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探究火灾情境下高校楼梯间疏散逃生事故致因机理,减少火灾疏散逃生事故的发生,运用文献分析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定性和定量分析法对高校火灾问题进行研究,并结合高校火灾疏散模拟实验构建高校楼梯间疏散逃生事故致因模型,发放问卷收集相关数据,运用SPSS 25.0检验数据信度和效度后进行因子分析,并使用AMOS 25.0对模型进行修正拟合。研究表明:火灾逃生情境中个体和群体认知能力、楼梯间空间结构、恐惧心理等因素均对不安全行为有较大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校楼梯间疏散逃生事故防控模型并提出3条防控对策,指出优化安全设计、加强人员行为管控和科学组织引导疏散的重要意义。研究对高校楼梯间疏散逃生事故的防控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有助于提升火灾情境中逃生人员的安全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2.
应用集值理论讨论以两个局中人对抗为主体、 多个局中人间接参与的一类特殊微分对策, 给出了其极小极大控制的存在性定理.  相似文献   

3.
引入多人微分对策的最优均衡值和最优均衡解概念。在某种凸性条件下最优均衡解集是Pareto最优解的凸本质连通区域。利用最优均衡解将问题等价地转化为求解单目标最优控制问题。该方法可推广到求解局中人拥有不同权重的情形,为求解多人合作微分对策问题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突发事故发生时人员在最短时间内能够安全撤离,以鞍山师范学院第二教学楼师生疏散为背景,考虑楼道宽度、教室人数等因素,建立双路线模型和四队补齐模型,根据学生逃生时间、速度及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出安全疏散方案.将模型应用到第二教学楼,得到师生全部疏散最短时间为88 s.  相似文献   

5.
孙磊 《科技信息》2011,(15):119-119
高校学生宿舍疏散逃生工作是保障高校学生在人员居住非常集中的宿舍发生火灾时,得以及时有序疏散到安全地带,从而脱离危险、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对我国高校学生宿舍疏散逃生工作进行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王德贤 《科技资讯》2006,(24):73-73
目前大空间建筑物,诸如医院、机场、地铁、隧道,大型超市、商场等,因建筑内部通道复杂,结构特殊,加上客流量大而散,造成了疏散逃生的困难。新型的应急疏散指示标示系统结合现代通讯技术,开创了疏散逃生的新理念,完美地解决了大空间建筑物疏散逃生的难题,对设备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检,并且将以往“就近引导”地逃生理念。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基于S-O-R模型及中介变量理论,以人员疏散逃生路线为研究角度,将火灾疏散过程分为房间、走道和楼梯三个阶段,对三阶段疏散过程中人的行为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不安全行为产生的致因因素,基于DEMATEL对致因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人不安全疏散行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电梯用于高层建筑火灾疏散的安全性量化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在现代高层建筑火灾中应用电梯进行疏散的问题,基于电梯在火灾中安全使用的前提,提出了建筑物火灾情况下,采用电梯和楼梯进行人员疏散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采用和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计算应用二种模型的疏散时间,进而对高层建筑火灾疏散进行量化评价,并确定混合疏散方式的最佳疏散人数的比率.为建筑物的火灾安全逃生计划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算例仿真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公路隧道火灾情况时下沉式纵向疏散逃生楼梯的最大间距,为公路隧道火灾疏散性能化设计提供参考.方法运用FDS+Evac软件,对1 000 m单向单车道公路隧道火灾疏散进行模拟,通过18 MW火灾时温度场的发展、烟气的蔓延、能见度的变化、逃生楼梯的可利用安全疏散时间及不同楼梯间距时各楼梯的使用时间,对比分析不同逃生楼梯间距时人员疏散的安全性.结果楼梯间距为100 m时,在220 s时火源附近几个逃生楼梯的使用就开始受到影响.楼梯间距在120 m以上时,实际逃生总时间不符合规范要求.结论在1 000 m公路隧道发生18 MW规模的火灾时,下沉式纵向疏散的逃生楼梯间距最大不宜超过100 m.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空间建筑物,诸如医院、机场,地铁,隧道,大型超市、卖场,购物城等,因建筑内部通道复杂,结构特殊,加上客流量大而散,造成了疏散逃生的困难。新型的应急疏散指示标志系统结合现代通讯技术,开创了疏散逃生的新理念,完美地解决了大空间建筑物疏散逃的难题,对设备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检,并且将以往“就近引导”转化为“安全引导”的逃生理念。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中部应急出口的布置方式对飞机人员应急疏散的影响,使用Pathfinder软件进行分析研究。以波音737-800飞机为例,提出3种中部应急出口布置方式对现有布置进行改进。结果表明,客舱拥堵问题和各应急出口利用率不均匀是影响疏散效率的首要因素,将中部两组出口布置在客舱中心偏后位置能够有效缩短疏散时间,但无法解决拥堵问题;采取中部两组出口均匀分布在整个客舱的布置方式疏散时间最短且有效改善了拥堵问题,研究结果可为飞机应急出口的位置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针对突发性大气污染移动应急系统中存在数据组织和管理困难、应急模拟结果传输和可视化效率低,以及人员撤离指挥不及时等问题展开研究,设计大气污染移动应急系统的数据管理方式.分析移动应急数据的可视化流程,提出利用JSON解决空间数据的传输与移动端的可视化等问题.设计基于位置驱动的人员撤离路径规划策略,提出利用缓存技术、位置驱动、消息推送技术等方法增强移动终端和数据中心的交互能力,提高应急人员指挥撤离和救援调度等问题.最后,设计并实现基于Android平台的突发性大气污染移动应急系统,并进行测试,验证突发性大气污染移动应急关键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人流密集场所应急疏散能力,在分析构成人流密集场所应急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影响人流密集场所应急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从人员、建筑、环境、交通、管理5个方面进行了的分析,建立了表征人流密集场所应急疏散能力的多层次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价指标优化定权方法与灰色聚类分析方法相结合,应用于人流密集场所应急疏散能力评价。应用最小二乘法优化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得到的指标权值,克服了评价过程中指标权重主观性强的弊端,保证了指标权值的合理性;应用灰色聚类分析方法,用灰类白化权函数来量化各评价指标隶属于不同评价等级的程度进行评价,以增加评价结果的可信度,进而得出人流密集场所应急疏散能力的评价结果。应用该方法对西安火车站地下商场区进行评价,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反映出该区域在应急疏散方面存在的不足,为该区域应急疏散能力的提升与安全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了的参考依据;该方法可操作性强、便于计算实现,是一种实用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大型公用建筑火灾时人员应急疏散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急疏散措施的优劣是评价大型公用建筑安全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大型公用建筑应急疏散措施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参照相关法规及大型公用建筑应急疏散时各指标因素的层次,建立了大型公用建筑应急疏散评价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到某高校图书馆的应急疏散评价过程中,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为建筑物火灾人员应急安全疏散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应急疏散状态下驾驶员反应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情景模拟的方法为被试人员营造了应急疏散的驾驶环境,以主观量表、心电仪等实验心理学手段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对所营造的应急疏散驾驶环境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以SimWorld驾驶模拟舱为实验平台,对被试人员在常态及应急疏散状态下应对突发情况的反应时间、加速工况下的反应时间和减速工况下的反应时间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三类反应时间的分布情况,发现应急状态下各类反应时间都不同程度小于常态下的反应时间,同时用回归的方法得到了反应时间函数。  相似文献   

16.
基于火灾模型的消防应急平台架构和功能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预防并应对丽江古城发生大规模火灾,提出了消防应急平台架构。该平台包括信息获取、应急智能和决策指挥3大系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基础空间信息和消防安全信息整合,将火灾模拟分析、风险评估与消防应急指挥、数字应急预案制订有机结合起来。其中的火灾预测预警模型采用了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区火灾蔓延模型。结合人员疏散和损失评估模型进行风险评估。消防应急决策指挥流程实现火灾预测与消防指挥的融合,为提高火灾安全管理和消防指挥能力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7.
基于动态交通分配的路网应急疏散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科学有效的应急疏散策略对提高城市交通应急响应能力、节约救援时间和降低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具有重要的作用。考虑到应急过程的动态特性,采用动态交通分配方法来进行应急疏散。首先,给出模型的约束条件,提出基于疏散时间最短的系统优化动态交通流分配模型。然后运用Pon tryag in最小值定理来获得模型最优解,同时对是否是最优解的充要性给予证明。仿真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应急疏散模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指定区域的应急疏散,能较好地用于解决交通应急疏散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及时判断城市事故灾难的紧急程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应急措施,需要对城市事故灾难交通应急进行分级,并给出判别标准和量化模型.鉴于事故灾难紧急程度的判断因素众多且难以量化,选取影响人数、范围以及路网和交通管理情况等主要的影响因素作为评判指标,根据规范和咨询专家将评判指标划分为4个层次;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将城市事故灾难的交通应急等级划分为4级;运用专家法确定评判指标的评语集和等级评判的权重集,运用最大隶属度法作为等级评判标准,建立城市事故灾难交通应急等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最后,以武汉市汉正街火灾为例,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校验.  相似文献   

19.
针对突发安全事故,人员疏散时应急标识是否有效的问题,以大型购物商场人员疏散为例,结合应急标识使用情况,建立应急标识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序关系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利用眼动追踪技术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大型购物商场应急标识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大型购物商场应急标识使用效果较差。从优化标识设计、标识内容表现形式、设置位置等方面以期提高应急标识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为评估港口客运站人员应急疏散能力,根据港口客运站火灾特点和人员疏散影响因素,提出基于AnyLogic和Pathfinder的港口客运站人员疏散能力评估方法,分别建立基于AnyLogic的港口客运站作业系统仿真模型和基于Pathfinder的人员疏散仿真模型。最后,以某港口客运站为例,利用提出的港口客运站人员疏散能力评估方法,以人员疏散时间作为指标评估港口客运站人员疏散能力,并确定火灾关键危险位置和制约人员疏散能力的关键因素,为港口客运站平面布置和日常运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