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路淑芳 《科技信息》2013,(16):307-307
近些年来,我们所观看到的动画片,不论是日本动画、美国动画还是国产动画,都能从中体会到动画片本身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这种艺术风格的产生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从民族文化这一因素展开,借用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动画产业发达的国家为例,透析各个民族的文化同色彩缤纷的动画产品间的关系,挖掘民族文化对于动画产业的深层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电视动画片的创作与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动画片的创作主要表现在动画片剧本的创作,没有好的剧本,难有好的动画片,创意已经成为动画片的灵魂和根本;电视动画片的策划主要表现在商业运行模式上,其中形象授权是营销的关键,而品牌成功则是形象授权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动画片前期中的造型设计,在整个动画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许许多多的动画造型外在的风格虽千变万化,但不变得一点即是必须充分表达人类精神和情感.研究与设计动画造型,首先要研究和了解人的不同外在特征与内在性格,充分掌握和运用造型设计的基本技巧.赋予动画形象无穷的生命力,使动画艺术的观者——人的某一群体产生认同与共鸣,达到一部动画片应产生的社会效应.这是每一位动画造型设计者所必须拥有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4.
赵一男 《科技信息》2012,(5):263-263
动画角色是动画片的灵魂。一个拥有独特性格的动画角色,不仅具有深远的艺术魅力和意味着动画片的成功,而且蕴涵着无穷的商业价值与利润。通过对动画角色设计的经典实例进行具体分析,使初学者能掌握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能力,了解并规划角色设计的潜在市场,将其理念融入到动画角色设计中去。  相似文献   

5.
动画片《熊出没》不仅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还获得了“金猴奖”中动画系列片金奖和动画形象金奖两个重量级奖项。该动画片成功的关键在于动画角色的塑造,通过三个主要角色:聪明的熊大、好吃懒做的熊二及顶着大光头的伐木工人,角色设定相对单调,但仍然受到大众的喜爱,原因就在于“创意”独特,符合受众的感知能力,满足了受众群体的视觉需求。在形象塑造上通过故事情节现代化的演绎、夸张动作安排、独特的地方口音和流行化语言风格等富有人性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刻画了三个角色的性格,符合读者的审美期待,实现了虚拟动画和真实受众之间的沟通。  相似文献   

6.
焦瑾瑾 《科技信息》2009,(11):102-102
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地位的空前提升,传统的动画教育模式已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动画教育的大环境与时代背景的分析,阐述了传统动画教育与思维方式的种种弊端,进而对我国的动画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希望。而动画角色是动画片的灵魂.观众对一个动画角色的价值判断不单纯停留在其外在的造型层面,还包括对角色性格内涵的认同。伴随着动画的产业化进程,动画角色形象的价值逐渐被提升到商务运作的高度。拥有独特性格魅力的动画角色不4z=g,有深远的艺术价值,而且蕴涵着巨大的市场与利润,它拓宽了动画持续盈利的后续空间,由动画角色形象衍生出来的产品蕴藏着比传统商品更大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中国元素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元素曾在国产动画片中运用较多,之后,随着国外动画长驱直入,新一代动画人似乎逐渐远离了"中国学派",而2011年的国产动画片《兔侠传奇》在实现中国元素动画表达的同时,也十分清晰地彰显了北京独特的地域文化,展示出较为别致的"京味元素"。该片在主题意旨、题材故事、人物造型、民间造型、空间造型以及声音造型等方面都含有一定的京味特征,使其在文化传播的同时也塑造和传播了北京形象。  相似文献   

8.
钱运达先生有很深的绘画功底,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熏陶。钱运达先生认为,成功的动画片要有很强的感染力和不能丢掉本民族的东西。钱运达先生在从事多年的动画创作中,丝毫不放松对动画片艺术形式的探索。对现实题材中新意的挖掘,对主题把握的明确性和生动性,做了不同表现形式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上官婷婷 《科技信息》2010,(18):I0226-I0226
动画片中对于主要角色形象的塑造,其首要依据来自主要角色性格的设定。也就是说,动画形象首先应是编者"写"出来的。根据性格设定角色,也就如同画出了卡通形象的大概轮廓,之后对形象的加工,那都是对已定轮廓的展示、丰满和细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是东方艺术的典型代表,是体现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墨动画横跨了水墨画与动画两种艺术范畴,把本国传统文化同外来动画文化相结合。目前繁杂的传统水墨动画制作工艺,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如能利用现代计算机三维技术创造出水墨画的艺术效果,那将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传递新型的动画技术开拓新的思路和手段。虽然目前已经有水墨动画的技术,也出现过几个优秀的作品,但是成熟的高品质水墨大片却迟迟不见踪影。细想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符号动画片形式的出现却始终不尽人意,但是相信水墨动画的发展会打破平静,期待更好的3D水墨动画片的出现,展望水墨动画美好的发展前景,等待着我们去创造去探索。  相似文献   

11.
米老鼠形象既是一种具有情感和美学特征的动漫艺术符号,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更是一种极具造型特征的视觉语言符号.通过探讨米老鼠周边产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索米老鼠形象在产品设计中的基本要素与应用规律,旨在从米老鼠模式中汲取营养,并应用到产品设计中去.  相似文献   

12.
影视节目片头动画的创意与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片头动画是影视动画作品中的一个相对独立性而又具有渗透性,高水平的动画作品蕴藏着丰富的设计思想和很高的审美价值,无论怎样精彩美妙的片头动画作品在创意和制作上都有着必须遵循的审美要求和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了目前高校动画专业的国画技法课程设置的现状,提出动画专业学生选修国画技法课的必要性.造型艺术需要学生从基础教学中获得一定的造型能力、审美情趣、审美创造力,动画教学中要加强国画技法课的基础训练并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希-内学习能力测试法为测评标准,利用国内软科学科学研究成果,应用计算机技术及图像处理技术,研制了希内儿童学习能力测试、评估、训练一体化一研制过程中,采用图像二值化处理,图像及字引导技术,容错技术、动画技术和多种中断技术,该系统实际应用的检验结果证明了该系统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5.
数字三维动画是诞生于计算机时代的一种新兴的动画形式.从视觉形态上来看,数字三维动画的一个主要特征在于其显著的真实属性.文章强调了数字三维动画的真实并非是索引式的真实,也不是逻辑上的真实或者文艺理论中的真实,而是一种诉诸于观众生理和心理层面的感官真实.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合视觉心理学和美术理论,详细剖析了数字三维动画视觉真实感的达成路径,并探讨了这种视觉真实感所带来的功能价值和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静娟 《科技信息》2009,(29):I0307-I0307,I0351
中国水墨画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艺术语言和审美标准。水墨动画是中国水墨画的动画艺术再现,它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是中国动画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飞跃,是中国民族化探索的典范。首先分析了中国水墨画在水墨动画中的借鉴吸收和运用,最后论述了现代高科技三维动画技术的运用将更好地促进中国水墨画在水墨动画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Flash动画在网站中的运用,从简单的流式动画到复杂的交互式动画网站,都体现出Flash新的设计方式和传播平台所具有的优势。《醉画仙》作为具有东方美的动画网站之一,在表现手段上,借鉴并吸收了传统艺术思想的精华,通过融入水墨动画的表现方式展示出新的艺术境界。本文从网站动画所蕴涵的艺术思想进行剖析,并从动画创意与审美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日本动画片中洋溢的浓郁民族性一直是日本动画的显著特点,其中,物哀思想和对死亡的赞美充斥其中。日本动画片中体现物哀思想的唯美、颓废,死亡场面充满绝艳,美到让人窒息。这些带有病态特点的审美却成为吸引众多青少年的"亮点",引人深思。如何批判的看待这一现象与如何借鉴日本动画片中民族性的表达对于我们当下的动画创作同样具有启迪和教训。  相似文献   

19.
动画作为当今视觉艺术领域最有前途和最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其造型设计在动画制作过程中无疑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对动画造型设计的研究,将会是贯穿动画研究始终的一个重要课题。该文从艺术符号美学的角度出发,尝试对动画造型中的角色设计、场景设计、色彩渲染设计三部分的抽象化视觉元素予以剖析。  相似文献   

20.
针对重庆市旅游纪念品市场无序开发的现状,意在探讨如何利用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性的活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研发出具有地方特色及适应消费者更高审美需求的旅游纪念品;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提炼与分析,结合旅游纪念品设计实践来实现对其进行图像化表达,总结出在视觉文化时代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图像化解读的方法,具体提出以具象的图形、文字和造型以及提炼抽象的文化符号两种策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图像化;所以,在大力发展创意产业之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与提升,实现其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文化的转化与再生,都是值得持续探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