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矿山废弃地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矿区土壤修复是确保生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开采方式、复垦理论、土壤类型、修复技术、生态效益评估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矿区土地复垦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矿山土地复垦工作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1)在矿区土地复垦程中,应关注前期的准备工作与后期生态恢复的最佳结合;实现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治理,对促进矿区土地快速修复起到关键作用.(2)土壤修复措施需要实现进一步创新,要开展多领域、多学科协作发展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方法;加快土壤理化性质的恢复,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小气候.(3)需要对矿区进行修复生态效应评价,建立较为一致且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对矿区土地复垦治理方案的建立与实施均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铁法矿区经过近50年开采,形成了大量的沉陷区,对周围土地环境和生态状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针对不同沉区的特点,采取因地制宜的办法,进行综合治理,复恳为耕地、林地、水塘、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治理矿区沉区改善了区域内土地环境,企业活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3.
矿山开采沉陷对环境的损害比地震严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矿山开采沉陷造成地表下沉而带来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 ,如平地积水、农田减产、道路裂缝、房屋倒塌等 ,成为耕地减少的重要原因 ,也是制约矿山生产的瓶颈之一。就环境破坏而言 ,我国每年矿山沉陷的总体损失大于地震 ,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大力开展土地复垦、保护生态环境 ,坚决杜绝先开发后治理的恶性循环 ,以保持矿区的可持续发展。一、总体而言 ,我国矿山开采沉陷对环境的损害比地震严重我国矿区(特别是煤矿区)的农民赖以生存的富饶土地和美丽家园 ,常常会因为矿山地下大规模开采造成的地表大面积塌陷而突然或渐进式地被破坏。由于地…  相似文献   

4.
 矿山开采沉陷造成地表下沉而带来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 ,如平地积水、农田减产、道路裂缝、房屋倒塌等 ,成为耕地减少的重要原因 ,也是制约矿山生产的瓶颈之一。就环境破坏而言 ,我国每年矿山沉陷的总体损失大于地震 ,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大力开展土地复垦、保护生态环境 ,坚决杜绝先开发后治理的恶性循环 ,以保持矿区的可持续发展。一、总体而言 ,我国矿山开采沉陷对环境的损害比地震严重我国矿区(特别是煤矿区)的农民赖以生存的富饶土地和美丽家园 ,常常会因为矿山地下大规模开采造成的地表大面积塌陷而突然或渐进式地被破坏。由于地面无法察觉到地下的采矿活动 ,所以这种破坏往往具有隐蔽性和神秘感。  相似文献   

5.
正西部干旱半干旱煤矿区气候干旱、土壤贫瘠、生物种群单一,煤炭开采致使矿区生态环境更加脆弱。井工开采损伤了地表环境,地表沉陷、裂缝发育、土地退化、根系拉伤,露天开采剥离倒堆,土层重构,生态重建,因此煤矿区态修复或生态重建都需要系统研究,不只是单纯表面的植树种草,真正需要从修复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角度来综合考虑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从本质上解决土壤生产力的恢复和生态群落的重建问题。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是生态群落中有生命力的主体,动物的生存依赖于植物和微生物,而根际微生物又是活跃在植物根系与土壤间的活性生物。  相似文献   

6.
以内蒙古半干旱区草原的代表煤矿—胜利煤矿及周边的贝子庙、植物园、南山水库为研究区,通过对苔藓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研究,分析了复垦过程中土壤对苔藓植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胜利矿区苔藓植物有4科6属7种,各生境苔藓总盖度排序为贝子庙>植物园>矿区南排土场>水库>人工林>矿区北排土场.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南排土场苔藓群落物种复杂程度高.对苔藓植物群落盖度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值、粉粒含量、沙粒含量和石砾含量对苔藓植物的分布都有显著影响.通过对苔藓植物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多元分析,发现不同研究区苔藓植物群落结构的差异性与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7.
露天煤矿废弃地复垦技术及案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露天煤矿开采引起土壤理化性质、肥力状况和生物学特性的破坏,生态系统的剧烈扰动造成了土壤的生态功能退化和生产性能下降。文中在介绍露天采煤引致的土壤生态退化因素的基础上,阐述了煤矿废弃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中的土壤重构、肥力管理及微生物区系的调控等技术等相关领域所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最后以平朔露天矿为例进行了土壤生态恢复的案例分析,以期为我国露天煤矿废弃地的复垦与生态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加强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阐明了矿山开采对土地资源和环境造成的破坏,同时介绍了我国目前矿区土地复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平朔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是煤炭资源开采大国,因采煤特别是露天开采造成的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退化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研究并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露天采煤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体系,对探索适合中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基础理论,实现煤炭绿色开采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应用露天采矿、土壤学、生态学、植物学、地质学、地理学、农学、水土保持等多学科专业知识和技术方法,对平朔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进行20余年的系统研究,初步形成适合黄土高原类似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相关技术体系,包括矿区生态系统受损分析、生态重建障碍因子分析、人工生态系统重建规划与设计、土地重塑工艺、土壤重构工艺和植被重建工艺,并提出平朔矿区重建人工生态系统将引伸今后研究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露井联采条件下黄土基底排土场变形演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井采影响下黄土基底排土场边坡的治理问题,采用理论研究与现场课题相结合的方法,对露井联采条件下黄土基底排土场变形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结合多个矿区开采历史,根据开采煤层赋存情况以及井工矿、露天矿矿坑与排土场的空间形态,将露井联采分为两种类型;通过对露井联采条件下黄土基底排土场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的研究并结合现场实际总结了露井联采条件下黄土基底排土场边坡变形破坏的一般规律,为黄土基底排土场下井工开采可行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