立大会11月上旬在成都举行。会议审议了筹委会工作报告,讨论了学会章程、理事会人选和学会今后活动的方针任务、活动计划。会议决定成立几何量计量与测试、温度计量与测试、时间频率计量与测试、电离辐射计量与测试、电子学计量与测试、电磁学计量与测试、基本物理常数等七个专业委员会。会议期间同时举行电磁学计量与测试技术交流会、频率稳定度测量技术讨论会和基本物理常数学术讨论会。基本物理常数学术讨论会由北京大学副校长  相似文献   

13.
杨连贵 《科学通报》1956,1(2):103-103
在1955年9月开始,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方面石油、冶金陶瓷、金属、机械电机等4个研究所已先后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各所学术委员会由有关高等学校的教授和产业部门的专家以及研究所的高级研究人员组成。各所召开的学术委员成立大会,都邀请了有关苏联专家、学部委员和各产业部门的代表出席指导。会议听取了所长关于研究所的基本情况及今后工作的报告。讨论了  相似文献   

14.
周航 《科学通报》1962,7(1):45-45
中国地理学会于1961年11月28日在上海举行了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并宣布成立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会上提出了十二篇论文。到会者就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作用及今后研究的方向和方法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对不少重要问题取得了基本一致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曹镒民 《科学通报》1958,3(1):31-31
1957年10月25—28日于北京召开了1958年建筑声学研究协调计划会议。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马大猷教授主持,总结了近年来建筑声学方面的研究成就和进行情况,听取了各有关单位对今后建筑声学研究工作的要求。会议根据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建筑工业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宋振能 《科学通报》1958,3(1):32-32
中国科学院遗传学研究工作委员会于1957年12月10——12日在北京召开成立会议。这是继1956年8月在青岛举行的遗传学座谈会之后又一项推动遗传学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孔德堋  孙威 《科学通报》1964,9(5):467-467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于1964年3月15—24日在北京召开了拖拉机与农田动力专业第一次学术讨论会,并正式成立了专业委员会。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80人,列席代表22人。会议共收到论文63篇。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我国拖拉机及其发动机的系列型谱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用拖拉机的要求以及满足工业部门和国防建设对工业用拖  相似文献   

18.
《科学通报》1965,10(5):467-467
农药学术讨论会中国化工学会于1965年1月11—17日在上海举行了农药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和列席代表共140余人。大会收到论文80余篇,会上宣读了63篇。会议分杀虫剂、杀菌剂及除草剂、农药加工及助剂三组进行了学术交流与讨论。会议讨论了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加工、助剂、农药合成等方面的问题,并结合近期生产的成熟品种的研究,讨论了新药的探索工作。会议还就今后我国农业药品的发展方向及如何做好支援农业的工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鸿熙 《科学通报》1957,2(8):255-255
1956年8月9—18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庐举行了国际地理学会第18届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共有50个国家的800多位代表。会议分13个小组和11个委员会进行科学活动,共听取了350多个学术报告,其中以地形学、人文地理、经济地理方面的论文为最多。苏联派遣了以И.П.格拉西莫夫院士为首的11名地理学家组成的代表团出席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20.
刘翔声 《科学通报》1964,9(8):745-745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腐蚀和防护专业组于1964年6月8—16日在青岛举行了全国第三次腐蚀和防护科学技术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112个单位的正式和列席代表共195人。这次会议在传达了国家科委会议的精神、检查1963年工作、协调1964—1965年研究工作计划、讨论和安排专业组的工作和活动以后,于12日和13日举行了学术报告讨论会。会议共收到论文、报告、资料90篇,分为四个组宣读和讨论了其中的44篇。建筑物防腐及耐蚀建筑材料方面,“我国沿海港工建筑物混凝土耐久性调查报告”总结了海港混凝土构筑物的各种破坏因素及其规律,认为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