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蒋翊武是我国辛亥革命时期一位杰出的革命活动家,他以短暂的一生,矢志于反清革命大业,奔走呼号,始终如一。他是辛亥革命兴起时期的中坚与骨干,是湖北革命和武昌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人,是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统治的英雄。  相似文献   

2.
陈庆英先生是著名的藏学家,1941年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市,先后担任过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藏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所长等行政职务。陈庆英先生一生致力于我国藏学事业的发展,他精通藏文,有很深的藏族文化底蕴,他给后人留下了十几部译著和学术专著。文章就西夏历史、文化,元代藏族历史等藏学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向陈先生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3.
西湖孤山梅林的放鹤亭畔,曾经是北宋负有盛名的山林诗人——林和靖安眠的地方。宋代在这里有三贤堂,纪念他和白居易、苏轼三人;元代又建祠堂、亭轩,并有林和靖塑象,落成之日,“观者塞路,湖堤之人如蚁”;明代又作放鹤亭等;清代林则徐于杭嘉湖任内,重作修葺。亲题楹柱……数百年来凭吊不绝。元代著名诗人萨都刺说他是“自爱烟霞居物外,岂知名姓落人间”。 如何看待他的隐居避世的一生,怎样整理、评价由于“好事者往往窃记之”而得以留给后人的部分诗词,是值得我们进行探索的。  相似文献   

4.
彭雨田 《安徽科技》2001,(12):42-43
在中华民族科技发展只上,安庆的科技发展曾闪烁着灿烂的光芒.早在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两江总督曾国藩就在安庆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开创了我国近代科技的先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大批优秀科学家云集安庆,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机动船和第一部电话机,历史名城安庆鸣响了我国近代科技文明的汽笛.  相似文献   

5.
《东坡先生墓志铭》是苏轼之弟苏辙的亲笔墓志,苏辙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再现了苏轼的一生。元代脱脱的《宋史.苏轼传》在墓志铭、笔记史料的基础上加以润色而成,中间穿插有不同时期苏轼上表的疏、议,内容详实,前后连贯。林语堂本《苏东坡传》和王水照、崔铭本《苏轼传: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都是可查可考、资料详实、内容丰富的人物传记。  相似文献   

6.
正1.一身洗得发白的涤卡中山装、一双磨破了的"解放鞋",一头凌乱的长发……从外表看,何家庆不像一位大学教授,而像一名农民。他淡泊名利,一生致力于科技扶贫。2.1949年12月20日,何家庆在安徽安庆出生,全家靠父亲拉板车挣钱度日。中学时代,许多同学说以后当工程师、科学家,他坚定地说:"长大后无论做什么,都要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7.
黄宾虹是著名的山水画家,善诗、文、书、印。他的一生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他的卓越成就主要体现在晚期山水画中,其独特的绘画艺术风格和绘画理论对中国山水画创作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曹操身处汉末社会变革时期,在乱世中经历了无数的惊涛骇浪,他一生以天下为己任,始终保持着昂扬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无论是曹操的一生,还是其诗歌创作,都体现了“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乏志者也”的豪迈精神,暗含了他“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磅礴之气。  相似文献   

9.
嵇康一生都钟情于音乐 ,通晓各种乐器 ,尤其对琴有着迥然不同于其它乐器的特殊感情。在政治险恶的魏晋时期 ,嵇康苦闷的一生始终是琴声相伴 ,他借缕缕琴声诉说对人生的体验和思索 ,从而超脱琴外 ,达到生命的永恒。  相似文献   

10.
元代名作家白朴一生的创作涉及杂剧、散曲和词。词作是白朴学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词的思想内容主要有:抒发家国之恨和兴亡之感;怀古伤今;表现自己的人生态度,向往隐居遁世生活;反映战乱对生产的破坏,对人民的疾苦表现深切的同情;应答唱和。  相似文献   

11.
阐明中华文学经四千年的演变潮流,形成中国文脉。上古文存、春秋笔墨、两汉散赋、魏晋骈咏、唐宋诗词、元曲杂剧、明清小说,历代文人佳作汇集,构成了中国文学历史上,繁星满天,璀璨夺目。  相似文献   

12.
经义试士始于北宋,其后至明代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其文体结构一直以"四段式"为基础。然而作为一种考试文体,其适应时代发展的特征又决定着其结构的发展变化。因此,经义文体结构在两宋的发展,达到了"冗长繁复可厌"的程度,故而元人对其结构进行了由繁到简的"改造",明代初次开科取士,因沿袭元制,故其经义文体结构依然属于元代结构。  相似文献   

13.
诗话在元好问研究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如宋韦居安《梅磵诗话》、明瞿佑《归田诗话》、明都穆《南濠诗话》、清王士祯《带经堂诗话》、清翁方纲《石洲诗话》等,大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引起过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相比较而言,近现代学者撰著之诗话,利用则比较薄弱。其实,这些后出的诗话,亦散存大量的遗山研究资料,如加以蒐辑、整理、利用,既可使遗山及其作品传播与接受的历史链条趋于完整,又可觇近世诗风趣尚之流变。这一文学史料学的拓展,对当下的元好问研究,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与以往相比,宋元明清诸王朝的治边方略大致呈现出一种波动起伏的特点。两宋奉行“守内虚外”、强干弱枝的方略,在具体的边疆政策上,体现为明显的消极“守势政策”,然其传统夷狄观念甚为强烈。元朝尤其是前期秉承草原游牧民族的习性,对开疆拓土十分积极,同时,元朝对传统的“华夷之辨”观念较为淡薄,但其民族政策开明与落后并存。明朝治边方略核心是“守在四夷”,其重点是防范北部边疆的蒙古势力,在南方地区,其策略则是守境安民,达到稳定的目的。清代前期的治边方略仍是“守中治边”,但对边疆地区持有积极态度,后期治边思想与方略的局限性逐步明显。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元小说研究论文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元小说的产生和元小说研究的重要意义。对元小说的研究论文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指出虽然目前中国元小说的研究者及论文数量尚少,但经过多年的积累。元小说研究必将成为小说乃至文学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6.
李元出生于蒙古,活动于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参与了对西北各地藩王发动武装叛乱的西征及平叛,并为多处路总管.该志还涉及到元朝初期朝廷用人制度,对研究元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元代出伯家族在敦煌地区成为一大势力,位高权重,统治敦煌近一个半世纪,此时期藏传佛教得到延续和发展,留下许多藏传佛教遗迹。文章分析了蒙元时期藏传佛教在敦煌地区的传播原因,对敦煌地区出土的碑石、文献、石窟壁画、游人题记等内容进行讨论,试图揭示蒙元时期藏传佛教在敦煌地区得到延续和发展的概况及原因。  相似文献   

18.
王佐是元末明初岭南的重要诗人,前期作风浪漫豪放,积极组织与参与南因诗社活动;出仕后则恭敬谨慎,以成功退隐为士林称羡。其诗歌总体雄浑其重,前期以雄峻丰丽为主,后期则转趋沉郁,气骨减弱。王佐诗歌风格总体风格和阶段性特征,是其个性作风、生活经历和明初政治文化背景变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金亡后文人出路约有五端:仕于新朝、依于汉人世侯、归隐山林乡里、入道和入宋。但均与新朝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完全决绝的态度不成为其主要选择。他们普遍存在着心理上的二重性,既保持抱节守志、不仕二姓的传统观念,又对新朝并无强烈的敌视态度,更不排斥与新朝上层人物的交往,这与金末元初整体的文化背景亦有关联。他们对金朝灭亡和自身存在的视角,由现实性转为历史化。将现实中的家国之覆转化为历史性事件来感慨,有冷眼旁观的伤感,却缺乏一些切肤之痛;而国亡修史这一举动本身是在历史的追溯中探寻文化认同感的努力,是承认新朝正朔的体现;同时华夷之辨不再构成金遗民预设的心理前提和内在的心理伤痛。  相似文献   

20.
刘辰翁的诗在宋元之交的诗坛上极有特色,往往在清新优美的自然风景的吟咏的同时,抒发深沉的家国之恨和黍离之悲,其诗风超越江西诗派和江湖诗派之外,在由宋诗向元诗过渡的诗史历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