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海洋软骨鱼软骨抗肿瘤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是海洋新药研发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软骨鱼软骨中富含多肽、低分子量蛋白、糖蛋白和多糖等活性物质,可以作为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肿瘤细胞抑制因子、免疫调节因子和抗入侵因子等用于肿瘤的治疗和预防。本文对软骨鱼软骨中活性物质及其功效进行综述,将为软骨的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通过大量的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检测了我们所提取的鲨鱼软骨中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活性,并用统计数据定量地说明了抑制因子的活性大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研究贵州人工种植赤胫散与野生赤胫散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为赤胫散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用面积归一法计算有关成分的相对含量,采用滤纸片法测试赤胫散挥发油抑菌活性。结果:经计算机检索并结合文献调研,从贵州人工种植赤胫散中分离出50种成分,鉴定出18种,鏊定率为36%,从贵州野生赤胫散中分离出60种成分,鉴定出18种,鉴定率为30%。两种药材的挥发油成分和含量差异显著。抗菌活性研究表明贵州赤胫散挥发油无抑菌活性。结论:贵州赤胫散挥发油主要成分是棕榈酸,棉子油酸,亚麻仁油酸,植醇,但其含量不完全相同,而且每种赤胫散辉发油都含有其特异组分。两种不同来源的赤胫散挥发油都无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药对肿瘤组织血管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恶性肿瘤的无限制侵袭性生长及其转移依赖于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抑制血管生成是不同于常规的肿瘤治疗新策略,肿瘤血管生成的过程是个多步骤过程,目前已进入临床的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有数十种,许多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的有效成分,如:人参皂苷Rg^3、鲨鱼软骨生成抑因子(SCAIF)等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5.
生姜提取物的防污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Linnaeus)足部收缩实验和白脊藤壶(Balanus albicostatasPilsbry)金星幼体附着抑制实验检测了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Roscoe)不同组分的防污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翡翠贻贝足部收缩实验中,生姜的六种提取物防污活性高低及其与硫酸铜的防污活性比较结果如下:乙醇冷提组分=乙醇热提组分>乙酸乙酯热提组分>乙酸乙酯冷提组分>硫酸铜>水冷提组分>水热提组分;在白脊藤壶金星幼体附着抑制实验中,生姜的六种提取物的防污活性高低排序如下:乙醇热提组分>乙醇冷提组分>乙酸乙酯冷提组分>乙酸乙酯热提组分>水冷提组分>水热提组分.本研究结果表明生姜的乙醇冷提组分、乙醇热提组分、乙酸乙酯冷提组分和乙酸乙酯热提组分均具有较高的防污活性,揭示了生姜在海洋防污中有很大的应用和发展潜力,为寻找新型的环保型海洋防污材料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水抽提和乙醇沉淀的方法对红毛藻(Bangia fusco-purpurea)粗多糖组分进行提取分离,利用Sephadex G75凝胶柱层析和DEAE Cellulose 52阴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后,分析其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活性的抑制作用,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离子色谱等方法,分析活性片段的组成特征,利用酶动力学研究红毛藻多糖活性片段对ACE活力的抑制类型。结果表明,经提取和分离纯化后,得到3个多糖片段P1、P2和P3。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多糖组分P1对ACE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抑制作用呈现多糖浓度依赖性,其IC50为0.34 g/L。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离子色谱法对P1的单糖组分和硫酸基团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1主要由阿拉伯糖(88.07%)、葡萄糖(4.55%)和糖醛酸(6.67%)组成,硫酸根质量分数为0.02%。酶促动力学和Lineweaver-Burk作图分析结果表明,P1对ACE的抑制类型为可逆非竞争性抑制。  相似文献   

7.
采用冷浸法对广西血竭进行分离,测定各组分的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使用三维荧光指纹技术对其荧光指纹进行研究,发现抑制率与荧光指纹主峰强度的相关系数为0.9413.说明可用荧光指纹参数表征抑制剂的抑制活性.以三维荧光光谱信息为指导找出荧光强度最高处的激发发射波长对,作为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的检测波长,研究各组分色谱峰面积同其相应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的相关关系,发现其中峰1、峰2、峰1 峰2与其抑制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14、0.9678和0.9645.说明这两色谱峰所对应的抑制剂与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直接相关,为血竭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有效成分的筛选,找到了很好的指示方法和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8.
山鸡椒提取物不同组分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鸡椒为植物材料,测定其乙醇提取物不同组分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1mg/mL时,各个组分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尤其对番茄灰霉病菌和杨树溃疡病菌的抑制效果较为明显,特别是组分2对所有供试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其中对苹果霉心病菌抑制率达到90%以上。有望从组分2分离得到抑菌活性强的有效成分。山鸡椒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山鸡椒为植物材料,测定其乙醇提取物不同组分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1 mg/mL时,各个组分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尤其对番茄灰霉病菌和杨树溃疡病菌的抑制效果较为明显,特别是组分2对所有供试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其中对苹果霉心病菌抑制率达到90%以上。有望从组分2分离得到抑菌活性强的有效成分。山鸡椒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山鸡椒为植物材料,测定其乙醇提取物不同组分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 表明,在供试浓度为1 mg/mL时,各个组分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尤其对番茄灰霉病菌和杨树溃疡病菌的抑制效果较为明显,特别是组分2对所有供试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其中对苹果霉心病菌抑制率达到90%以上.有望从组分2分离得到抑菌活性强的有效成分.山鸡椒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2.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YBCO掺杂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YBCO掺杂的基础知识,总结了YBCO各个位置采用典型元素掺杂而导致的超导电性和结构的变化,阐述了掺杂对YBCO的重要影响,并简介了当前YBCO掺杂效应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找出诱发高频机组基础不良振动的原因,从基础计算模型方面对基础激励与响应进行了分析,以两个高频机组基础为动测实例,经模态分析得出钢筋混凝土构架式基础竖向1阶振动与电机产生共振;应用功率谱法对动力机组及基础平台进行动测,得出平台异常响应频率66Hz为水泵工作频率,调整机器的工作频率可避开不良振源影响,达到明显的减振效果。由此而知,动力机器基础出现不良振动时,不可盲目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应在机器不同工况比如:停机、起机及正常转速下,对机器及基础进行动测并对振动信号进行比较分析,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减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给出整数幂的和的另一种计算公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 ,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 ,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 ,通过实践证明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宏观收入量的分配不仅反映一个国家总体消费的基础水平,而且影响到各阶层消费水平及消费方式.虽然一个国家的宏观收入量的分配不可能绝对平等,但是不等性的大小往往影响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本文采用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来描述宏观收入的不等性,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国宏观收入的不等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