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著名科学家杨振宁不久前指出,未来三四十年,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中的地位将大大提高,届时中国必成世界级科技强国。他说,从趋势来看,全球科技发展重点将继续向“技”的方向倾斜、发展。杨振宁指出,其实,科技发展并不复杂,它要具备四个元素:一是人才,中国有数不清的可造就的青年;二是传统,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传统和新中国的50年传统,勤奋、有耐心、重教育的传统源远流长,尤其是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科技》2008,7(2):20-20
1953年美籍物理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两位华人获得诺贝尔奖,自那时起,中国人就希望在本土做的工作可以获得诺贝尔奖,至今,国人对诺奖的期待已经有50多年。但是,由于中国真正的原始创新不够,不具有获诺奖的可能。11月3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演讲中作此表述。  相似文献   

3.
科技短讯     
80多岁的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表示,他这一生最后一项事业,就是回到清华园,帮助清华大学做点事。他计划尽早回到清华园定居。杨振宁坦言,他希望回到中国并在清华园定居,主要是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能帮助清华大学做点事;二是他太太身体欠佳,相信回到中国后的医疗条件总体上要比美国好。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把他先后获得的11个国际奖项及一些个人文稿与信件赠予香港中文大学收藏。已经76岁的杨振宁在大肠动手术后开始考虑他获奖文稿的保存问题。几经考虑,杨振宁决定悉数赠给香港中文大学,让这些珍贵的文稿存在大学里,让青年学生参观、阅读。问起为什么会选中香港中文大学时,杨振宁说,从八十年代起,他就与香港中文大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一直任该校的客座教授。谈到本世纪中国科技发展走过的道路,杨振宁说,20世纪中国在这方面的发展是从零开始的,就目前的发展应该说是"惊人的快"。他认为,科技的发展不是一两天的事,它依靠于雄厚的经济基础。目前内地、香港、台湾的研究经费还不能跟西方发达国家或日本相比,因此还需要一定时候的酝酿。尤其是要多些人对学术发生兴趣,多些讨论,形成学派,但可以预期的是,21世纪中国的科技将取得辉煌的成就。杨振宁说,中国人读书的能力强,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系  相似文献   

5.
10月30日,诺贝尔奖获得杨振宁教授在南京大学捐资设立“杨振宁奖学金”,以奖励具有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尤其是家境贫寒的优秀本科生。这是杨振宁首次设立奖学金。  相似文献   

6.
20世纪的最后一个深秋,适逢中国科学院50周年院庆,科学院特别邀请了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中国参加庆典,著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均在被邀请之列。记者借此机会采访了杨振宁教授。 今年77岁的杨振宁,身着藏蓝色西装,蓝色格子领带,目光炯炯。在纽约大学石溪分校执教了30多年之后。杨振宁教授于去年元月正式退休,之后他应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之邀回国主持一项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现任清华大学在职教授。 谈话开始前,杨振宁从口袋里掏出一支润唇膏,涂在有些发干的嘴唇上。由于连  相似文献   

7.
诺贝尔奖通常授予那些出了研究成果20年左右的项目。我认为,中国的诺贝尔奖得主很有可能出现在那些最近被北大清华等学校聘请回去的年轻助理教授之中,只是时间问题,我们需要等待。——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John Hennessy  相似文献   

8.
在诺贝尔奖的百年历史中,先后有6位华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从李政道、杨振宁开始,到丁肇中、崔琦、朱棣文等。他们获得诺贝尔奖有什么共性吗?是否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9.
2004年7月7日上午,在北京参加全国台联台胞青年夏令营的千余名台湾学子走进了百年学府北京大学,他们要约会的对象是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当82岁的杨振宁教授健步走上讲台,座无虚席的场内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对于台下坐着的莘莘学子而言,杨振宁这个名字意味着高深的科学探索、不凡的人生追求和令人仰慕的成就。记者在几天来的采访中了解到,许多营员  相似文献   

10.
建设创新型省份,必须要有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来支撑。国内外科技创新实践也都表明,持之以恒地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在科技人力资源中,海外华人科技人才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发挥海外科技人才的作用是我国充分利用科技人力资源、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两院院士热议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领军人物需要开放式培养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认为,要对创新型人才特别是中青年领军人物进行开放式培养.“在世界科技水平总体领先于我国的形势下,不采用开放式培养,难以培养造就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开放式培养是加快造就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和领军人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少儿科技》2014,(4):9-9
<正>1957年,年仅31岁的李政道与杨振宁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当年诺贝尔奖授奖晚宴上,有许多瑞典大学生参加。宴会到了高潮,同学们点李政道的名,想听一听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声音。李政道事先并没有准备,他灵机一动,走到麦克风前讲了起来。他说:我想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是取自中国的小说《西游记》,故  相似文献   

13.
<正>一、要加快招引和培养一批创新人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人才是前沿技术的核心,未来的科技竞争本质就是高端人才的竞争。舟山将深入实施好"5313"行动计划,举办好全球海洋经济创业大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  相似文献   

14.
正"信念有多大,未来之路就有多远。"2014年11月17日,第五届如新大师趋势论坛在上海大舞台隆重举行。今年,如新力邀全球艾滋病研究先驱、艾滋病鸡尾酒疗法发明人何大一教授作为此次论坛主讲人,为如新大中华两岸三地倾情奉上一场以"信念决定未来"为主题的演讲,分享他对于信念价值意义的思考与理解。此次论坛共设香港、上海、台北三站,在上海站,如新大中华区域副总裁暨华南总裁郑重代表主力方致开幕辞,在何大一教授的演讲后,如新大中华区域总裁范家辉、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零点研究  相似文献   

15.
1993年1月13日,杨振宁博士应邀前来东莞市访问,于当天下午来我院参观、讲学,并接受东莞市人民政府和我院的聘请,担任我院名誉院长。这是杨振宁博士首次在国内高等学校担任此职。杨振宁博士兴致勃勃的参观了校园并作了题为“从粗线条长距离的物理学发展到21世纪中国的科技前途”的精彩演讲,受到全院师生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6.
在碰撞中产生能量──杨振宁教授答问录EnergyProducedbyCollision¥心远编者按中国旅美科技协会主办的《海风》第一期上发表了,C远撰写的杨振宁教授答问录。站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交界处的杨教授,在谈话中对中国的经济、科技给予了客观的评...  相似文献   

17.
杨振宁并没有“遗传”他当数学教授的父亲,他喜爱物理。而且想成为一个实验物理学家。1943年杨振宁赴美国留学时,就立志要写一篇实验物理论  相似文献   

18.
北京2004化高峰论坛上,诺贝尔物理奖获得、82岁的杨振宁教授突然向《易经》“开火”,称“《易经》影响中华化的思维方式,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杨教授认为在中华化里,很早就有“天人合一”的观念,而近代科学的一个特点就是要摆脱掉“天人合一”这个观念,承认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有人世间复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王军  程郁 《科技智囊》2010,(4):66-71
<正>在科技决定竞争力、科技引领时代发展的今天,国家的强盛和社会的繁荣都高度依赖于科技人才的有效培养、引进和使用,创造良好的创新激励环境与制度体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国家主席胡锦涛曾强调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要全面  相似文献   

20.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Samuelson)1970年在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演讲中曾语重心长地说 :“我可以告诉你们 ,怎样才能获得诺贝尔奖金 ,诀窍之一就是要有名师指点。”这是萨缪尔森的肺腑之言和经验之谈 ,耐人寻味 ,给人启迪。今天 ,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颁发100周年之际 ,回顾和反思1901~2000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百年历程和走势时 ,我们对萨缪尔森这句名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的确 ,名师指导对获得诺贝尔奖和攀登科学高峰的重要作用 ,远超过人们通常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