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荧光增强效应合成了铕(Ⅲ)异多核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发光性质.结果表明增强离子Gd3+、La3+和Y3+的加入能显著的提高配合物中中心离子Eu3+的发光强度,这种荧光增强效应能减少较为昂贵的铕在配合物中的用量,从而降低产品的成本.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吡嗪-2-羧酸与EU3+、Tb3+形成配合物的发光机理、配合比、探讨了导数荧光技术同时测定Eu3+、Tb3+的最佳条件和其他稀土离子共存的影响。Eu3+、Tb3+检测限分别达到4.7和5.4ng·ml-1,利用本方法成功地测定了稀土试样中铕、铽的含量。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用电化学和光谱方法在p H= 75 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中,研究了胆红素与镧系离子由轻稀土 La3 + 离子到重稀土 Yb3 + 离子的作用机理,并同胆红素与铜离子的作用进行对比发现,镧系稀土离子从 La3 + 到 Yb3 + 与胆红素的配位能力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和原子半径的减小稍有不同,但均形成1∶1 立体结构的配合物,与 Cu2 + 离子和胆红素形成1∶1 平面结构的配合物不同,且该类配合物在所研究的电位窗口- 0 .4 ~- 1 .6 V 内,表现为非电活性。同时配合物的形成又促进了胆红素的氧化,最终氧化产物为稀土胆汁红紫素配合物。该氧化产物在滴汞电极上于- 0 .65 V(vs . Ag/ Ag Cl) 处产生- 2e 不可逆吸附波。  相似文献   

4.
为了考察三脚架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的配住形式和性质,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其荧光性质、生物活性提供依据,以氨三乙酸为母体合成了N,N,N-三(2-甲基苯并咪唑)胺及其稀土配合物(La^3+,Sm^3+,Y^3+,Tb^3+,Ce^3+,Eu^3+).通过红外、核磁共振、差热-热重、紫外及荧光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配体及其配合物的结构关系和荧光性质.研究表明。谊类配体是较好的主体分子。能够与稀土离子发生配位,形成配合物,配合物内界的NO3^-以双齿形式与中心离子配位;配合物热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质,特别是Tb^3+配合物是高效的稀土有机发光配合物,可用于荧光材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稀土(Dy,Gd)苯甲酸盐的红外和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合成了系列苯甲酸-镝-钆混合稀土配合物.由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Dy_(1-x)Gd_x)L_3(L=C_6H_5COO ̄-),通过FT-IR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配合物中羧酸根离子红外吸收峰的特征和荧光发射光谱的特征.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表明,在三个羧酸根中,至少有一个羧酸根是通过螯合-桥式混合配位形式与稀土中心离子键合的.因此,Dy ̄(3+)离子在配合物中不是位于正八面体的中心,而是处于一个非对称中心的位置.配合物的荧光光谱表明,当DyL_3中部分Dy ̄(3+)离子被Gd ̄(3+)离子取代时,Dy ̄(3+)离子的特征荧光发射强度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可见光敏化铕发光配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离子的敏化发光研究一直是有机稀土发光配合物领域的热点问题。在活体生物成像和荧光免疫分析领域,与紫外光激发相比,可见光激发具有可有效降低背景光的干扰和减少对生物组织的损伤等优点,因此,可见光激发有机稀土配合物的发光研究受到了稀土探针制备方面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在上述配合物中,三价铕离子配合物可获得较高的发光量子产率,且其特征发射为红光,因此,这类配合物在成像和免疫分析领域更加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本文就近年来可见光敏化有机铕配合物的发光机理、敏化配体的类型、配合物的发光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不同的敏化配体对三价铕离子配合物发光性质的影响,指出了要从如何制备敏化配体方面来探索创造具有优异发光性能的有机铕配合物。  相似文献   

7.
含稀土铕配合物薄膜的发光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光致发光稀土铕配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复合薄膜的发光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高分子材料不仅仅起到固定稀土离子,增强其发光强度的作用,而且配合物中的水分子还可以被聚合物配体所取代,避免水分子对中心稀土离子的猝灭作用.以上这些作用大大增强了配合物的发光强度,获得较高稀土配合物含量的发光薄膜,为稀土荧光物质的成膜与加工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稀土离子(La3+,Nd3+,Eu3+,Gd3+,Tb3+,Er3+)与吡啶乙酸内盐(C5H5N+CH2CO2-,pyb)及2,2′-联吡啶(bpy)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测试手段,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RE2(bpy)5(pyb)4(ClO4)6·5H2O.测定了Eu3+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属三斜晶系.通过f-f超灵敏跃迁光谱及荧光光谱讨论了配合物化学键的离子性特点.  相似文献   

9.
镝-BPMPHD—CTMAB离子缔合物体系具有较强的荧光强度.在该体系中,Gd3+、Y3+、Lu3+和La3+等稀土离子均能使镝的荧光增强,这是新发现的一种共发光体系.本文详细研究了镝-钆-BPMPHD-CTMAB体系共发光效应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实验表明,在最佳测试条件下,镝在1.0×10-7~6.0×10-6mol/L范围内与其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8mol/L,它比无Gd3+存在时体系的检出限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应用该体系测定稀土氧化物及稀土合成样品中痕量镝,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新型稀土发光配合物,在甲醇溶液中合成了2-乙酰基苯并咪唑缩牛磺酸Schiff 碱配体(KL)及10个稀土配合物(RE=La、Ce、Pr、Nd、Sm、Eu、Gd、Tb、Dy、Y),通过化学分析、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质谱、红外光谱、激光拉曼光谱,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分子组成确证,稀土配合物的组成为RE2L3(NO3)3(L=C11H12N3O3S).通过三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测试,该类配合物在不同激发光的激发下有不同的荧光发射;配合物主要荧光发射是稀土离子微扰的配体发光,Eu、Tb的配合物出现了Eu3+、Tb3+的特征谱线;该类配合物均具有上转换荧光.通过DSCⅢ微量热仪测定了9 种目标配合物在283~344 K的连续比热容,计算了配合物在298.15~344.7 K温度区间内的焓变、熵变和298.15 K的吉布斯自由能值;通过常温比热容、298.15~344.7 K的温度区间内的焓变分别对配合物的稀土原子序数作图,得到的图形相似,可推测,15种稀土元素配合物的比热容、焓变对原子序数作图的图形可能会呈现三组分现象.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多支化苯甲酸配体,并且以该配体作为第一配体,1,10-邻菲罗琳作为第二配体、Eu3+离子作为发光中心,合成了多支化稀土光能转换材料.通过IR、元素分析、DSC、TG和荧光光谱对有机稀土光能转换材料的结构以及热性能和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红外光谱表明配体和phen与稀土Eu3+进行了配位.荧光光谱表明该稀土光能转换材料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Europium,Samarium and Terbiumternary complexeshave been well known for their enhanced luminescencecharacteristics based on4f electronic transitions of Sm3 +,Eu3 +and Tb3 +ions[1 -3]. Compared to many kinds ofligands for rare earth complexes ,the ligands of aromaticacid have stable structure ,good ther mal stability and highefficient fluorescence . So the aromatic acid ligands hadbecome the other i mportant ligands followed by β-diketone[4].The research on this kind of rare earth…  相似文献   

13.
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材料中稀土含量大,制备成本高,价格昂贵.尝试借用无机材料的发光机制,在邻苯二甲酸锶基质中掺杂Eu3+制备邻苯二甲酸锶铕,实现低浓度稀土发光,大幅度减少了稀土离子Eu3+的用量,且产物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纯粹的稀土有机配合物邻苯二甲酸铕.此外,就邻苯二甲酸锶铕的制备条件,包括反应温度、pH值和锶铕配比对产物荧光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4.
合成 Dy3+ , Tb3+ 掺杂的稀土硼酸盐玻璃. 测试基质玻璃的透过率光谱及 Dy3+ , Tb3+单掺和双掺玻璃的激发和发射光谱. 观察并分析该体系中 Dy3+ 敏化 Tb3+ 发光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在简述了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研究类型的基础上,全面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稀土与冠醚配合物的研究概况、配体的冠酸的合成、冠醚与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原理,同时概述了低价态稀土冠醚配合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通过乙二胺四乙酸二酐与对氨基苯甲酸的酰化反应合成了乙二胺N,N-二(4-乙酰胺苯甲酸)二乙酸(H4L),并以此为配体分别与稀土离子Sm3+、Gd3+、Eu3+和过渡金属离子Mn2+、Fe3+组装得到系列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元素分析及热重-差热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组成与结构的表征,配合物的组成可表示为M(HL)?3H2O(M=Sm3+, Eu3+,Gd3+,Fe3+)或者M(H2L)?3H2O(M=Mn2+).配合物Gd(HL) ?3H2O的荧光发射光谱中没有离子特征谱图,而配合物Eu(HL)?3H2O在618nm处5D07F3跃迁的发射峰最强.配合物Gd(HL)?3H2O的弛豫率为7.43mmol/(L?s),体外弛豫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两种稀土离子(Eu3+和Tb3+)的樟脑酸盐,用荧光分析、热重分析进行了表征。通过荧光光谱图,可以看出两种稀土离子的特征谱线,其中Eu3+最强跃迁峰是615.54 nm,Tb3+最强跃迁峰是543.58 nm。通过失重-热重光谱,可以看出两种稀土离子的失重谱线,通过图谱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合物不断分解,特别是在200℃以后,两种樟脑酸稀土配合物都有较大失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形貌和尺寸对配合物荧光性质的影响,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两种纳米稀土三元配合物[Eu(BA)3phen和Tb(acac)3phen].采用元素分析、透射电镜、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所制备的纳米配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配合物为纳米颗粒,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存在能有效地抑制配合物团聚而形成大的颗粒.对纳米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发现,在紫外光激发下,这两种纳米配合物能分别发射Eu^3+和Tb^3+离子的特征荧光,而且纳米配合物的荧光性能优于相应的普通配合物.  相似文献   

19.
以钛酸丁酯和稀土氧化物为原料,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镧、 钕和镱稀土离子掺杂TiO2/沸石光催化剂. 通过XRD和IR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 研究了不同沸石粒径及不同稀土氧化物掺杂量(质量分数)对农药敌敌畏光催化降解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沸石最佳粒径为0.15 mm, La3+掺杂量质量分数为3.0%时(以TiO2质量计), 稀土离子的掺杂可显著提高TiO2//沸石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