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采用不同制备方法翩备了Au/NiO催化剂,以CO氧化反应作为表征反应.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制备了NiO载体.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相应Au/NEO催化剂,进一步考察了载体的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了XRD、BET和TPR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有显著影响.经沉积-沉淀法制备催化剂的活性最好,而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差;载体的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的活性也有一定影响.在载体制备过程中加入分散剂并不能提高催化剂的活性,而载体经微波处理后的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活性.BET结果显示负载于未经焙烧载体上的催化剂活性较高可能和催化剂较高的比表面积有关;TPR结果显示催化剂含有氧化态的金,而且催化剂的活性与氧化态金的还原温度相关.  相似文献   

2.
采用采机金属络合物固载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Au/Fe2O3催化剂,考察了该催化剂在CO氧化中的催化活性及其制备条件如焙烧温度,金的负载量,沉淀剂,活性组分前体和制备方法等因素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负载型Au/CdO CO低温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Au/CdO催化剂。考察了以氧化镉为载体金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及CO低温催化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焙绕温度、预处理条件对催化剂的活性有较大的影响,573K焙绕,空气预处理的催化剂活性最好。XRD、TPR、TPD结果表明,活性金高度分散在氧化镉载体上,氧化态的金是活性中心,CO和O2均吸酚在金上,其反应遵据Langmuir-Hinshelwood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4.
采用3种不同方法制备氧化锰八面体分子筛(OMS-2),通过浸渍负载CuO制备了一系列CuO含量为10.0%(质量分数)的CuO/OMS-2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在CO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BET)、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固相法制备的S-OMS-2为纳米棒状形貌、结晶度低、比表面积大,而回流法和水热法的OMS-2为针状或纤维状形貌、结晶度高、比表面积小.OMS-2制备方法对其负载Cu催化剂上的CO氧化反应影响较大,CuO/S-OMS-2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这可能是因为CuO/S-OMS-2中较大的比面积、较多的晶格缺陷以及高分散的CuO提供了更多有利于CO氧化反应的Cu-O-Mn界面.  相似文献   

5.
低温催化氧化CO的铜锌铈体系催化剂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占双  左宁  杨治 《应用科技》2007,34(6):53-57,64
铜-锌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具有较好的低温催化氧化一氧化碳的活性,在此体系中引入适当比例的铈以后,催化剂的T99(CO的99%转化温度)明显下降.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催化剂组成(2因素)、沉淀剂比例、陈化时间、煅烧温度5个制备因素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正交实验预测铜锌铈3种元素的摩尔比为2.4:3.6:4、沉淀剂使用NaOH、陈化时间为3h、煅烧温度为450℃时所制得的催化剂有较好的活性.经过实验证明,上述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在130℃就可将检测气(含一氧化碳1%的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完全氧化.  相似文献   

6.
对CO:O_2:N_2=1:1:8的气体,以 Pd/SnO_2为催化剂,在微型反应器内进行催化一氧化碳反应.根据活塞流反应模式推导出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在30~80℃间,多次等温下测定反应气体的流量和CO转化率等基本数据,经运算和数据处理,求得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方程为R=kCo_2·C_(co)~(-1).按Arrhenius公式对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求得活化能E=61.596J/mol,其相关系数γ=0.998.  相似文献   

7.
掺铈负载型氧化铜催化剂催化氧化甲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60~80目的γ-A12O3为载体,CuO为活性组分,添加稀土元素Ce,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催化剂,通过催化氧化甲苯评价了该催化剂的活性.相对于CuO/Al2O3催化剂,添加Ce后的CuOCeO2/Al2O3催化剂对甲苯催化氧化的起燃温度和完全转化温度均有明显的降低,当Cu的负载量为5%,Cu/Ce的比值为1∶1,反应温度大于200 ℃时对甲苯的去除率可保持在90%以上.CuOCeO2/Al2O3催化剂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能够在较大范围的空速和进气质量浓度下,保持良好的催化活性.当空速在6 000~12 000 h-1的范围内,对甲苯的去除率始终保持在98.8%以上;当进气质量浓度在880~6 400 mg/m3的范围内,对甲苯的去除率均在99.5%以上.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钒络合物催化剂及其分子筛负载型催化剂,并对1—辛烯、环己烷、甲苯、正己烷和正庚烷的均相及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非均相催化剂不但具备与均相催化剂相似的催化氧化性能,还对伯醇和对位产物有较好的择形选择性。本研究还考察了乙腈、二氯甲烷等溶剂对烃类均相及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的溶剂效应,提出并验证了钒络合物催化剂作用下烃类催化氧化反应的自由基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
CO氧化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CO氧化过程中贵金属催化剂活性好,寿命长,但由于贵金属资源缺乏,人们又探讨用非贵金属或少量贵金属来替代贵金属催化剂。其中,稀土氧化物在CO氧化催化剂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对CO氧化催化剂的种类和发展现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纳米金催化剂低温催化氧化甲醛和一氧化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均相沉积沉淀法制备了Au/CeO2催化剂,考察了不同焙烧条件对金催化剂催化HCHO和CO氧化两个反应的活性变化规律,并对活性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该催化剂具有优异的低温催化HCHO和CO氧化的活性。其中经500?℃焙烧的催化剂在50?℃、体积空速为5000h-1下可以实现甲醛的完全催化氧化;经300?℃焙烧的催化剂在0?℃、体积空速为450000h-1下可以实现对CO70%的转化。发射扫描透射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的表征结果显示:对于催化CO氧化来说,粒径越小活性越高,而对于催化HCHO氧化来说,则呈高斯曲线型,粒径较低时,粒径的大小和活性是呈正比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结果显示:催化CO氧化体系中,Auδ+和Au0共同作为活性组分,而催化HCHO氧化体系中,则是Au0为主要的活性组分。  相似文献   

11.
文中利用简单方法制备出高效的CeO2载体,并通过沉积-沉淀法成功制备出新型催化剂Au/CeO2;通过表征发现,500℃培烧出来的Au/CeO2催化剂对CO氧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2.
二氧化氯催化氧化用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二氧化氯催化氧化用催化剂的制备条件与催化剂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商品催化剂载体上负载Cu^2 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制备优化条件为:ω(cu^2 )=4%,焙烧温度为300—350℃,焙烧时间2h;用此催化剂进行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处理COD为3500mg/L、色度为10万倍的酸性大红GR染料配制废水时,COD去除率可达80%,脱色率达97.8%,BOD5/COD比值由原来的0.07上升到0.41;催化剂寿命与再生实验也表明此种方法在技术与经济上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试验采用催化氧化法对苯酚废水进行处理。通过设计正交试验考查活性组分种类、负载量、浸渍时间和焙烧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在最优条件下对催化剂寿命和总有机碳(TOC)降解进行考查。结果:影响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大小依次是浸渍时间负载量焙烧温度活性组分种类;催化剂最佳条件为活性组分Co,负载量6%,浸渍时间24h,焙烧温度350℃;连续重复10次使用最优催化剂,COD和TOC的含量呈现较好的相关关系;COD去除率由95.08%降到32.48%,对TOC去除率由95.45%降为26.52%。  相似文献   

14.
制备高分散的负载型催化剂是充分利用在自然界中储量极为有限的贵金属资源的重要手段.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一系列负载Pd催化剂,考察了不同载体负载Pd催化剂的CO氧化性能.发现以乙酰丙酮钯为前驱体制得的Pd/TiO2催化剂活性远高于Pd/SiO2和Pd/Al2O3催化剂的活性,在室温下就表现出较好的CO氧化活性,且在无气相O2条件下CO可以与Pd/TiO2催化剂表面的氧物种(晶格氧)反应生成一定量的CO2.分散度测试、CO吸附的原位红外光谱和程序升温还原的结果表明Pd/TiO2催化剂上Pd物种以高分散Pd0形式存在,并与载体之间存在强相互作用,这可能是Pd/TiO2催化剂具有低温活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应用超声波电解法制备了La2O3/Ag复合银催化剂.利用SEM,XRD等手段对负载不同氧化镧含量的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电解过程中嵌入少量氧化镧,结晶银的晶体结构得到保持,催化剂的抗烧结性能得到显著提高.以丙二醇选择性催化氧化为反应体系,比较了1%La2O3/Ag复合结晶银和工业结晶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结晶银催化剂的低温氧化活性受到部分抑制,但是催化剂稳定性和反应选择性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柠檬酸 -乙醇络合溶胶 -凝胶法合成了两个单一相钙钛矿型稀土复合氧化物 La-Co O3和 La Fe O3并对其进行了结构 ,电阻率 ,比表面积 ,表面氧特性和 CO氧化催化活性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它们有几乎相近的大比表面积 ,但它们的晶系不同 ,La Co O3属三方晶系 ,La Fe O3属正交晶系 ,La Co O3比 La Fe O3具有高的吸附氧量和导电性及 CO低温催化氧化活性 ,初步解释了它们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用XRD、BET和H2-TPR等表征手段对不同方法制备的系列金属氧化物负载纳米贵金属催化剂2%Au/ZnO-Fe2O3和2%Au-Pt/ZnO进行了研究,在常温常湿条件下考察了它们的CO氧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双金属氧化物载体组成的变化,2%Au/ZnO-Fe2O3催化剂的晶相结构、比表面积及氧化还原性质有明显差别,并且对常温常湿CO氧化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第二组分贵金属Pt的添加促进了2%Au-Pt/ZnO催化剂中类碳酸盐物种的累积和纳米金粒子的聚集,从而引起CO氧化反应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18.
改性氧化铝为载体的钯催化剂对甲烷催化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Mg、Mn、Ni、Zr、La、Ce等掺杂离子对氧化铝载体进行表面修饰,发现在改性载体表现形成的物相对添组分PdO的分散状态产生很大的影响,该效应并未通过改变可供分散表面的途径,而是采取了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方式来实现的。变价金属杂质修饰的氧化铝载体表面形成的中间键型对甲烷燃烧反应没有助催作用,而在非变价金属Mg、Zr修饰的样品中的高温稳定的PdO物种,对反应产生了明显的助催效果,这种高温稳定的活性中间体是一种与PdO晶体具有相同的键合类型,具有特殊结构的PdO聚集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