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高等学校是社会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是在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实践中必须深思的问题。和谐大学校园说到底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心理上的和谐,大学生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基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前提,也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大学有着培养和谐人才的重大责任。和谐人才的标准应该是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而心理和谐是和谐人才的基础。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成为和谐人才是一个需要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构建心理健康和谐的长效机制.即一个主阵地的课程教育、三级大平台的工作网络、五条大通道的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出现的一些社会矛盾的加剧,比如,体制不完善、权力失衡、机会不均等、规则不合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等,导致了公众心理的失谐,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实现我国公众心理从失谐到和谐,应做到以下几点:必须坚持改革,完善和谐社会的体制基础;贯彻机会均等的理念,形成机会均等、规则合理、公平正义的社会;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践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平衡社会利益关系,形成合理的分配机制和利益格局;加强公众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的和谐,包括个体内心的和谐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就是要洞察社会成员的心理状况,及时调整相关政策措施,满足人们的合理需要,解决存在的社会问题,干预不良社会行为和激励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行为,塑造积极健康的社会心理,从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和谐校园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必须深思的问题。大学生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基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前提,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新的时期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和谐社会视野。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积极健康的社会心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弘扬和强化当今社会积极健康的社会心理,疏导社会的消极心理,加强社会心理建设,优化整个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道德关系和道德秩序,体现着学生现实的道德状况和学校的德育效果。开展大学生道德心理发展特点研究,不仅能够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其实效性,而且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目前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大学校园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它的和谐与稳定对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和谐校园的建设是以大学生心理和谐为基础的,本文拟从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来达到构建和谐校园的这个角度出发,探讨实施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林文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1):175-178
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焦点问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就业心理问题,如从众心理、挫折心理、自卑心理、急功近利心理、焦躁心理、妒忌心理等。要克服这些问题,必须转变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观念,丰富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构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有助于提高从业教师的社会地位。因此高校必须确立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的理念,从管理机制、组织结构、培训机制等方面创新来多层次、多维度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公平是一种价值判断,建立在权益平等的基础之上。社会变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社会发展的副作用",其中社会不公问题首当其冲,社会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均出现了极为显著的不平衡,社会公平缺失极易造成社会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加剧,影响社会心理,导致了群体和个体心理失衡。分析了社会不公与心理失衡的内涵,阐述了社会不公的表现及其导致心理失衡的类型与心理失衡的五种危机,指出了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平抑社会不公平感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精神分析的早期经验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精神病学价值,也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其教育价值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确立早期教育的精神健康价值;强调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要意义;凸显亲子关系的教育价值;提出早期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安全感和行为策略;直接推动了早期教育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浅谈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大学生存在着许多的心理问题,比如学习和生活的不适,人际交往能力缺乏、情感上的挫折、就业上的压力以及思想上的困惑等。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高校应该加强心理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充分发挥心理咨询作用,加强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开展第二课堂和实践活动等。  相似文献   

15.
下岗职工出现暴力、自杀等心理危机,直接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本文探索通过政策扶持、社会心理援助、自身心理调试、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等策略,积极干预下岗职工心理危机,以期帮助下岗人员更好地度过危机期,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广播影视行业社会保障在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分割、编制内外双轨并行的制度格局,严重制约着广播影视行业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同时也面临着《劳动合同法》的严峻挑战。中国广播影视行业应当适应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大趋势,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广播影视人才流动中的社会保险衔接办法,积极探索建立广播影视行业的补充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出现的学生心理不和谐现状,在于现有高职院校社会支持网不够健全,没有发挥在心理和谐方面的积极促进、教育作用。通过建构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社会支持网以及建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体制来建构心理相融的环境、发挥支持网的教育功能等实施途径来提高心理和谐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震灾后心理问题一方面表现为恐惧、悲伤、焦虑等负性情绪反应,另一方面还包括不良的躯体症状与行为反应。震灾后的心理问题有着直接和潜在的危害。按照一些基本的途径做好震灾后心理健康的重建工作,是当前重要的一项社会性工作。在震灾后及时地总结经验,建立心理援助的制度化服务体系是震灾后心理健康长期维护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9.
社会歧视残疾人现象普遍存在,与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极不吻合。社会歧视残疾人的表现在教育、就业、婚姻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歧视的原因主要有历史和现实等因素。本文基于歧视理论,依据民政部的统计数据,通过对江西省遂川县的实地调查数据,来揭示当前的残疾人隐性歧视问题。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时期,消除歧视,共享改革成果,是时代的要求和社会进步的标志。  相似文献   

20.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对会计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涉及到企业内部会计改革和企业外部会计改革两个方面,要重视现代管理会计,财务与会计一分为二,完善内部审计与监控手段,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与企业税务会计,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体系,使会计更好地为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