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媛 《科技信息》2009,(34):I0095-I009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正确理解镜像和阵列命令的概念及意义 (2)灵活掌握镜像和阵列命令的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熟练应用CAD软件绘图的能力 (2)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颜丽军 《科技信息》2009,(18):219-220
【教材分析】(人教版8年级《生物》上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2)能概括出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2.能力培养(1)通过比较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3.
莫宇 《科技信息》2010,(21):243-244
要使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有一定的有效性,就要承认学生有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教师设立三层教学目标:(1)娱乐——留住学生(2)生活——打开就业之门;(3)专业——提升个人能力,让学生进行分层满负荷学习,使学生能充分发挥学习潜能。  相似文献   

4.
完形填空题主要检查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具体包括:(1)词语辨析、基本句型、基础语法;(2)固定搭配与习惯表达;(3)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近年来,完形填空题更侧重对语言应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对中日两国中学体育教学单元(项)计划及教案进行比较研究,发现:(1)中国教育思想倾向于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日本则向于以学生为中心;(2)中国注重动作技术及组织教学细节,日本注重对学生思维习惯、实践能力的培养;(3)教学评价中中国倾向定量评价,日本倾向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民族预科生的特点,提出对数学成绩差的学生要进行“扶贫”教学,并从四个方面进行数学:(1)要采用特殊的教学方法:(2)要加强基本知识的辅导;(3)要挖掘数学中美的因素,提高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4)要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减少学习阻力。  相似文献   

7.
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基础素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前提。以结构主义教学论为基础,设计了以雨课堂为载体的混合教学模式,并用Likert量表调查其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学生普遍对该教学模式有较高认同感,多数学生认为在学习主动性(72.5%)、自主学习能力(89.0%)、课程内容理解(87.2%)等方面得到显著改善,学业成绩显著提高(P<0.05);因子分析(KMO=0.86)发现大学生在学习自控力、学习积极性和自学效能等3方面的促进作用最显著。基于结构主义教学论的混合教学模式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了问卷的方法,调查分析了常州市普通高中和普通高校的英语教学现状,揭示影响大学与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发现,影响衔接的因素有:(1)大学英语教师不了解高中英语教学;(2)教材脱节或重复;(3)课程设置差异不明显;(4)教学方法雷同;(5)教学测试都忽视对口语的考查。本研究提出的相应对策是:(1)提高教师教学水平;(2)对教材作删减或补充;(3)完善课程设置;(4)改进教学方法;(5)考查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医学本科生的病理学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可能方法和途径。方法选择我院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2个班的学生(即1班和2班),随机分为实验班(1班)和对照班(2班)。实验班采取PBL组合教学法(即理论教学中采用PBL教学,实验教学中引人实验病理学的理念,开展设计性与综合性实验)。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实验班的学习成绩优于对照班;调查问卷表明,93%的同学认为在PBL组合教学法中获益,85%以上的同学认为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动手操作等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在医学本科生病理学教学中,开展PBL组合教学,可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望成为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影响提高英语听力能力有诸多因素。大致可分为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两类。语言因素指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非语言因素有:(1)文化背景知识、(2)一般常识和各类学科技术的基本知识、(3)心理情感因素等。本文主要论述非语言因素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和外语教师应怎样处理非语言因素才能使学生的听力得到提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历史学专业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探讨三个方面内容:(1)"第二课堂"概念的界定;(2)历史学专业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研究的意义;(3)历史学专业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鲍爱芳 《科技信息》2011,(11):I0282-I0283
《统计基础知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基本包括三大模块:理论知识(第1-2章):分析计算(第3-6章):综合实践(选学内容)比例一般为3:6:1且各章节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统计学的性质很符合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学以致用。正因为如此,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以"学以致用"为目标,要求在以实例教学为主线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模块,抓住重点,善于归纳,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创新能力、形成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综观全局、统筹兼顾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刘辰翁记体散文的取题对象主要有:(1)厅堂楼阁;(2)寺院道观;(3)人物名号三类。其文折射出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时代心理,并贯穿了个体情趣和思想。  相似文献   

14.
全程教学实习模式研究,是对师范生在校期间(包括寒暑假)进行教师行为规范训练的教学改革的基础性研究。它包括五个子课题,即:(1)强化一般教学技能训练课题;(2)专业教学技能训练课题;(3)寒暑假教育见习和教育试实习课题;(4)模拟教学课题;(5)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课题等。这一研究,着重解决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师范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完成教师转化的任务;二是找到了一种能够迅速改变师范院校在职教师只会传授知识,不会培养师范生执教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地方高校数学类师范生培养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日常教育教学管理、评价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教师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地方高校数学类师范生的数学学科知识、教学基本功、中学数学解题能力、数学建模能力都有不少欠缺.在实践中可采取如下应对措施:(1)夯实数学学科基础;(2)加强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课程的整合;(3)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4)加强中学数学解题教学;(5)加强数学建模教学;以加强对数学类师范生的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16.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是环境类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其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在研究性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合作性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针对环境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改革和调整:(1)优化整合理论课和实验课程教学内容;(2)将基本操作训练整合到与工程实际相一致的综合型实验之中;(3)侧重实验教学过程考核和基本规范操作考试,弱化理论考察。经过为期三年的研究性教学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赵南 《新余高专学报》2013,18(2):151-153
以班级为单位,采取整群抽样、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新余学院2007—2010级护理专业共617名专科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效果、教师运用多媒体的能力及制作课件水平的认可度与教师的预期有一定差异;(2)《护理学基础》课程运用多媒体进行实践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应根据理论与实践内容分别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同时应重视提高教师运用多媒体的水平及课件的制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针对案例教学模式在高校专业课程中应用的教学效果,该研究以问卷调查形式考察了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并运用概率论理论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研究结果发现:(1)被试对案例教学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整体评价持肯定态度;(2)被试认为案例教学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3)被试能包容其他同学所提出的不同意见及想法;(4)被试愿意参加小组学习,喜欢与小组同学共同讨论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军校体育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高校体育教学对教学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试图探讨情景教学法在军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首先分析了军校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执行标准、目的性、考核标准、达标率等方面的特点;然后以具体的体育科目为教学内容,采用传统的讲解示范和情景教学两种教学方式,设计了三组教学对比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体育情景教学在军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1)情景教学可以激发学员的兴趣和积极性;(2)情景教学可以激发学员的兴趣和积极性;(3)情景教学可以培养学员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培养学生的学科间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尝试了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理科知识相互渗透教学,具体方法:(1)备课;了解学生现有理科知识状况,熟悉理科知识结构,精心选择教学素材,(2)上课:设计好问题情境,抓住渗透教学时机,将各科知识有机地融入化学学科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