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9·11”事件后 ,为打击国际恐怖主义 ,美国对其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际战略进行了调整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包含军事、政治、外交等方面内容的反恐新战略。这一策略对中国国家安全既有正面的影响 ,也隐含着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2.
“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约4个月的2002年1月17日,美国关税局长官罗伯特·博纳宣布实行CST(Container Security Initiative)计划,对美国每年进口的1600万个集装箱实行安全检查。个体识别技术和网络、计算机系统的应用,使以往难以实现的安全对策成为可能。由于美国在反恐对策中运用了最新的信息技术,因此,得以迅速地实施体制改编和制度上的对应措施。而且,为推动信息系统的运用,美国还积极开展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  相似文献   

3.
林浪 《信息化建设》2003,(11):54-55
麦斯纳的正式身份是一间互联网公司的老板,从“9·11事件”之后,他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网络知识来对付恐怖分子。于是,他开始关注“基地”组织的网站,希望从中找到搞破坏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国际数据集团主席帕特瑞克·麦戈文近日表示,“9·11”恐怖袭击事件以后,美国市场进一步加重的不稳定因素将促使风险资本更多地流向中国。他说:“美国经济放缓,不稳定性加剧,这将推动资金流向相对稳定的地方,比如中国大陆……我们庆幸自己早在21年前就开始在中国大陆开展投资业务。”麦戈文预计,中国将在201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科技市场。 迄今为止,国际数据集团已经对中国91家高科技公司投资1.6亿美元,当前投资中的9家公司贡献的利润回报率高  相似文献   

5.
案例 直到今天,我们似乎才真正体会到“9·11”带来的灾难不仅仅是轰然倒塌的双星子座高楼,人们好像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苦苦支撑的希望之城在这一刻也随之陷落。席卷全球的裁员风潮使这个冬天的寒风格外刺骨。 “9·11事件”后,美国企业裁员人数再次创造了新的纪录。美国专门从事就业调查的查林杰-格雷-克里斯马斯公司2001年10月4日公布的调  相似文献   

6.
"9·11"事件对于世界与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经济在持续了10年的增长后开始下滑,"9·11"事件使美国经济由软着陆变为硬着陆,加剧了经济的衰退,殃及全球.受低迷的世界经济形势以及加入WTO影响,中国国际收支将从顺差走向逆差,有赖外资流入弥补.中国必须加速调整策略,加强经济安全,从多方面启动内需以促进增长.  相似文献   

7.
六大安全隐忧困雅典2004年雅典奥运会是自“9·11”事件之后的首届夏季奥运会,被舆论称为“反恐奥运会”,安全问题是希腊在奥运会筹备过程中最头疼、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成为奥运会期间除赛事本身之外举世瞩目的焦点。为确保雅典奥运会的安全,希腊及有关国家启动了二战后最大军事行动,投入15亿美元、7万军警、数十艘战舰、数架预警机、几十架战机、数十部“爱国者”等导弹防御系统、数百人的防生化部队及装有各种感应器的飞艇,以确保奥运会安全举行。  相似文献   

8.
格拉 《科技潮》2004,(12):25-25
多年来,凯瑟琳·洛格饱受着对一 科学家们已经向开发疗法迈出了尝 让我们成为了我们自己。我认为我们次劫车事件的痛苦记忆折磨。几年之 试性的一步:展开对一些情绪化事件 不会想擦去其中一些记忆,”华盛顿大后,当一辆自行车把她撞倒在人行道 (如“9·11”或者初吻)的新观察,设 学的医学道德论者丽贝卡·S·德雷瑟上,洛格立刻惊跳起来,服下一种药物, 法弄清它们为何会产生难以抹去的记忆。 说,“我们不是上帝,无法确定什么对因为这种药物很可能帮助她不让折磨她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詹姆斯·麦…  相似文献   

9.
新型战争有新游戏规则吗?不对称威胁超过了传统威胁吗?导弹防御系统还有用吗?是“对自由的攻击”还是“对美国的攻击”? 9.11事件对美国所产生的震憾和冲击是空前的,其影响也是重大而深远的。美国国内就美国究竟应当如何在世界上发挥“恰如其分”的作用等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新秩序”与“帝国”美国如何看待当前的国际秩序?如何看待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今天的世界是更有秩序还是更无秩序?9.11事件为什么发生?10月初,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以“汲取外交政策教训”为题,请了三位专家就9.11事件的教训展开辩论。他们是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梅拉尼·麦卡利斯特、华盛顿防务信息中心的斯蒂芬·贝克和密歇根大学的理查德·埃伯琳。他们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一致认为,美国应当认真反思,对其外交政策进行彻底检讨。  相似文献   

10.
美国“9·11事件”中,境内通信设备几乎全线瘫痪,而副总统切尼的手机因为有“黑莓”功能,可以通过无线互联随时随地接收灾难现场信息。于是此后,“黑莓”热潮迅速风靡全美。“Blackberry”不仅从此成为美国国会议员处理国事的“标配”,而且成为企业高管、咨询顾问和华尔街精英们常备的电子设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科技股荒地     
后“9·11”时期,一度遭受重创的科技版块股票略有反弹,但是,让投资者沮丧的是,那些一度坚挺的股票,比如CISCO或者SUN,在那样的价格买进现在真是让人大跌眼镜。持续的经济衰退让人看不到任何复苏的希望,高科技股票的投资投资者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2.
史柯 《华东科技》2001,(2):28-29
目前,美国科技仍保持几乎全面的世界领先地位。在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的推动下,美国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促成了美国经济实现有史以来最长时期的增长,并保持了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出现了所谓“新经济”的雏形。 一、新世纪若干重点科技领域及其对经济推动作用分析 1.信息技术仍将是科技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并将显著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渗透 从80年代末开始,信息技术就一直是美国科技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信息技术产业只占全部就业人数的8%,对GDP增长的贡献却超过了三分之一。它也是最具有“研究开发密集型”特征的产业,1997  相似文献   

13.
“9·11”后,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美国政府调整国家安全战略;俄美关系发生“质” 的变化;中美关系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也就是1883年8月24日,Science杂志发表了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美国物理学会首任会长亨利·奥古斯特·罗兰(Henry Augustus Rowland)这一年8月15日在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年会上所作的题为“为纯科学呼吁”(A plea for pure science)的演讲。这篇被后人誉为“美国科学的独立宣言”的演讲,影响了美国科学研究发展的进程。122年后,中国科协学术会刊——《科技导报》在2005年第9期上重新刊登了罗兰大师的这篇演讲[1],读后恍觉罗兰转世,再次为中国科学研究发展敲响了警钟。罗兰大师在122年前的这篇演讲中,列举了中国科学落后的原因,以…  相似文献   

15.
林江 《广东科技》2005,(6):47-49
我们分析进行泛珠科技合作的意义(见“第一篇背景·发展·需要”),我们总结泛珠科技合作已经走过的历程(见“第二篇历史·进程·舞台”),目的不是为了缅怀过去,而是希望能够引导泛珠科技合作走向更美好的将来!泛珠科技合作通往未来之路会牵涉到很多环节,比如如何进行整个泛珠三角区域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比如如何建立泛珠三角区域内的人才流动机制,比如如何利用好泛珠三角区域相较于国内别的区域(如长三角、环渤海湾)所具有的两个独特成员——香港、澳门——的优势,等等。我们邀约各方面的专家—对几方面的问题进行剖析、论证,从战略的高度进行研究,我们希望这些声音会在泛珠科技合作前进的路上激起回响。  相似文献   

16.
“房车”或曰“车屋”有两种:不带动力的旅行挂车(caravan)和自带动力的住房汽车(motorhome)。“9·11”事件之后,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找回了先辈开拓者潇洒走天下的豪情,购买房车出门旅行,以至于这种休闲车辆在美国的销售额增加了20%。现在,让我们到佛蒙特州,来看看著名的“清风”房车车主们2003年度大聚会最后一站的盛况。  相似文献   

17.
科学追踪     
概述: 今年6月,举世关注的事件仍然是非典。可能由于非典的原因,猴痘病毒在美国蔓延引起世界的关注。除了非典,今年6月世界科技领域让大家十分关注的是火星探测再次升温。在生命科学领域,基因疗法首次使哺乳动物耳中新长出听毛细胞,美国科学家绘出水稻第十号染色体精确序列图,科学家完成人类Y染色体测序。在信息技术领域,中国科研机构首次摘取世界IT业“奥斯卡”奖,多家美国网络巨头企业准备开拓网上音乐服务,美德联手研发新一代电脑内存芯片。此外,今年6月的重大科技事件还包括法国拟将环境保护写入宪法、中国开始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等。  相似文献   

18.
美国“9.11”事件后,大坝的反恐安全对策研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从法律法规、安全管理组织结构、大坝安全检查方法及风险评估方法、大坝具体保护技术和措施等方面与美国进行了分析对比,提出了我国在反恐安全方面尚需加强和改进之处。探析了从安全与保护法规、风险评价与危险等级、应急反应机制等方面的反恐安全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成果对咄周水库大坝的法规修订和安全管理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政治、经济、宗教、历史、科技等方面探讨了 9·11事件的起因 ,为防止类似恐怖事件的发生寻求有效的途径和办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122年前,亨利·奥古斯特·罗兰先生针对当时美国一下子出现一大批只有几个教授、十几个学生就号称为“大学”的现象时就预言过:“它们一窝蜂地出现,平庸的诅咒一定会降临到它们身上。”[1]在罗兰看来,这些大学“不过相当于一所高中”。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大学”里,所谓的教授实际上只不过是一般的高中教师。反观当今我国,近些年来,学校升格风劲刮,大学(或学院)纷纷冒出,多如过江之鲫。当然,人人生而平等,有那么多的人要念大学,多建几所大学也是应该的;何况,将许多专科学校提升为大学(或学院),更是当政者所引以为自豪的政绩。但是,名称的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