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会计信息失真的两种表现形式,分析了会计信息不实和会计信息造假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企业会计造假问题相当突出,会计信息失真相当严重,如何遏制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健全企业内部的约束机制,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是我们当前要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邱林 《科技资讯》2005,(24):168-169
会计造假是指会计信息行为主体伪造、变造虚假会计信息,为特定利益团体或个人谋求不当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会计造假是一种国际性现象,在西方国家也并非新鲜事,在美国也已相当突出。会计造假的历史也相当悠久并延续至今。英国1720年的南海公司事件、美国1929年的股市大崩溃,都是会计造假引起的社会经济后果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4.
从企业财务活动中出现会计信息失真、造成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出发,分析了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当前,人们对于会计工作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由于会计信息占了整个经济信息量的70%以上,因而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决定了经济信息的质量,进而影响经济工作决策的质量。但是,严峻的事实却是,我国目前会计信息普遍存在失实的情况,有些甚至非常严重,可以说是“造假”,直接影响了国家税收,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整个经济工作的秩序,阻碍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会计造假产生的原因,揭露了会计造假的主要手段,从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落实会计责任,增强法制观念等方面,提出了防治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安立君 《科技资讯》2010,(27):170-170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然而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却越来越严重。财政部曾多次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得出了我国80%以上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结论。郑百文、银广夏等会计造假丑闻更是接连不断。由于忽视了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加之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偏差,原有的道德规范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变化,导致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越来越严重,影响了我国法制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使会计职业陷入了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和价值危机。如何重塑会计的诚信是比较紧迫的问题。本文就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根治对策谈点自己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正> 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会计人员造假账,会计事务所出具虚假审计报告,会计信息披露失真。会计造假已演变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也成为社会热点与难点。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产生的根源以及治理对策是财会理论和实践结合中一个重要课题。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危害1.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近年来,从调查统计的情况看,一些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问题,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一项工作。本文首先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表现及形成原因作了简要阐述;接着从内在原因和直接原因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形成的原因,内在原因有现代企业制度的不完善、人事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完善等;直接原因有为了业绩造假、为了减税造假等,最后从8个方面提出了防范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完善现代化企业制度、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加大立法力度、严格执法、加强外部监督、健全内部控制、加强会计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马保军  翟晓 《科技信息》2007,(35):276-277
当前,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会计领域的一大顽疾。其风气之盛、牵涉面之广,令人瞠目结舌。自从国内的银广厦、蓝田股份造假事件,到美国的安然、施乐公司、世界通讯公司造假事件,会计造假丑闻被逐一披露曝光之后,社会急切呼唤"诚信服务"、"诚信会计"。为防止会计造假,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我国政府的财政审计部门重新完善制定了新的法规、制度,各地政府、行业进行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会计信息失真,做假帐行为泛滥,已成为世界性公害,问题永远地摆在我们面前,它应是政府、会计界和社会各界长期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导致会计信息造假的原因很多,经济与政治利益的驱动、监督管理机制的不协调、会计法律体系的不完善等都是会计信息造假的诱因。会计信息造假会给国家、企业及会计行业本身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明确会计法律责任主体的范围、改变举证责任方式、加大惩罚力度、完善会计法规体系这四个方面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以达到预防会计信息造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会计诚信不仅仅关系到会计信息的质量,还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体系的稳定和长远发展,甚至社会安全.而我国现有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会计造假的收益远远大于造假的成本,且造假的风险很低,使得我国企业会计造假的现象相当严重,造成了人们对会计信息产生了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13.
探讨会计造假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认为会计造假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以及会计工作职业环境不佳.从改革现行会计管理体制,运用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网络技术,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广泛的职业道德教育等4方面入手,探讨了防范会计造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顽症。国有企业法人的行政任命制、企业内部控制不到位、各相关人员不讲诚信、对造假行为处置太轻等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改革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干部任用体制,完善会计从业资格制度,加强后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建立诚信档案、诚信公示制度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会计诚信问题始终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本文从全新的角度,思考如何通过有效的制度建设,如采用EVA评价与考核机制,从源头上抑制、消除造假的动因,使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王春美  王晓莉 《科技信息》2008,(33):380-380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已经存在许多年的老问题,制造会计信息的现象,近几年已变得十分突出,并呈上升之势。许多企业的会计处理充斥着假凭证、假单据、假账、假表,搞一明一暗、一假一真“两套帐”和随意地虚增利润,虚减利润的现象。有些上市公司财务数据造假,使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会计假账已成为令人瞩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法制缺陷使会计造假的预期收益明显高于预期成本,导致经营管理者为获利而造假,诱发会计信息失真.在此基础上,提出明晰产权、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建立专业经理人才市场等多方面的应对措施,以期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8.
佟雅君 《科技信息》2009,(27):I0351-I0351
近年来,弄虚作假的会计报表日益增多,暴露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越来越严重。2001年审计署组织力量对1290家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审计,发现会计报表严重失真的企业占68%,上市公司中也出现了诸如琼民源、银广厦等严重的款及造假事件。会计信息失真不仅掩盖了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债权人和国家的利益,而且使会计的诚信基础受到了严重挑战,甚至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会计造假事件屡屡发生,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会计监管有名无实,这已成为财务管理工作中较为普遍的事情。因此,加强会计监管从根本上解决会计监管弱化是杜绝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浅议会计造假现象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会计法》已明确规定必须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但是事实上,由于违背真实性的核算原则而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屡禁不止。虚假的会计信息会动摇宏观决策的可靠基础,严重破坏社会信用,也助长了腐败的滋生和蔓延,其社会危害巨大。因此,研究会计造假的客观环境,挖掘会计造假的诱因,探讨防治会计造假的措施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