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科学》2013,(2):95-97
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又称圆明园兽首铜像和圆明园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铜像。圆明园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的红铜铸像。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现仅有少量得以收回,因此已经成为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征。  相似文献   

2.
文化播报     
三张照片:掀开圆明园焚毁后景观圆明园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之后是片瓦不留,还是另有景象?不久前,在北京华辰2008年春拍中被拍卖的三张拍摄于1875年的圆明园原版老照片就是答案:虽是残垣断壁,但西式建筑的外轮廓、精美的雕刻和喷泉水池依然清晰。  相似文献   

3.
全励时期的圆明园(包括长春园和绮春园),占地5200亩(约350公顷(hm^2))。其中,西洋楼约200亩(约13公顷(hm^2)),占全园总面积的4%,其余96%,都是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古典园林。从圆明园的历史文献资料和现存遗址,可以看出圆明园中国园林部分的100多个景区,没有一个不是建筑与山水、花木的有机结合,没有一个不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圆明园的风貌,正是由这些富有诗情画意的景区构成的。今天整修圆明园,如果只恢复山形水系、植物配置,而不恢复相应的建筑,就必然丧失这些景区原有的文化内池,恢复圆明园原有的风貌也就成为一句空话。1980年,侯仁之先生提出了整顿圆明园遗址的八字方针:以水为纲,以木为本。现在,有必要在这两条之后再加一条,以建筑为魂。  相似文献   

4.
圆明园塑膜防渗风波的生态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圆明园塑膜防渗工程的表象在防渗膜的环境毒理、生物影响、防渗效果和景观效应,问题的根源却涉及圆明园的定位、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水资源的开源节流和园区的建设和经营方针。天人分离的认识论、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还原论主导的技术路线是圆明园问题症结之所在。必须从流域水循环和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的全局去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园区。建议将肖家河或清河污水处理厂的部分尾水引入园区,通过人工湿地生态工程技术净化、活化变成园区景观水,最终并入城市水循环系统,在保障圆明园遗址功能的前提下为城市提供更好的生态服务。  相似文献   

5.
胡孝文 《世界博览》2010,(17):74-75
圆明园的伤痛在于,执政者们在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文明的冲突也开始变得无处不在的时候,他们仍然滑行在与世隔绝、不思变革的轨道上。今年是圆明园罹难150周年。"圆明园"三字,对国人而言,是个苦涩的记忆。百年前的中外冲突,天朝上国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轰然倒塌,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并因此记住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命题。  相似文献   

6.
策划人语亭台楼阁下,君臣举行隆重夜宴;潺潺溪水边,飘落花瓣依然新鲜;在灵动的动态画卷中,繁华的圆明园缓缓向你走来。在日前举行的文博上,有人这样形容通过高科技手段得以复原的数字圆明园的体会。借助高科技的手段,我们穿过历史的隧道,去欣赏被称作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也可以看到复活  相似文献   

7.
《科技潮》1998,(4)
圆明园展览馆位于北京西郊圆明园公园内。圆明园展览馆于1979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展览馆详实的图片、模型、录相,再现了历史名园盛时原貌及由盛至衰的全过程。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历时150多年,终于建成了一个包括140余所堂皇的宫殿楼阁,100多处秀丽景色的宏伟园林。圆明园凭借其地下水泉等丰富的地理条件,凿湖堆山,移山缩地,巧妙地以人工构筑成无数个千姿百态的风景点。它继承了中国历代优秀的造园艺术,汇集了全国的名园胜景,建造了一大批象"曲院风荷"、"方壶胜境"、"海岳开襟"、"狮子林"等具有我国园林建筑特点的优美景色;也大胆地吸收了外国的建筑形式与内容,建  相似文献   

8.
2008年11月6日,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现身纽约佳士得,成为伊夫·圣罗兰与皮埃尔·贝杰珍藏拍卖预展上的两件拍卖品。2009年1月16日,由67名律师组成的律师团向圆明园管理方及文物专家、法律专家发出了传唤状的征求意见稿,准备打跨国官司,要求拍卖  相似文献   

9.
目前对圆明园湖底是否铺设防渗膜争论很多,但尚未有结果.该文针对圆明园湖底渗漏所造成的生态问题,考虑铺设防渗膜前的湖底渗漏情况,和铺设防渗膜后的富营养化问题(氮离子浓度变化),给出了铺设防渗膜后改善圆明园生态的合理解释.采用时间步长法模拟湖水系统的水循环过程,模拟结果与事实情况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同时对该解释做了合理性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官涛 《科技咨询导报》2011,(26):140-140
从近期北京及武汉大雨引发的城市内涝到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大雨引发的城市内涝,是水多了,而圆明园防渗事件则是水少了,看起来是城市基础设施老化问题和水资源危机两个不相关的问题,甚至是相矛盾的问题,实质上都是水的问题,雨洪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几种聚合物的特性、土工膜及复合土工膜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论证了圆明园荷花池用上述新材料防渗不会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李皓 《科技潮》2005,(5):14-17
对古人300年前顺应自然在一片平地上人工建造出的山水相连的圆明园,笔者一直是极为赞叹的。这儿不仅仅是一片风景地,更是中国古人尊重自然规律的生态设计,是知识,智慧,技术和施工能力的体现。这次在圆明园发生了湖底铺膜和驳岸硬化的事件后,  相似文献   

13.
微囊藻毒素检测方法改进和圆明园实际水样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比较影响藻毒素MC的检测条件后,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水中微量藻毒素的方法.此方法对于MC-RR的准确度、精密度可达1.06%、1.35%,MC-LR的准确度、精密度为2.75%、0.42%,且在0.1~5.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都可达到0.999.对圆明园水样进行藻毒素含量测定的结果表明,此方法可有效地检测水样中的微量微囊藻毒素.圆明园水样MC分析显示其水中含有MC-LR及MC-RR,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0.4%、91.7%.  相似文献   

14.
《少儿科技》2013,(2):34-34
当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致使大批珍贵文物流落海外,其中以十二生肖兽首最让人关注,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争论。  相似文献   

15.
增强现实技术是信息领域一个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方向,具有虚实结合、三维注册、实时交互的特点,在医疗手术、工业设计、市政规划、军事仿真、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我国重要历史遗迹圆明园,提出通过户外增强现实系统来进行圆明园数字重建的解决方案。在阐述户外增强现实系统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描述了3种不同的用于数字重建的户外增强现实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定点式观察增强现实系统、手持式便携增强现实系统以及头戴式漫游增强现实系统。  相似文献   

16.
1860年,英法联军抢掠、焚烧了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绝,清朝皇室收藏的世代珍品遭到毁灭性抢夺和破坏。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包括《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在内,无数宫  相似文献   

17.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是一组清代的大型皇家园林,蕴涵丰富的历史、文化、宗教和考古价值,自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此后又经历数次劫难,风化破坏十分严重,严重影响遗址的保存与展示。通过舍卫城遗址现场勘查,其城墙夯土遗址共分为14层,形制与普通夯土存在明显的不同,具有典型清代官式建筑土作的做法,目前关于清代官式建筑营造记载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工程做法则例》中,但关于“灰”与“土”的内涵缺乏科学认识与解读,为了舍卫城保护修复过程中修补材料的准确应用,舍卫城遗址夯土工艺就十分必要。因此针对这一关键问题,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激光粒度分析及密度与孔隙率分析等手段,对圆明园舍卫城城墙的夯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理化检测和工艺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舍卫城城墙主要由石灰和土组成,且没有人为添加细砂,灰土比最接近二八灰土,与古文献《工程做法则例》中的十六把小夯灰土相吻合。同时,通过多种科学数据对比,可进一步推测在夯筑灰土过程中,下层夯土使用了更多的灰土量。多层次的夯土制作工艺,展示了清代宫廷工匠对夯土技术的工艺认识和制作方法。对舍卫城城墙土作工艺进行复原,相关结果为研究圆明园的建筑特点,夯土城墙的文物保护和科学修复等内容,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持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从他们的行为来看,胜利者也可能是强盗。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真是丰功伟绩,天赐的横财。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他的口袋,另一个看见了,就塞满了他的箱子。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哈哈大笑着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历史。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一家电影制片厂正在赶拍一部巨片《天龙之年》。据说为这部影片建造的“中国城”耗资达120万美元,比《火烧圆明园》建造圆明园外景耗资高出二十几倍。这家制片厂近期还要拍的片子有《银弹》、《玛丽》、《胆小鬼斯帕茨克》、《斯蒂芬的猫眼》等。人们一定会以为具有这种拍摄能力的制片厂一定是大名鼎鼎的好莱坞,其实它是美国一家新兴的电影制片厂——威尔明顿电影制片综合公司。在美国南部,几个象威尔明顿这样的电影制造中心拔地而起,构成了对好莱坞的严重挑战,有关人士分析,以威尔明顿为中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科学地保护文物古迹更是北京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长城、故官和圆明园这三个举世闻名的文物单位的一些现状和做法提出了质疑和设想 ,并进而探讨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