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家科技观随着后现代主义科学观的兴起,越来越引起学人的再估价。道家“重技轻器”的思想充分关注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朴散为器”的思想呼吁人们在器具的使用上应适可而止;“道进乎技”的思想全面考虑了技术实践对个体、自然和社会的影响,坚持以实现“养生”为根本目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注重对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自然状态的维护,以“自然”作为包括科技活动在内的一切行为的准则,从而有助于保护生态。此外,道家认为化解自然、科技与人之间冲突的关键在于培育“真人”。因此我们认为道家的科技观对于当今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之争以及科技异化的理解与把握,都可以提供弥足珍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
前沿     
《科学大观园》2022,(18):5-7
<正>“人造叶子”用阳光和水制造燃料科学家最新设计出一种可漂浮在水面的“人造叶子”,能从阳光和水中产生清洁燃料,最终有望在海面大规模投入使用。该研究报告发表在日前出版的《自然》杂志上。这种超薄、柔韧性较强的人造叶片是由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设计的,灵感源自植物光合作用——植物将阳光转化为食物的过程。由于这种低成本、自动产生清洁燃料的装置能漂浮在水面,它可用于制造一种可持续的汽油替代品,而无需占用陆地空间。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哲学战线上关于“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的论战,是唯物辩证法跟形而上学的一场斗争,是无产阶级世界观跟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斗争。大家知道,“一分为二”就是对立统一规律。这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按照“一分为二”的观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过程中,矛盾是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相互转化,引起事物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基础科学》2006,8(3):62-63
中科院化学所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江雷研究小组,在结合电沉积和自组装单层技术有效控制金属铜表面浸润性的研究基础上,借鉴生物矿化的形貌生成技术,发展出一步浸泡法技术。该技术可在金属表面构筑出非常稳定的超疏水薄膜(接触角约为162&#176;,滚动角小于5&#176;)。该研究对于金属的自清洁和防腐蚀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1.数学界从来没有统一于“向量”。我是属于数学界的。实际上,数学界内部也有“矢量”和“向量”之争。搞几何的有人用“矢量”,也有人用“向量”;搞代数的,则多半用“向量”。我本人一贯用“矢量”;在数学界,我目前还属于少数派。所以,不存在数学界因为对物理界表示“谦让”而改用“向量”问题。2.从“科学性”看这两个词。我以为,早先物理界把vector叫做“向量”是很自然的;因为物质世界中最早为人所认识的vector,如力,如速度,就都是有向的量。但后来vector这个概念扩大了:例如一组有序的数都可以构成vector,vector甚至可以是无穷维的。这样的vector,本身既不需要具备大小,也不需要具备方向;不过人们可以赋予它们以大小和方向。但是,人们总可以而且乐于用“矢”(一个有长度的箭头)作为任何vector的图像,而这样作还可以得到直观的助力。所以,我们数学界前辈采用“矢量”这个词来表述vector这个概念,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创造。3.从文字运用的角度看,“矢量”的优越性是很明显的。这方面人们已谈得不少,如:1)“矢”字不如“向”字那么常见(如向××靠拢,社会主义方向,向往,……),也不怪僻。2)“矢量”可以简化为“矢”,“向量”不能简化。这在复合词中更为显明,人们已经举了不少例子。看了朱照宣和樊静两同志的文章[大会文件(十),(十一)]之后,很有感触,故也参加一下“争鸣”。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中,儒家的“士不可以不弘毅”的人生态度与道家无为而治的“法自然”态度,曾以符合不同阶层、不同境遇的人们的实际需要,并行、交融、发展,促进了儒家情怀和道家情怀的形成。这两种情怀在思维方法论上,都以经世致用的功用性出发,一直影响着中国古代士人的思维方式,为他们不同的“应然”生存状态提供了一种理念支撑。体现在个人的认知、行为上,就是一种整体性思维的结果,成就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人性关怀。这对于具体调整当今社会人们的不同心态,仍然有着鲜活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也谈腐殖酸与“黑漆古”镜表面呈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有学者认为,战国汉唐青铜镜表面并未镀锡,其“黑漆古”表层是高锡青铜基体在腐殖酸作用下自然形成的。该文依据有关试验和文献资料,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1)现有腐殖酸处理试样从颜色、光泽到表面成分和表层结构,与古镜“黑漆古”都是不同的;(2)“腐殖酸富集说”解释不了“水银沁”镜、“花背”镜等的表面现象,以及一般铜镜的加工工艺;(3)它没有一条文献记载可以为据。笔者依旧认为:“黑漆古”是古镜镀锡表层自然腐蚀的结果,这是既有实物资料,也有文献记载为凭的。  相似文献   

8.
死海是位于巴勒斯坦、以色列和约旦之间的一片美丽而又神奇的水域,因湖水中盐分极高、生物无法在里面生存而得名。死海的水面是地球上陆地的最低点,因此死海还有“地球肚脐”的别称。与此同时,由于这里湖水的浮力大、人们在里面游泳不会下沉,死海更是举世闻名。一些不会游泳的游客纷纷将死海当做了休闲的好去处,时间一长,还发现了这里  相似文献   

9.
为建筑物穿上“避火衣”烈火无情,人们多么希望为建筑物和易燃物品穿上“避火衣”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防火涂料制造出来。如“水胶”涂料,这是从植物中提取的碳水化合物经过处理制成。有人做了试验,将水胶涂在手上,伸手在火中抓取物件,手不会烧伤,因此在很多场合十分有用。如将“水胶”涂在毯子上,就成为火中救命的“避火毯”。这种毯子隔热性能特别好,一旦发生火灾披上它可以安全逃生;可以给各种物体穿上水胶涂料“避火衣”,如桌椅、衣柜,古建筑的木门、木柱、木设备等,能有效地防止火灾损失;如把防火涂料和阻燃材料结合制成“防火…  相似文献   

10.
virtual reality (简称VR)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计算机图形之父Ivan Sutheland 1965年在IFIP会议上所作的题为“The Ultimate Display”的报告,他指出人们可以把显示屏当作一个窗口来观察一个虚拟世界,其挑战性在于窗口的图象必须看起来真实,听起来真实,而且其中物体的行为也很真实。这一思想奠定了VR研究的基础。VR技术到80年代后期才得以迅速发展。1987年VPL公司报道了data glove(数据手套),引起公众极大兴趣,VPL公司创始人之一Jaron Lanier正式提出了“virtual reality”这一名词。同义词还有:虚拟环境(virtual environment),人工现实(artificial reality),临场感虚拟环境(immerse virtual environment)。VR在学术界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人说:VR是人处在由计算机产生的三维空间中,并能够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漫游,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观察由计算机产生的实体,抓住它,改变它的形状;也有人说:VR实现了全景立体显示,使用户能在虚拟环境内部以360度的角度与研究对象自然的交互。多年来人们往往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理解与认识VR,并给出不同的定义,当然这些研究工作都在不断地丰富VR的内涵。我们可以这样认为:VR是指人可以进入一个相对于现实世界的,由计算机产生的,具有真实感的三维虚拟世界中,并可通过视、听、说、触等自然感官与之进行交互作用,从而获得自然感官的真实体验。所谓虚拟环境,则是基于计算机仿真和多媒体技术,通过三维立体显示,三维声音合成,人体感觉模拟构成的可以是一个事实上并不存在的环境,也可以是模拟一个危险的或者是遥远的环境,它实际上是感觉模型数据库。由于人类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是视觉和听觉,所以虚拟环境的数据空间也以视觉库和听觉库为主。当力反馈等技术有了突破,其他感觉库也会逐渐丰富起来,数据库可以描述具体真实的世界,也可以描述抽象世界。所谓交互作用,是指计算机软件根据人的反应,如:头、眼位置的变化,手势的变化,身体姿态的变化,语音口令等决定虚拟环境中事件的进程,实时变换图形、声音,实现人与虚拟空间的相互作用。关于VR的中文译法,我们认为:virtual译作“虚拟”是能够为人们所接受的;至于reality,本身具有“真实”“现实”“实在”等含义。但VR作为一种技术,从其所表达的含 义出发,VR与其他技术相比最显著的特征是临场感和真实感,参与者宛如沉浸在一种三维立体空间中(场景中),并能在该空间漫游。对参与者来说,他所进入的环境也是一种“客观现实(object reality)”,只不过是由计算机产生的,并非客观实际,故在前面冠以“虚拟”是恰当的,所以我们赞成VR译作“虚拟现实”,它能恰如其分地反映VR的实质,这样采用VR技术生成虚拟车间、虚拟产品的虚拟装配,甚至虚拟战场,虚拟武器都容易理解了。至于把VR译作“灵境”,其关键是如何理解“灵”字,总感到有点抽象,不容易理解。若把VR译作“虚拟实境”,我们认为其含义与“虚拟环境”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