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东煤矿814工作面为该矿81采区首采面,该面位于采区中部.东、西均为81采区边界,下部为采区大巷与工广煤柱相邻。工作面标高-484—569m,走向长平均218m,倾斜长平均89m:煤层均厚2.7m,赋存不稳定,局部煤岩层起伏变化较大;煤层倾角平均18°,局部高达27°,煤岩层倾向为30°-40°;工作面揭露I、Ⅱ两处不可采区,煤厚为0.2—0.7m。  相似文献   

2.
鸡西矿业集团城山煤矿东一采区的3#层储量约800万吨,赋存条件复杂,倾角5°~15°煤层厚度4.2~4.5米。大采高综采具有生产能力大、单产高、巷道布置简单回采功效和煤炭资源采出率高等优点,是我矿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的主要采煤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杜君  张学臣 《甘肃科技》2006,22(6):39-40
采区巷道布置,应从煤层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确定采区生产能力,进行高瓦斯煤层群采区上山布置及采区内风向的稳定工作,确定开采顺序,采用无煤柱开采技术,选择科学的通风方式,预防和治理采区瓦斯突出和积聚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文龙  徐洁琼 《科技资讯》2007,(24):231-232
采区巷道布置,应从煤层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确定采区生产能力,进行高瓦斯煤层群采区上山布置及采区内风向的稳定工作,确定开采顺序,采用无煤柱开采技术,选择科学的通风方式,预防和治理采区瓦斯突出和积聚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工作面概况 Ⅱ1023综采工作面位于矿井西部Ⅱ102采区东冀二阶段,工作面标高为-630—668m,走向长约410m,倾斜宽约150m,煤层厚度0.4—3.4m,平均为2.86m,局部有伪顶,煤层倾角4°~17°,平均9°。回采方向上机巷整体为上坡,坡度4.9°,起伏变化小;风巷整体为上坡,坡度3.6°,起伏变化较机巷略大。  相似文献   

6.
突出煤层煤巷掘进工作面综合防突措施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中有 《甘肃科技》2008,24(3):56-61
窑街煤电金河公司一号井新开采的六采区,煤层具有突出危险性,本文就该采区煤巷掘进工作面综合防突措施的应用及其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位于钱营孜煤矿西南部的西三采区,煤层厚度一般见煤点的厚度均在2~3m以上,全区可采。走向以NE为主,倾向以SE为主,倾角为5°~30°,可采储量1300万吨。目前正在掘进的轨道下山、回风下山全长1161m,巷道断面净宽4.5m、净高3.65m,平均坡度17°左右,两巷道均已下山掘进270m。受地质条件所限,如果西三采区采用传统的辅助大绞车运输,在安全和效率上都  相似文献   

8.
结合桃山煤矿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开采煤层群的高瓦斯矿井采区巷道布置应首先确定合理的煤层分组和煤层开采顺序,采区通风系统力求稳定可靠等观点。分析了高瓦斯矿井中采用沿空留巷技术的优越性,并对煤层群高瓦斯工作面的通风方式和采用泄排瓦斯巷、尾巷布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一、工作面概况 1271(3)工作面位于西一采区突出危险区域,13—1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两巷支护方式为锚索网。标高-745-660m,东西走向长度1350m.南北倾向长度160m。工作面内煤层倾角平均为4°,原始煤层瓦斯含量为8.5m^3/t.煤层总厚3.0~4.5m,平均煤厚3.6m。  相似文献   

10.
张结如 《安徽科技》2014,(11):49-50
朱庄煤矿是一座生产能力2.2百万吨/年的大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极复杂型。发生突水的Ⅲ631综采工作面位于Ⅲ63采区上部,为该采区右翼首采面。开采煤层为山西组6煤层,含煤地层之下为太原群灰岩。工作面走向长412.5m,倾斜宽180m。煤层倾角16~18°,煤层厚度平均2.8m。  相似文献   

11.
大采高综采工艺通常应用于煤层倾角在25°以下的工作面,超过25°的条件下取得成功的尚不多见,平煤十三矿将该采煤方法应用于煤层平均坡度为32°的工作面并取得成功,为类似条件煤层的开采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国开采急倾斜煤层的矿井,常采用多水平集中运输大巷和采区石门的开拓方式,随着技术发展和生产集中化的要求,采区走向长度有加大的趋势。通过对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的分析与研究,提高急倾斜煤层回采率与经济效益,增加安全度,促进煤炭工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林宁  姜飞  林全章 《科技信息》2011,(22):I0408-I0408,I0410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地震勘探解决煤层结构及厚度的能力也进一步提高。龙固矿井二采区主采煤层3煤层厚度比较稳定,但有分叉合并现象。应用三维地震勘探方法获得了具有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解释了煤层宏观结构、断层等地质现象,地震地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赵杨 《安徽科技》2014,(3):47-47
正一、背景概述E3211工作面位于钱营孜煤矿东一采区西部,为该采区首采工作面。根据实测资料,工作面机巷长2207.7m,底板标高-235.728~-629.156m;风巷长2252.0m,底板标高-233.123~-647.533m,底板最大落差约414.41m,机巷最大倾角18°,两巷方位角206°;开切眼长280m。工作面内32煤层平均倾角约12°,煤层走向WE,倾向SN。工作面内煤厚在1.70~4.8m之间,平均煤厚3.14m,煤厚变异系数γ=20%,属于稳定煤层,煤层可采性指数K=1。采用综合机械化俯采方式回采。由于工作面落差较大,工作面供水系统是确保工作面正常回采最大问题。该矿  相似文献   

15.
根据煤层赋存倾角的不同,我国将煤层划分为缓倾斜煤层(0°-25。1(其中0°-8。称近水平煤层)、倾斜煤层(25°-45°)和急倾斜煤层(45°-90°)。大倾角煤层至今没有确切公认的定义,大多数说法是指埋藏倾角大于35°~55°的煤层,35°是冒落矸石的自然安息角。根据赋存厚度的不同,我国将煤层划分为薄煤层(≤1.3m)、中厚煤层(131-3.5m)和厚煤层(≥3.5m)。目前,实际开采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张文国 《科技资讯》2005,(22):13-13
一、采区概况本采区位于建矿西部,开采煤层91层,属原二采区一水平F8号断层下部,F8号断层上部87层已由二采区开采完毕,本采区开采范围:上部以F8号断层为界,右部与阿城矿边界线为界,左部与一采区为界,91层开采标高为+38m ̄-92m走向平均100m,倾斜长度520m,煤层平均厚度0.75m,倾角14。,地质储量46万t,可采储量40万t。单一煤层结构,开采范围内地质构造简单。二、改造的依据.本采区主井已形成,井底车场与二采前石门相连,付井送至F8断层以下+38m标高处,91层采掘工程布置原设计(第一方案)为付井延深,两翼片盘布置,开采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落煤方…  相似文献   

17.
程峰 《安徽科技》2004,(10):43-44
5611B11b工作面位于新庄孜矿五六采区Ⅲ线和李Ⅷ线之间,工作面上限标高为-495 m,下限标高为-592m,工作面走向长990 m,倾斜长160~180 m.煤层平均厚度3.5 m,总厚度2.5~4.8 m,局部有夹矸插入体,造成煤层变薄,煤厚不稳定;煤层倾角28°~32°.该煤层直接顶为灰色泥岩,厚2.0~4.0 m,易冒落;局部含伪顶,为碳质泥岩,厚0.3 m;老顶为细砂岩,厚2.0~4.0 m.直接底为灰色泥岩,厚0.8~2.0 m.煤层硬度f≤1.5,煤层结构较简单.煤层绝对瓦斯涌出量9.0 m3/min,煤的自燃发火期为3~6个月,煤尘有爆炸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快矿井开拓巷道的进尺速度,缓解采掘衔接失调的局面,介绍煤代岩巷道的支护实践,根据柳新煤矿的煤层巷道支护实践经验,将二采区-430轨道下山布置在7煤煤层中,该巷道采用锚网,锚索支护,加快了开拓施工进度,提高了煤炭回收率。  相似文献   

19.
地质概况青峰煤矿四号井地处石门县陈家湾矿区北部,为北—北东倾向单斜煤层,倾角12°~20°。煤层底板为石碳—泥盆系厚层状中—细粒石英砂岩,裂隙发育,导水性好,厚度不详。顶板为二迭系灰岩,总厚度260m以上,溶洞发育。矿井内东西各有一条走向为东—西向的大断层,为矿井采区分界线。断层描述及揭露情况胡家窑断层位于青峰煤矿四号井东翼,为该矿井一、三采区分界线,由于受东—西向力的影响,该断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龙宫煤矿井田开拓方式的探讨,得出结论:本井田1、2号煤层赋存稳定,煤层倾角在3°~6°之间,对井田开拓无影响,但对井田开采有一定影响;本井田1、2号煤层均存在采空区,主要在井田北部工业场地附近存在采空区,对井田开拓开采有影响;全井田1、2号煤层以+747m一个水平开采,将井田划分为2个采区开采,矿井先期开采位于开拓巷道南侧附近的一采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