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知识》2008,(9):9-9
近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转播北京奥运火炬在旧金山传递时,主持人卡弗蒂发表攻击中国的言论,妄称“中国产品是垃圾”,“在过去50年里中国人基本上一直是一帮暴民和匪徒”,“一群五十年不变的呆子”,其言论引起中国民众及世界各地华人强烈不满。  相似文献   

2.
吕玉新 《世界知识》2013,(24):49-49
2008年5月,当北京奥运火炬在旧金山传递时,正在进行追踪报道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主持人卡佛蒂在电视上公然发表辱华言论,称在过去的50年里中国人基本上是一群暴民和匪徒。时隔五年,美国广播公司(ABC)电视台在“儿童圆桌会”节目中又出现以羞辱中国人取乐的情景。  相似文献   

3.
言论     
《世界博览》2011,(14):9-9
"让我们再次澄清。此文的本意绝对不是要以任何形式冒犯任何人——无论你喜欢皮蛋,不喜欢皮蛋,是皮蛋生产厂商或是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我们更无意冒犯中国文化。"——6月30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漫游节目评出亚洲十大怪异食物,中国皮蛋位列第一位,被称为"像恶魔煮的蛋"。此事引起华人的激烈反弹和抗议。7月11日,CNN发表上述道歉声明。  相似文献   

4.
《世界博览》2009,(14):5-5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同时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8周年。针对后者,外媒的评价越来越多。香港《文汇报》报道,CNN前驻华首席记者齐迈克近日发表文章表示,“尽管一些西方人经常批评中国共产党,但中国共产党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客观上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巨大变化,极大地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因此,仅凭这一点,我就要给中国共产党打一个高分。”  相似文献   

5.
自2009年末开始,一则以“携手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made with china)为主题的广告高调登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这则广告耗时30秒,意在强调中国与世界各国一起,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这是中国在海外用广告的形式推广国家形象的首次尝试。  相似文献   

6.
1997年春节刚过,陈彤就被他的哥们喊去中关村谈事。谈事之余,在哥们的小公司里,陈彤第一次上了网。访问的第一个网站是CNN,陈彤家里能看到CNN电视,所以,他想知道CNN的网站到底是什么样子。 28.8K的“猫”“吱”的一声将他带到了“白底红字”的CNN,陈彤一下子被“原汁原味”新闻打动了。第二个访问的网站是四通利方,体育沙龙中的平等自由让陈彤觉得这是一块“宝地”。陈彤是个球迷,像大多数球迷一样,陈彤对足球也有着很多议论,他的妻子曾鼓励他将自己的想法写给报社,陈彤没有写,他知道,他写了报社也不理他。但是,在四通利方体育沙龙不一样,“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而且,马上就有回应。”从哥们的公司出来,陈彤觉得他呼吸到了新鲜空气,他直奔中关村配件市场买“猫”上网。  相似文献   

7.
双周要闻     
《世界博览》2013,(12):7-7
①双汇:收购美国猪肉大王日前,中国肉制品生产商双汇国际以近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世界上最大的猪肉加工商——史密斯菲尔德。这是目前已知由中国买家收购美国公司交易额最大的一笔并购。美国市场分析师Mark Schultz指出,如果中国的猪肉消费量持续上涨,那么中国猪肉生产商们不得不寻求替代的货  相似文献   

8.
张婷婷 《科技信息》2009,(28):I0155-I0156
翻译日汉语句子的时候,有很多中国的学生都会把汉语的“你”、“您”译成日语的“ぁなた”“きみ”“ぉまえ”。但是在现实的日语使用状况当中,日语“ぁなた”“きみ”“ぉまえ”却远远没有汉语“你”、“您”出现的频率多。也就是说他们虽然中日的意思对应,但是在实际应用时的使用状况却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现在中国正普遍使用的日语教材《标准日本语》(初级上册)中,经过调查结果显示,在24篇课文当中仅仅只有两处使用到“ぁなた”。它们分别是:  相似文献   

9.
《世界博览》2009,(24):8-8
美国CNN2009年11月11日报道,世界经济正把它的未来押宝在中国身上,但是一些中国人正把他们的未来押在信用卡上。  相似文献   

10.
罗兹  岑伯宁 《世界博览》2011,(21):50-53
“这10年来,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或多或少有部分是由猪肉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和静钧 《世界知识》2008,(18):46-46
“普京打虎”,与前阵子风行于中国网络的“正龙拍虎”一样,正成为一句时髦语,它与小说中景阳岗上的“武松打虎”纯粹释放蛮力和胆量不同,在当前动荡的黑海局势下,被赋予了冷战时期那样震撼的地缘政治力:假如你决意要当一头不受控制的“老虎”,那好吧,我普京一枪就把你撂倒在地。  相似文献   

12.
针对2007年以来,不断上涨的猪肉价格引起的新一轮养猪热,同时由于楼市和股市的不景气,大量资金开始涌入养猪行业。但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猪肉价格开始回落,以及由猪肉价格上涨引起的饲料等物价上涨,养猪利润空间被压缩,文章通过对养猪行业的内外环境,以及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养猪专业户是否有“未来”,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真不知道“.com”是怪物还是尤物前几年席卷全球的互联网热潮,让国人知道了何谓“风险投资”。据说,流传过一个笑话,说是如果那时有个乞丐在街边举一块“.com”的牌子,也会有风险投资人蜂拥来问:你需要多少钱?听过这个笑话的投资人只好做个“呆若木鸡”状,聊以掩饰自己的尴尬并以示不屑。但抚今追昔,IDG风险投资基金当年敢为天下先,率先进入中国市场,凭借的也是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甚至是“呆气”。而我个人与风险投资的渊源,也算得上“源远流长”。十多年前,当IDG在中国涉足风险投资领域的时候,还没有人知道“.com”是怪物还是尤物…  相似文献   

14.
猪肉卖出白菜价,放在两年前,这是谁都不敢想象的事情。然而受“猪流感”(甲型H1N1流感)事件的影响,市场上猪肉的零售量出现持续下滑,不少养殖大户深受其害。“猪流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猪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病毒最常见的是H1N1亚型,但是也存在其他的亚型(如H1N2,H3N1,H3N2),此次流感并非新病毒,是我们常说的甲1型流感病毒,与1918年在欧洲曾经流行被称为“西班牙流感”相似。专家指出,在人际传播时,打喷嚏、咳嗽和物理接触都有可能导致新型流感病毒在人群间传播,但人不会因吃猪肉或猪产品感染“猪流感”。猪肉加热至71℃,就能杀死“猪流感”病毒,因此我们必须为猪“平反”,改“猪流感”为“甲型H1N1流感”。随着甲型H1N1流感蔓延多国,当前防控工作是重中之重,绝不可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5.
读者圆桌     
《世界博览》2009,(21):3-3
外媒观察中国60年,题目既浅又深。想看国外媒体带“中国”关键词的每日新闻,买份参考或环球就行;在搜索网站里输入“外媒、60年、中国”等词,出来篇幅不少,但皆是“惊叹中国变化”一类的标题。人家要是天天张着大嘴对你惊叹,哪还有时间抛出个“中国威胁论”?所以,想在60年茫茫外刊海里找几个代表性的媒体,再筛选些有价值的文章并非易事。任何一本杂志的篇幅,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中国书法艺术中的设计元素,列举了设计元素在具象上的直接引用和抽象上的意境升华。对书法艺术特征和审美取向进行探讨,同时对应论述设计中的设计规律。关注书法艺术所涵盖的“中国精神”,将中国书法艺术所携带和体现的“中国精神”融入当代设计语言中,探讨其与设计的关系,这也是对中国艺术设计文化做出更新层次的认知。  相似文献   

17.
对于美国来说,世纪之交的这两年是历史上少有的“热闹节”。美国老百姓从因特网上“欣赏”了克林顿总统的风流韵事,观看了国会弹劾总统这一出百年不遇的“政治闹剧”,又通过CNN目睹了自己的子弟兵在巴干上空“横冲直撞”78天。随后,他们又等来了一出更精彩的长篇“政治肥皂剧”——2000年全国大选。  相似文献   

18.
“国中之国”问题是关乎国家安全利益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个大问题。笔通过对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当今中国仍存在着的冠有“国”字称谓之政权组织的分析研究。得出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国中之国”都不是现代国际法语汇中的“独立国”,更不是相对中国而言的所谓“外国”。它们或为中国改朝换代时遗留的“残存国”,或为统一多民族中国缔造时期的“并立国”,或为中国巩固时期的“藩属国”,全部都是完整中国的组成部分的结论。有力批驳了“台独”、“疆独”和“藏独”谬论,阐明了台湾、新疆和西藏自古就是完整中国的组成部分的正确结论。  相似文献   

19.
陈杜梨 《世界博览》2012,(15):42-43
竞技比赛中,吃什么也许是各个队伍的自由,而“不吃什么”却是关系平等竞争的强制要求。在兴奋剂的领域,作弊者和检测者之间的竞赛将双方推向厂科学前沿。中国女排不吃猪肉,可不是猪的错,而是一种学名叫“克伦特罗”的东西在作怪。“克伦特罗”就是中国人常说的瘦肉精,最初发明者是两位美国科学家,他们在30年前一定没有想到,他们为提高猪的瘦肉率而发明的东西,竟然会从哮喘药物沦为中国运动员害怕的兴奋剂。  相似文献   

20.
如果你是杭州市民,想知道你的城市正在发生着什么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事件,你只需要在网上输入www.hangzhou.gov.cn,点开“中国杭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