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不同学浓度的脯氨酸溶液处理小麦和玉米种子后,其发芽率、幼苗的干物质积累以及脯氨酸含量都比对照高,说明脯氨酸处理种子后,可以提高小麦和玉米和抗盐性。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盐度下用不同浓度的甜菜碱溶液处理小麦和玉米种子,结果表明,小麦幼苗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地上剖和根部都比对照高,玉米幼苗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地下部分离对于照,根据部低对照;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南大早熟1号、德选1号和198等抗盐性不同的小麦品种,培养在NaCl中,测定发芽率和幼苗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在NaCl中,抗盐的德选1号和198的发芽率明显高于盐渍敏感的南大早熟1号。而脯氨酸含量,培养3天以内的,南大早熟1号和德选1号高于198,而培养4天的,南大早熟1号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德选1号和198.  相似文献   

4.
甜菜碱处理种子对小麦和玉米幼苗抗盐性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同盐度下用不同浓度的甜菜碱溶液处理小麦和玉米种子,结果表明,小麦幼苗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地上部分和根部都比对照高,玉米幼苗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地上部分高于对照,根部低于对照;小麦和玉米叶片的质膜透性都明显减小.初步证明,用甜菜碱处理小麦和玉米种子与其幼苗的抗盐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电场处理小麦种子对幼苗生长抗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不同电场强度的交流和直流电场处理小麦种子,在实验室测定了电场处理种子对苗期盐胁迫后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0.5-6.5Kv/cm范围内,直流和交流电场对小麦种子苗期抗盐性能的影响程度不同。与对照相比,直流电场处理对小麦幼苗出苗率的影响提高幅度在-75.61%~7.31%,对小麦幼苗含水量的影响提高幅度在-13.89%~26.03%,对小麦幼苗根冠比的影响提高幅度在-11.20%~16.95%;交流电场处理对小麦幼苗出苗率的影响提高幅度在-40.00%~15.00%,小麦幼苗含水量的影响提高幅度在-20.83%~42.51%,小麦幼苗根冠比的影响提高幅度在-17.43%~55.19%。结果表明,用适当的电场处理小麦种子,可提高小麦幼苗生长的抗盐性。  相似文献   

6.
吸湿回干处理对小麦抗盐性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吸湿回干处理的小麦种子,在NaCl胁迫下比未经吸湿回干处理的种子发芽时间短,在高盐浓度(15g/LNaCl)时成苗率显著高于对照,而且小麦幼苗的抗盐性有所提高,膜脂过氧化程度及质膜透性在高盐浓度时分别低于对照,SOD活性在高盐浓度时显著高于对照,对照苗SOD活性随着NaCI浓度的增加先升后降,在9g/LNaCl浓度时有一高峰值,而处理苗SOD活性在高盐浓度时不仅没有降低,反而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以不同用量的稀土对玉米进行拌种,并浇以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进行培养,然后对玉米幼苗的形态特征和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用一定量的稀土拌种可以提高玉米的抗盐性,促进幼苗生长,同时发现,随着培养液浓度的提高,最佳稀土拌种用量降低。  相似文献   

8.
吸湿回干种子处理对小麦萌发期抗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吸湿回干种子处理是否能提高小麦在萌发期及幼苗期的抗盐性.在盐胁迫下,处理种子的发芽率低于未处理种子,然而如果继续培养,观察其正常幼苗的比率,情况却截然不同,尤其在高盐胁迫下(15g/LNaCl),处理种子正常苗比率显著高于未处理种子.随氯化钠浓度升高,处理幼苗的根数基本上呈上升趋势,而对照幼苗根数却在15g/LNaCl条件下急剧下降.处理幼苗的总根长、苗高也在高盐胁迫条件下(15g/LNaCl)显著大于未处理.另外,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对吸涨萌发0~24h内给予的氯化钠胁迫最敏感.  相似文献   

9.
对已筛选出的小麦耐盐细胞系的耐盐稳定性进行有关生理、生化分析。结果表明:耐盐细胞系脯氨酸含量不仅稳定,而且高于对照;SOD活性在耐盐系增加,耐盐系对一定的盐浓度损伤DNA修复能力大于对照系,耐盐系RNA和蛋白质合成量分别是对照的5.4和4.5倍,并对小麦耐盐性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抗盐剂浸种对盐抑制玉米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盐剂浸种使盐胁迫的玉米幼苗-SH增加,而相对电导率下降,用抗盐剂处理的叶片Na^+含量下降,而Ca^2+和K^+增加,在盐胁迫条件下,抗盐剂处理叶片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光合速度者比对照高,抗盐剂处理的幼苗在盐胁迫下比对照有更高的生长速率和更多的干物质积累,从而为在盐碱地上获得更高产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盐渍下植物体内有机物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外部NaCl浓度的增加,小麦幼苗地上部脯氨酸迅速积累,而根部积累很少。在300mMNaCl溶液中,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光照和黑暗中小麦幼苗地上部的脯氨酸含量均不断增加,48小时后,光照的幼苗积累较多的脯氨酸,而在暗中的积累较少。去胚乳的小麦幼苗,培养前期,光照和黑暗均积累脯氨酸,72小时后,不再积累,96小时后,很快下降。小志幼苗蔗糖的含量随外部NaCl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在300mM NaCl营养液中,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体内蔗糖含量逐渐降低,但在NaCl营养液的,其含量降低的速度比无盐营养液的缓慢。  相似文献   

12.
BYDV CP基因转化小麦原生质体及转基因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与PEG介导的直接转基因方法相结合,使高频率分裂的小麦济南177悬浮细胞系原生质体与具有分化能力的小麦济南177胚性意伤组织原生质体融合,形成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融合细胞;同时,利用PEG对原生质体的直接转基因作用,将带有抗病毒基因(BYDVCYgene)的质粒Ppp15与带有抗性选择标记基因的质粒严PBlActSN导入融合细胞中.经抗性筛选获得抗潮霉素(Hm)的阳性克隆并再生植株.对再生植株作PCR检测表明,CP基因已整合到转化植株的基因组中并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100mg/kg GA_3溶液在冬小麦春季的四个时期进行叶面喷洒处理,发现GA_3可以明显促进处于待伸长~伸长中期的节间的伸长,并相应减少其直径;增长效应消失后,后继节间反而比对照缩短。前两期处理对上部三片叶的长度有促进作用,对叶宽则影响不大。前两期处理还显著增加了主茎的干物质织累,其中开花前积累所占比重较大,其转运量也较多,而对照则以转运开花后积累的干物质为主。CA_3处理有利于小麦穗部性状的改善,但穗数有降低的趋势,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紫外线辐射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紫外线辐射(日光和紫外灯照射)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经过日光紫外辐射处理的小麦叶片和未处理的叶片的干物质重量分别是14.33%和10.90%。叶绿素含量分别是1.34和1.25mp/g·FW;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是15.52和9.52μgNO2-/g·h。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是20.84和15.15μg/g·FW;叶片经冰冻后浸泡液的电导率分别是840和740μΩ/cm;叶片甲醇提取液的O.D300分别是1.39和1.24,过氧化物同工酶的活性高于对照。经过紫外灯照射的材料和对照,上述指标也有相近的变化趋势。本文就紫外辐射对植物生长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5.
16.
报道两种基因型小麦昌乐5号和山农587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和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小麦昌乐5号和山农587的胚性愈伤组织继代一年以后形成部分颗粒状和粉粒状结构,可用于悬浮培养。当分散好、生长快的胚性悬浮细胞系形成后,即可作为原生质体培养的材料。较长时间的悬浮培养容易使材料的胚性丧失,昌乐5号的胚性悬浮细胞系20天左右建成,其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频率为14/10~5(再生植株数/植板的原生质体数);而山农587的悬浮培养物需5个月以后才能用于原生质体培养,其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频率仅为4/10~6。  相似文献   

17.
研究结果表明;一米带田小麦玉米套种种植模式及其机械化作业方案在合理利用当地热量资源,实现全年高产稳产、节约、缓和三夏、三秋劳力与机械紧张状态,提高粮食生产经济效益诸方面都有明显的优越性。由于它适应当前农村生产组织形式,所以在我国华北中、北部地区有着广阔的发展远景。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水温与时间对山杏种子发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不同的水温和时间对山杏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山杏种子不经过低温砂藏,只要经过适宜的时间和水温处理,同样能够收到良好的发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