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南京正在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加入到软件城市的建设中来,软件业日益成为南京市调整产业结构、快速发展的"绿色引擎"。2009年以来,南京市软件企业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一批龙头企业走出了一条国际化、规模化、高端化的发展之路。在对南京多个软件园区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南京市软件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将南京市软件发展情况与国内其他软件城市作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推进南京软件产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2.
后记     
为进一步研究世界软件产业发展的最新潮流 ,引导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方向 ,推进中国软件的国际化 ,增强国内软件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 ,推动中国软件企业、软件产品、软件服务进入国际市场。2 0 0 2年 2月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南京市软件行业协会发起举办《2 0 0 2年中国 (南京 )软件国际化论坛》,此举得到了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的赞同 ,得到了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信息产业厅、江苏省软件行业协会的支持 ,也得到了国内外软件界的同行和专家的关注。2 0 0 2年 4月 2 4日 ,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软件行业…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软件产业的灵魂,能启发灵感的、适于思考与交流的、轻松休闲的环境是培育软件人才创新精神的外在动力和保障,因此应不断完善软件产业园区的硬件环境建设,解决好软件产业园区硬件环境发展定位,区位选择和以需求为导向进行园区的基础公共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的规划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知识创新理论出发,认为软件产业园区本质上是知识创新系统,基于市场竞争需求的知识创新是软件产业园区演化发展的动力,提出包含软件企业知识创新、软件产业园区集群创新网络和区域创新环境三维度的分析框架,从而为软件产业园区发展提供了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5.
软件人才是软件产业中最重要的资源,南京市软件产业要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加强人才开发是关键;通过对南京市490家涉软企业开展问卷调研,辅以对部分企业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南京市软件企业软件人才现状及其软件人才需求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软件人才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苏州软件基地内企业发展状况、园区特色、平台建设、创新举措入手,描述了苏州软件基地发展概况,阐述了苏州地区软件基地建设的工作举措,并提出了完善产业规划、加强培育壮大优秀人才队伍的建议,为苏州软件产业的后续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从建设南京软件园的角度,分析了建好软件园的必要性以及软件园对软件产业的影响,同时还分析了软件业发达国家软件园建设的特点,并对比提出了建设南京软件园,推动南京及江苏沿江带软件产业群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广东作为我国的经济强省,软件产业一直走在国内前列。2004年,广东软件收入429.32亿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25.45%,在全国排在第2位。 作为广东新兴的重要智力密集型产业,软件产业的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并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软件企业,广东软件产业园区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广州、珠海、深圳和南海的四个软件园已初具规模,国家颁布的11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中,广州天河软件园和珠海南方软件园也名列其中。毫无疑问,软件园区已经成为广东软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9.
国内几城市软件产业发展情况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西安,沈阳,济南等城市在发展软件产业发展的做法和经验,并结合南京市实际情况,提出要提高组织领导强度,加大包括建立专项发展基金的投入力度,强化面向中小软件企业的特色服务体系建设,培养面向市场,面向世界的多层次软件人等方面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汤国辉 《科技与经济》1999,12(4):16-18,
多年来,南京农业大学本着“地处南京,服务南京”的精神,始终坚持为南京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科教兴市”服务。直接参与了南京区域农业综合开发与产业化、南京红太阳集团的成长与发展、南京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南京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等工作,与南京市玄武区、雨花台区、江宁县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有40多项科技成果在南京市各地试验推广,有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等软科学研究成果也受到南京市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一、重视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与产业发展的密切结合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红…  相似文献   

11.
《安徽科技》2000,(Z1):16-19
一年前,合肥高新区管委会在认真分析软件行业特点和总结国际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认为:软件园或软件基地形式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形象,吸引外商发展项目和投资;园区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政府易于针对产业的特点制定政策,引导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软件产业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可集中建设,易于吸引人才;园内企业会产生聚集效应.今天,回首过去的一年,我们可以看到合肥高新区管委会对软件园作用的认识非常正确,软件园确是实现软件产业化发展的合理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程丹 《安徽科技》2023,(10):28-33
<正>实验动物作为重要科技资源,既关系到生物安全,又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起到支撑作用。掌握实验动物资源分布现状和支撑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不仅有助于实验动物管理工作开展,确保国家和地区生物安全,更有助于支撑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一、南京市实验动物资源分布现状根据《2022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南京市有3个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前30强,分别是南京生物医药谷(第13名)、南京江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17名)、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第27名)。南京市依托较好的科教资源和生物医药园区(江北新区、江宁区、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最近决定,将加速发展软件产业,把辽宁建成软件产业强省。计划在未来5年内,软件产业以45%以上的速度发展。到2005年,软件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人民币,其中软件出口 6亿美元;软件企业达到2000家以上,其中引进外资企业200家以上软件从业人员要达到10万人以上,高层次人员要达到1.5万人。为此,辽宁省将采取一系列突破性措施支持软件产业的开发。(一)加大对软件产业的投入,辽宁省政府有关部门出资1600万元,建立辽宁省软件发展种子资金,主要用于资助沈阳、大连软件园区内新创办的软件企业;辽…  相似文献   

14.
"2002年,南京的软件产业销售额只有18亿元,2006年全市软件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58亿元,四年时间增长逾13倍."南京市副市长许慧玲在日前召开的第三届南京国际软件产品软博会新闻发布会上自豪地说.  相似文献   

15.
南京软件产业基地可行性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庄 《科技与经济》2001,14(Z1):28-39
南京经济是建立在科技、教育、文化优势基础上的高度市场化、集约化、信息化的知识经济.南京经济发展的核心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南京将形成以电子信息为龙头、生物工程与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体.软件产业作为智力与知识高度密集的产业,具有高效益、高增长、无污染和低能耗的特征,被确立为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重中之重."国家火炬计划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软件产业基地",是充分发挥南京科技优势,借鉴国外软件产业发展的成功模式而提出的一项战略举措.本文系统分析研究了发展南京软件产业的背景、意义,建立南京产业化基地的可行性分析、建设方案、产业发展目标及规划.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与南京软件业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软件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重视.论文认为南京要发展软件产业,必须从产业集群的视角着手.产业集群指的是特定行业和相关公司集中在某一特定区域的现象.产业集群的形成对集群内公司竞争能力的提高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南京发展软件产业集群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南京具有大量的软件人才,优越的地理人文条件和良好的信息产业基础.南京要发展软件产业集群,必须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建立各种相应的人力资源制度,发挥各种软件园和科技园的重要作用,将自己融入到世界软件产业的全球分工中去.  相似文献   

17.
亦飞 《今日科技》2003,(5):32-34
特色、优势杭州市软件产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据统计,高新技术开发区共有软件企业516家,其中外商投资的软件企业85家,有64家正式成为“软件园企业”。2001年上述企业技工贸总收入达到31.6亿元,同比增长50%。近几年来,杭州市政府在招商引资、税收政策、园地设施建设、人才引进、培训等方面制定和落实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积极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了软件企业的迅速成长,凸现了杭州软件产业自身的特色和优势。1.加快建设一批重点软件园区。杭州目前有高新软件园、东部软件园、数源科技软件园、浙大网新软件园、经济技术开发区信…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发展山西省软件产业的必要性和国内外软件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山西省软件创业园的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胡青华 《科技潮》2004,(8):26-27
北京市非常重视软件产业的发展,将软件产业确定为首都高新技术产业的重中之重,力争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将软件产业发展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几年来,北京市制定了北京市软件产业发展的“长风计划”,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软件发展的政策措施,投资建设软件产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引导和推动北京软件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实现国际化。北京软件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以下简称质检中心)就是顺应北京软件产业发展的大势,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北京市科委共同建设的软件质量检测机构,为北京软件产业提供质量检测服务的科技条件平台。  相似文献   

20.
20 0 2年 4月 2 4日尊敬的苟仲文副部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 ,同志们、朋友们 :江南四月、草长莺飞。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和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 0 0 2年中国 (南京 )软件国际化论坛》开幕了 ,我谨代表南京市人民政府对论坛表示热烈祝贺 ,对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的光临表示热忱的欢迎。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信息产业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支柱性产业。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与灵魂 ,在推动信息产业以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家非常重视软件产业的发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