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11,(11):10-10
〉〉中欧要打贸易战? 5月14日欧盟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铜版纸开征正式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这是欧盟首次对中国产品动用反补贴措施,也是首次同时采取两项贸易救济措施。两相叠加,对不同的中国生产企业征收的总税率在20%到39%。按照欧盟规定,正式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的征税期均为五年。  相似文献   

2.
我国面临的反倾销势头有增无减。反倾销的执行期长、反倾销税率高、涉案商品金额大。欧洲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一直较浓。70年代末以来,尤其是从1990年以来,欧共体(1993年11月1日起成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经常采取反倾销的做法。1995年1月1日新的反倾销法生效以来,中国更是主要涉及国家之一。欧盟对我国出口商品进行反倾销的势头有增无减。这里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用替代国的价格来衡量我国企业出口商品的价格,二是不以“个案处理”对待,即只要对个别企业的产品立案反倾销,那就对所有企业出口的这种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从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进口铜版纸征收反倾销税 2002年11月26日外经贸部作出了加入世贸组织后的首例反倾销裁决。初步裁定原产于韩国、日本、美国和芬兰的进口铜版纸对中国存在倾销行为,并对中国铜版纸企业产生了明显的危害,决定自即日起对原产于韩国、日本和美国的进口铜版纸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 长期以来,韩国出口至中国的铜版纸价格比其本地价格每吨整整低了100—200美元,而日本一些企业每吨相差  相似文献   

4.
《科技智囊》2011,(9):93-94
1.7月25日.欧盟就中国对欧盟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征收反倾销税的措施提起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的磋商请求,正式启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中方将根据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规则处理与欧盟的磋商。  相似文献   

5.
双周要闻     
《世界博览》2013,(2):14-15
1 LCD生产商:支付罚款但否认指控发改委日前宣布,三星、LG及其它四家台湾公司,在2001年至2006年间,合谋操纵液晶面板价格,已涉嫌价格垄断,损害了国内彩电企业和彩电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遂对这些"价格老虎"执罚人民币3.53亿元。罚款包括这些公司凭借价格操控在中国获得的所有利润和额外罚款。2011年底,这六家公司因类似指控  相似文献   

6.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13,(12):12-12
1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损人不利己6月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关键器件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届时反倾销税率将升至47.6%。  相似文献   

7.
5月1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终裁,中国彩电在美倾销案成立。中国彩电将被加征高额反倾销税。中国入世以来,国际反倾销调查就高悬在上。中国彩电业在美反倾销一案的失利,使中国彩电在被挤出欧盟市场后又将被排斥于美国市场之外。这样的结果都与在入世协定书上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相关。谁都知道,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进程取得了重大进展,可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仍然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这样他们就可以借此向中国挥舞反倾销“大棒”。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不解决,中国经济将继续遭受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成为世界上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5月2日,美国三家企业和组织就来自马来西亚和中国的彩电提起反倾销申请,这是我国彩电继在欧盟遭遇多年的反倾销后,又一次受到美国反倾销调查。  相似文献   

9.
2003年5月2日,美国五河电子公司等三方针对中国向美出口的高端彩电的反倾销诉讼起诉书正式递交,长虹名列其中。如果美方的这场官司打赢,尚未从欧盟反倾销打击中走出又极力想打开美国市场的中国彩电企业将面临重大打击。 这次被提出反倾销调查的产品是2002年四季度至2003年一季度向美出口的21英寸以上彩电,这也是长虹在美国市场上的主推产品。此次美国反倾销诉讼的主要依据是: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彩电在2000年至2002年间出口美国增长了1166个百分点,而2002年度长虹年报显示,2002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258,518.47万元,同比增长32.27%;其中出口收入554,129.08万元,增幅超过600%。长虹在美国的最大客户APEX的一些产品价格又相对低廉,这次美国把反倾销大棒砸向中国彩电,业内人士认为,长虹“应该是”主要的被告之一。 急于国际化的长虹面临危机……  相似文献   

10.
财经剪贴     
我国彩电在美反倾销案最终裁决听证中失利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5月14日在华盛顿终裁听证中,最终以5:0的投票结果做出对中国彩电业不利的裁决,一致通过中国彩电生产商有倾销行为,需对中国输往美国的21英寸以上彩电缴付倾销税。对此,国内涉案彩电企业表示强烈震惊和不满。尽管在终裁中失利,但三家彩电企业表示,将不会放弃走国际化的道路。按程序,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下一步是将终裁报告送交美国商务部,由商务部征收倾销税,中国业者如不服裁决,可向美国国际贸易法庭上诉。美国总统布什宣布提名格林斯潘连任美联储主席美国总统布什5月18日宣布提名…  相似文献   

11.
《世界知识》2008,(20):10-10
10月2日欧盟宣布,将暂时维持对中国以及越南产皮鞋的反倾销税措施。 欧盟贸易专员曼德尔森的发言人表示,欧盟将对目前中国和越南产皮鞋向欧洲出口的情况进行调查,在调查完成前,反倾销税将暂时维持。根据经验,欧盟的有关调查通常耗时约12至15个月。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如何在履行自己的承诺和义务的同时,对民族产业给予必要的扶持和保护,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幼稚产业兴衰存亡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通过构建由进口国和出口国及其厂商组成的完全信息下的价格领导模型,针对进口国为了保护本国幼稚产业而对出口国厂商征收反倾销税的问题,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得出结论:进口国的反倾销措施应在进口国社会总福利最大化的目标下确定最优反倾销税率,此最优税率将受进口国市场容量进口国市场价格弹性及进出口国厂商的成本函数影响。最后为政府如何制定贸易政策及产业政策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2008年2月13日,由3名成员组成的WTO争端解决小组,对美国,欧盟和加拿大对中国的汽车零部件投诉案做出了初步裁定,认为中国对进口汽车零配件征收高关税的政策,违背了中国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判决中方败诉。专家组的报告发布,要求中国取消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措施。中国遭遇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一次败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从汽车到民航,再到彩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无一不是打着“发展民族产业,规范市场竞争”的旗号大搞价格同盟,制定最低限价或维持价格不动,行业垄断之风有愈刮愈烈之势。波及到企业、商家和消费者的这些垄断现象,引来方方面面的关注,于是对于《反垄断法》的呼吁便油  相似文献   

15.
建立垂直产业结构经济模型,而后运用利润最大化以及动态博弈的方法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从企业的微观角度考虑,分析影响上下游企业利润的因素,并分析如何通过控制这些影响因素提高企业利润.从国家的角度考虑,为了取得本国福利的最大化,在对进口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时,分析本国以及外国的上下游厂商的成本与最优反倾销税的关系,如何根据不同成本结构制定对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征收的最优反倾销税税率,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以期为政府决策如何对不同行业征收最优税率以提高本国社会福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国际贸易中的倾销是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格歧视行为,在判断是否构成倾销的时候,由于欧盟认为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所以用替代国制度确定中国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这样做提高了裁定倾销存在的可能性、反倾销税税率和中国应诉企业的应诉成本.中国与欧盟所选定的替代国往往在生产规模、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不具有可比性,替代国的选择具有不可预见性,欧盟对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待遇是不合理的.我国应该努力争取“市场经济”待遇,积极组织应诉,改善出口结构、杜绝恶性竞争,利用我国的反倾销措施施加压力.  相似文献   

17.
陈薇 《科技信息》2008,(13):322-322
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频遭反倾销调查,并被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而我国市场上,本国企业对外国企业的反倾销申诉也逐步开始,并得到政府的支持,得到胜刺。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将何去何从。本文将从反倾销的成本-收益比较下手,对我国倾销和反倾销的现状提出一些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新春刚过,美国思科在本土起诉深圳华为,日本丰田以汽车商标侵权为由将浙江吉利告上法庭:联想到2002年,DVD出口欧盟因专利纠纷遭扣压,温州打火机、中国高端彩电被指控倾销:重庆梦柯达、冰点水、好彩广告,陪都制药被外国公司指控商标侵权等等,近年来国内企业在知识产权领域遭遇跨国纠纷不断。  相似文献   

19.
财经剪贴     
欧盟放宽对中国动物源性产品的进口限制欧洲联盟欧洲委员会驻华代表团副团长叶森10月18日宣布,欧盟从即日起恢复从中国进口虾、养殖鱼类、蜂蜜、蜂王浆、兔肉和其他一些动物源性产品。2002年1月,欧洲委员会宣布,由于中国食品和动物饲料中存在的药品残留物超过欧盟规定标准,出于食品安全的原因,决定暂停从中国进口动物源性食品。欧盟这一贸易禁令在当时影响了总值大约4亿欧元的以上各类中国动物源性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20.
曹慧 《世界知识》2012,(5):44-45
欧盟通过征收航空碳税,以"气候变化"之名在国际政治领域投下一枚重磅炸弹,毫无疑问会为进行中的国际气候谈判带来新的变数和难度。刺痛世界神经的"碳税"2012年伊始,在寒冷、干燥的空气里,充斥着中国和欧盟在气候谈判桌上的"火药味儿"。矛盾的引子源于欧盟决定于2012年开征航空碳排放费。2011年12月,欧洲法院驳回美国空运业四方提出的诉讼,最终裁定即将实施的欧盟征收航空碳排放费(即所谓航空"碳税")政策并未违反相关国际法。欧盟委员会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