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提升隧道洞门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应用色彩学理论和图像处理技术,对我国公路隧道墙式洞门色彩与洞口环境色彩之间的协调性问题开展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和引入色相协调理论,构建了隧道洞门色彩协调性设计准则,即色相符合谐波协调类型、饱和度和明度均为弱对比类型;基于该准则提出了隧道墙式洞门色彩量化设计方法:利用聚类分析对隧道洞口环境图像进行色彩提取并转化为HSV(色相、饱和度、明度)色彩空间,分析色相谐波类型,计算饱和度和明度,进而确定洞门色彩三属性的取值范围。应用基于色相协调理论的洞门色彩设计方法对既有隧道进行案例分析,其协调性评价结果与主观问卷结果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同时为新建隧道洞门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乃胜 《工程与建设》2012,26(6):820-821
风梅桠隧道为分离式单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298m,围岩的基本情况为:Ⅱ级围岩长55m;Ⅲ级围岩长90m;Ⅳ级围岩长153m,隧道洞门设计成翼墙式洞门,隧道经过多次计算和验算后,洞门、衬砌合格,可以正常施工。  相似文献   

3.
公路隧道环保型洞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现阶段公路隧道洞门的各种型式,例举了老山隧道在洞门型式环保型设计上的创举,并进而对棚洞结构和前置式洞门结构做了较为深入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帽檐斜切式洞门是目前高速铁路比较常见的隧道洞门,其结构复杂,施工中衬砌斜切面及帽檐轮廓线定位困难,测量放样较为繁琐;为全面认识此类异形结构,减少测量内业计算量,提高轮廓线定位精度,以长昆客运专线新竹湾隧道帽檐斜切式洞门施工为例,介绍其空间构造,探讨利用Auto CAD建立洞门三维模型直接获取轮廓线放样坐标的方法,同时提出洞门施工线型控制的可操作性措施,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速列车通过隧道时会在隧道内引起瞬变压力、在隧道出口形成微气压波.微气压波会对隧道出口的周边环境和周围建筑物造成危害,采用帽檐斜切式洞门可大大消减微气压波的影响.本文对斜切式洞门的结构型式、结构设计及斜切式洞门对微气压波的消减效果等进行了研究,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某工程实例,分析了在地下隧道工程中所遇到的关于倾斜洞门中心三维空间拟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为拟合方法的解决方案,为隧道工程中洞门的监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基于三维、可压缩、非定常N-S方程和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不同斜切斜率帽檐斜切式洞门下的隧道空气动力效应进行数值模拟,得到高速列车过隧道时车体表面、隧道壁面监测点的瞬变压力及隧道出口微气压波.研究结果表明:帽檐斜切式隧道洞门的斜切斜率对车体表面和隧道壁面监测点的瞬变压力变化基本无影响,最大相差在5%左右;随着斜切斜率的减小,初始压缩波由零点上升到峰值所用时问减缓,压力梯度最大值减小;斜切斜率从1∶1降至1∶2时, 隧道出口20 m处微气压波幅值由66 Pa降至54 Pa,降幅达18.2%,可见减小洞门结构的斜切斜率,可改善隧道口微气压波.数值计算结果与动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仅幅值略有差异,最大相差在5%以下.  相似文献   

8.
基于云南省板仑隧道洞口景观设计方案,选取洞门线型、洞门颜色、洞口绿化及洞门肌理4个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建立9种模型方案.利用自主研发的驾驶模拟试验系统及眼动仪设备开展驾驶模拟试验,选取瞳孔直径和视线偏离时间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行车舒适性及安全性的影响排序为洞门肌理>洞口绿化>洞门颜色>洞门...  相似文献   

9.
端墙式洞门强度及稳定性验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隧道实际工程,结合端墙式洞门的稳定性和强度的计算,通过验算确定了该隧道洞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公路隧道洞口景观构景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景观在隧道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对洞口景观构景元素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构景元素的具体表现形式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结果表明:隧道洞门类型决定了洞口景观设计的整体风格,借助洞门装饰、肌理、颜色、亮度、线型等元素的整体表现发挥洞门外观的构景效果;经过暗化和柔化处理的洞门墙面,可以减少对光线的反射,降低洞口亮度,减缓洞门压迫感;洞口绿化通过生态防护和栽植绿化达到生态修复和美化环境的目的,借助植物自身的吸光能力和低反射率对洞口进行减光处理,营造舒适的行车环境,是目前公路隧道景观设计的主流;洞口铭牌、小品建筑、彩色路面等诱导系统具有信息导向作用,通过造型、色彩、位置及风格的合理设置能够正确发挥视线诱导功能,提高驾驶人注意力;考虑地域文化以及与周围环境协调性的洞口景观设计可以缓解驾驶人心理紧张感,提高安全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于探讨地域文化与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相结合的设计思路.采用对不同洞门类型的隧道洞口进行研究、归纳的方法,和对地域文化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提取的方法,结合不同类型的隧道洞口进行专题性的景观设计.隧道洞口的设计不仅要满足结构的合理性和使用的安全性,同时,如何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感官上的需求,做到科学和人文交相辉映,是探讨的重点.在都汶高速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的基础上,对地域文化与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相结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以厦深铁路大南山隧道进口帽檐斜切式洞门施工为例;介绍模版加工和安装以及浇注砼过程,同类型施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地铁隧道贯通的误差来源及不同阶段误差限差分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南京地铁TA7标盾构法施工技术要求,结合施工的具体情况,从测量工作的过程分析了影响盾构贯通的5个误差来源。即:地面控制测量引起的横向误差、盾构出洞竖井联系测量误差、盾构进洞出洞门中心坐标测量误差、地下导线测量误差、盾构姿态的定位误差。根据工程测量中关于误差不等精度分配原则,探讨了地铁施工测量中上述各项误差的分配及各阶段测量工作应达到的精度,最后以工程实例说明了上述误差分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李霞 《科技信息》2011,(7):I0310-I0310
公路隧道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特点是除洞口和洞门是在露天施工外,其余各项工程都是在地下并且不间断的施工作业。公路隧道的施工方法通常有:矿山法、新奥法、掘进机法等。在这里就新奥法在公路工程设计施工方面所体现的特性做浅析。新奥法是以喷射混凝土和锚杆作为主要的支护手段,这种喷锚支护技术与传统的钢木构建支撑技术相比,凸显工程概念的不同。新奥  相似文献   

15.
郑西客专为了有效的控制沉降,构筑物设计理念以桥隧为主,ZXZQ03标部分隧道之间为短路基桩板结构及单跨桥相连,洞口原设计为斜切式洞门,洞顶边坡为高边坡刷方,开通在即,动车运营安全显得尤为重要,部分隧道口增设拱形明洞防护结构,采用拱形明洞接长及连接方案,确保动车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进行了钢结构遮光棚的静力验算。在高速公路隧道群或小间距隧道洞门之间,为了减小光线给行车带来的视线差,保证行车安全,往往需要设置遮光棚。一般隧道洞门之间设置桥梁跨越沟壑。因此,需要在桥梁结构上设置遮光棚。一般将桥梁墩台帽梁伸长作为棚洞结构的基座,采用钢结构棚洞。钢结构棚洞验算中需要考虑各种荷载,比如自重、风荷载、雪荷载、温度荷载等,对其进行最不利荷载组合下的承载能力验算和使用荷载下的应力及挠度验算,并对其它构件连接进行了验算,为同类结构设计及验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安全地进行犀牛站电缆隧道始发井施工,在对研究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均布载荷模型计算了加固范围,并且使用了三重管高压旋喷桩法对始发井端头进行了加固,最后对加固效果进行了检验。加固范围为水平长度4m,宽度为洞门直径4.1 m,洞门左右各2m共8.1m,深度为洞门底部2m,洞门顶部以上4m,共10.1m。旋喷桩间距为450mm,造孔深度为13.5m。旋喷作业采用隔孔作业。检测结果显示,5个加固体的抗压强度都超过了质量要求的,最小的达2.3MPa,5个水平观察孔的总流量很小,几乎没有水渗出,表明此次加固效果很好,能够很好满足安全施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隧道洞门地质条件往往较差这一道施工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大管棚应用越来越多。本文结合实体工程隧道洞口大管棚施工的成功实践,指出隧道导向墙基础处施工中应做成外侧扩大基础,并保证基础底部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当为软弱岩土体时还应加钻桩挤密;施工开挖时应垂直开挖,并对其基础底部以下的土体在开挖范围内加密锚杆以固结土体,防止失稳。可供同类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高放 《甘肃科技》2016,(6):99-100
青海省共和至玉树公路鄂拉山隧道出口段为Ⅴ级围岩、存在多年冻土浅埋段,给隧道施工造成很大困难,施工时正处于本地的夏季、雨季,洞门开挖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因此,采用中隔壁导坑施工.论文介绍了中隔壁导坑法的施工思路、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给出了围岩支护参数的具体数值和工程质量控制重点,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共和至玉树公路鄂拉山隧道出口段为Ⅴ级围岩、存在多年冻土浅埋段,给隧道施工造成很大困难,施工时正处于本地的夏季、雨季,洞门开挖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因此,采用中隔壁导坑施工。论文介绍了中隔壁导坑法的施工思路、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给出了围岩支护参数的具体数值和工程质量控制重点,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