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_2B亚型1例     
患者郭某某,男性,8岁,确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性),住我院儿科,因病情需要,请求输血。在鉴定血型时正定型及反定型不符,经进一步鉴定确定为A_2B亚型。患者先后输入O型代浆红细胞400ml,无不良反应,病情好转后出院。实验室检查结果报告如下。ABO血型鉴定结果,患者红细胞与抗B和抗A B血清凝集很强,与抗A_1血清不凝集,与抗A血清凝集较弱,镜下观察呈混合外观,见表1。  相似文献   

2.
目的 :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分析。方法 :ABO血型正定型用标准抗—A、抗—B作红细胞定型 ,反定型用标准的A及B红细胞作血清定型。两种定型结果互相验证。结果 :必备标准ABO血清抗体和红细胞抗原来定型。结论 :操作者应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及高度的责任心。只要严格掌握操作程度 ,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各种干扰因素 ,避免技术问题的发生 ,仔细校对血液标本 ,认真书写报告 ,得出准确无误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几种脊椎动物红细胞血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两种方法对脊椎动物各纲的代表动物小白鼠、家兔、家鸽、蟾蜍、鲫鱼的红细胞血型进行了研究 .方法一 :采用人类抗A、抗B标准血清与上述动物的红细胞进行反应 ,结果均未出现凝集现象 ,表明 :这几种动物的红细胞膜上 ,没有与人类抗A、抗B标准血清起反应的A凝集原和B凝集原 .方法二 :采用同种动物的血清与同种动物不同个体的红细胞进行反应 ,结果 :上述几种动物的红细胞与同种内不同个体的血清均不发生凝集反应 .  相似文献   

4.
10例肿瘤导致ABO血型系统抗原减弱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肿瘤因素导致 ABO 血型系统抗原减弱所引起的定型困难,解放军总医院2002年以来.在血型鉴定时发现10例肿瘤患者血标本,正向定型出现弱凝集或不凝集;反向定型正常,正反定型不一致.其自身对照为阴性,且排除假凝集所致.通过吸收放散、唾液型物质中和试验、H 抗原强度等实验检测弱抗原,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在患者病情缓解后重新进行血型鉴定.结果表明10例受检者红细胞上确有弱抗原存在,其中3例血清学实验呈现较明显亚型特征,但肿瘤经过治疗缓解后,亚型特征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定型恢复正常.说明某些肿瘤可以导致 ABO 血型系统抗原减弱,出现正反定型不一致,血清学呈现亚型特征,应综合病情、输血史、家系调查及特殊血清学检查来确定血型,并与亚型相鉴别.  相似文献   

5.
配血困难1例     
患者纪某,女,56岁,工人,汉族,于1990年4月19日住院。临床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Hb25岁/L,RBC1.4×10~(12)/L,因贫血较重需要输血。血型检定:正反定型均凝集,经进一步定型为AB型。与AB型血交叉配血,主侧、次侧均凝集,经多项试验证实为冷凝集素影响配血。 ABO定型(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6.
患儿王某,男,2日龄,为正常产第1胎。生后24小时出现黄染并逐渐加重。面部和躯干均出现黄染,无抽搐。于1994年1月12日住儿童医院。化验检查:Hb220g/L,RBC6.60×10~(12)/L,PC160×10~9/L。血清总胆红素210。3Mmol/L。肝功能正常。血型血清学检查:血型为B型,HDN(新生儿溶血病)三项试验检查结果证实为抗B抗体所致ABO系统HDN。 血型血清学检查 1.ABO定型 患儿血型为B型,其母血型为O型,其父血型为B型。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溶血病是由母子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种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可使在胎儿期或出生后数周的新生儿因心力衰竭或核黄胆而死亡.本病多以ABO血型不合为多见,Rh血型不合次之.在Rh血型中由于Rho(D)抗原最强,故在Rh溶血病中以抗D引起者最多.本文报告一例由Rh抗E所致的新生儿溶血病.一、病例简介毛姓产妇,女,29岁,汉族,于1994年曾因贫血病输血1次,妊娠2次,流产1次.本次妊娠4个月时行产前免疫血液学检查,检出体内有抗E抗体,遂服用黄疸茵陈冲剂及其它药物综合治疗,并同时逐月进行抗体监测.至妊娠末期血清中抗E效价酶法32,抗人球法8.该产妇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反应史.胎儿娩出后立即做新生儿溶血病试验检查,证实为抗E所致新生儿溶血病.经换血治疗,辅以蓝光照射,白蛋白、血浆输注及其它药物等综合处理后患儿康复出院.二、免疫血液学检查1.血型鉴定该产妇B型,CCDee,MN,P_2,丈夫O型CcDEe,MN,P_1,患儿红细胞氯喹放散后测得血型为B型,CcDEe,MN,P_1.2.产妇血清抗体检查和鉴定产妇血清与含有E抗原的谱细胞在盐水介质中不凝,在酶和抗人球两种介质中均凝集,结果见表1.试剂用谱细胞及抗血清由上海市血液中心血型参比研究室提供.表1孕妇血清及患儿放散液与谱细胞反应结果  相似文献   

8.
患儿张某,女,2日龄,血型为A型,为正常产第一服。患儿出生后12小时皮肤出现黄染,并进行性加重,面部和手足心均出现黄染,无抽搐。于1991年6月21日在吉林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检验结果:总胆红素359μmol/L,Hb138g/L,RBC4.10×1012/L,肝功能正常。经血型血清学试验结果证实为ABO血型系IgG抗A所致重症新生儿溶血病。经临床给患儿用白蛋白、兰光照射及换血治疗,痊愈出院。讨论ABO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子ABO血型不合,母体的IgG抗A或抗B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破坏胎儿红细胞所引起的,多见于O型母亲所生的A型…  相似文献   

9.
红细胞表面血型抗原完全被某种抗体结合后 ,进行血型鉴定时发生遮断现象 ,易导致血型定型错误。笔者遇见一例 ,现报告如下。1 病例简介王某 ,女 ,37岁 ,怀孕 40周 ,孕 3胎第二产 ,产程 1小时 ,羊水清 ,胎盘、脐带无异常 ,无家族遗传病史。王某之子 ,男 ,1天 ,皮肤、巩膜重度黄染 ,怀疑新生儿溶血病。2 血型血清学检查( 1 )试剂与方法 :血型鉴定、抗体筛查、抗人球蛋白试验、吸收及放散试验均按文献 [1,2 ] 方法 ;试剂谱细胞为本实验室自配。( 2 ) ABO血型鉴定 :王某 A型 ,丈夫 O型 ,王某之子 O型。( 3)抗体筛查 :王某血清与不同红细胞…  相似文献   

10.
野亚麻蝇幼虫凝集素的测定结果表明:它对人的A、B、O、AB血型红细胞,以及兔、豚鼠、大鼠、小鼠、鸽子的红细胞有凝集作用,其中对豚鼠红细胞凝集活性最高;但对牛、绵羊、鸡、鸭、龟、蛙、鳝鱼、鲤鱼、泥鳅的红细胞无凝集作用。对小鼠淋巴细胞凝集作用的浓度为18.75μg/ml,而对大鼠淋巴细胞凝集浓度则为150μg/ml,对牛的淋巴细胞无凝集活性。对肿瘤细胞的凝集作用很不相同,可凝集小鼠的S180、SP2/0、u14、LⅡ细胞,但不能凝集小鼠艾氏细胞,大鼠W256细胞、人Hela细胞和MGC80—3胃癌细胞。该凝集素对兔红细胞的凝集作用可被D—半乳糖,N—乙酰氨基半乳糖抑制。  相似文献   

11.
在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和临床鉴别诊断溶血性贫血的工作中,血型血清学实验室项目抗人球蛋白试验(库姆试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项试验是检查待检者血清中和细胞上存在的不完全抗体,分直接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两种方法。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是检查被检者红细胞上有无不完人抗体,临床用于检验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红细胞在胎内已被母亲的抗体致敏;溶血性输血反应输入不相合的红细胞被受血者的抗体致敏);药物诱发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红细胞被自身抗体致敏)等疾病诊断依据。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是用抗体筛选谱细胞检查血清中有无游离的不完全抗体,临床用于血型系统免疫抗体筛选、交叉配血等试验,但某些血型,如D~U、Duffy、Kell及Kidd等血型,也需用此法检查。 抗人球蛋白试验是将抗人球蛋白血清加  相似文献   

12.
粘虫幼虫血清,血浆及血细胞裂解液凝集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血凝试验及半抗原抑制试验分别测定了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幼虫血清、血浆和血细胞裂解液凝集红细胞的能力及专性抑制凝集的糖种类。结果显示:血清和血浆均能凝集鸡、羊及人B型血红细胞,而且对同种红细胞的凝集活力完全相同;然而血细胞裂解液只凝集羊红细胞,对鸡和人B型血红细胞不凝集。糖抑制试验表明:血清或血浆对人B型血红细胞的凝集被乳糖及岩藻糖抑制,而对羊红细胞的凝集则被昆  相似文献   

13.
该文论述了ABO血型判定方法及标准。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执行质控标准,掌握血型判定的基本原则;根据临床需要和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生理盐水凝法、凝胶微柱法等判定方法,熟悉各种方法凝集判断标准;要选择标准血清和器材;血型判定中,要分析容易出现错误的血清方面、红红细胞方面和操作方面的原因,保证血型判定的准确性,为临床输血、治疗血液性疾病及诊治新生儿溶血等方面工作提供科学而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1病例简介患儿 ,男 ,(母亲孕1产1,无输血史) ,孕32w因受外力致胎膜早破 ,保胎未果 ,30h后胎儿娩出 ,产后2h因呕吐咖啡色样物而在当地医院儿科治疗 ,次日患儿出现黄疸 ,且便中带血 ,经治疗无明显好转 ,一周后转入我院 ,诊断为①早产儿 ;②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 ;③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申请输同型血。2实验室检查总胆219 17μmol/L;间胆199 94μmol/L;红细胞计数3 75×1012/L;血红蛋白浓度97 5g/L。3血型血清学检查患儿血型A型Rh( +) ,用一同型血与患儿血样行交叉配血 ,结果见表1:表1交叉配血结果由此可见患儿血清中存在IgG抗A ,查HDN三项试…  相似文献   

15.
母婴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早期诊断74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严重母婴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所有孕妇及基配偶于产前检测ABO血型。对于丈夫为A、B或AB型的O型血孕妇、则加测IgG抗A和抗B抗效价;新生儿出生后,留取脐带血进行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释放试验和血清游离抗体测定。一旦确诊,立即采取光照疗法等,以降低胆红素。结果:46例患者狂后4-6h内确诊,并给予及时干预,无一例发生胆红素脑病。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可避免胆红素脑病发生。  相似文献   

16.
患者吴某,女,67岁,血型为A型。一年前诊断为AIHA,曾输血2000ml。1994年3月为行脾切除住院治疗。术前输血400ml,在输血300余毫升时,患者感到腰痛、寒战、恶心和烦燥不安等症状,体温升高到39℃,出现血红蛋白尿。临床检验:血清总胆红素57.6μmol/L,尿潜血阳性,Hb50g/L,RBC2.0×1012/L,临床确诊患者为溶血性输血反应。经我室血型血清室检查结果证实为自身抗体伴同种Rh系抗E抗体所致的溶血性输血反应。血型血清学检查:复查配血与交叉配血试验,患者血型为A型;供血者…  相似文献   

17.
杂色鲍血清凝集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结果表明,杂色鲍血清中自然存在凝集素,该凝集素能够识别和凝集多种不同的细菌和人及动物的红细胞,其中对人体O型和B型血细胞的凝集效价显著高于A型和AB型血细胞(P<0.05);Ca2+能促进其凝集活性,而Mg2+则抑制其凝集活性;凝集作用不同程度地受反应介质的pH、离子强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该凝集素不被透析,在95℃、pH2.0~10.0时仍保持凝集活性,抗RNase、DNase、SDS和乙醚,对蛋白酶K、糖氧化剂NaIO4敏感;凝集素活性能被D-树胶醛糖、L-鼠李糖特异性抑制,D-果糖、D-木糖对其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例1:患儿,女,年龄2天。血型为O,CCDee型;其父亲血型为B,CCDee型;其母亲血型为O,CCdee型,婚前曾有输血史。本例患儿为第一胎,足月顺产,出生后8小时开始出现皮肤黄染,进行性加重,全身皮肤及巩膜出现黄染,未出现抽搐,于1991年12月12日住儿童医院治疗。化验检查:Hb105g/L,RBC5.0×1012/L,血清总胆红素328.32μmol/L送血样到我室做血清学试验检查;新生儿溶血病三项试验结果(直接抗人球蛋白、游离抗体、释放抗体)均呈阳性。用患儿释放液和其母亲血清与抗体筛选…  相似文献   

19.
献血前对供血者作严格的血液生化试验,可以大大降低接触艾滋病和其它传染病的危险性。但这并不能完全避免受血者因输入错误血型的血而造成的医疗事故。因此,科学家考虑能否发明一种更安全的办法,采用化学方法使A型和B型红细胞转变为通用的O型红细胞,以便在不需做配血试验的情况下可将任何红细胞输入任何血型的患者。一旦这种技术创新获得成功,将可以纠正血型库存的不平衡,降低过期血液的报废量,并可降低血液分配成本。  相似文献   

20.
1 研究目的血型是1901年德国医学家兰茨泰纳(Landsteiner)发现的。由于血球上的凝集原和血清中凝集素的不同结合,人的血型存在O、A、B、AB 4种血型。血型的发现对医学上输血具有重要意义。那么,血型还与人的其他因素有关吗?心理学家发现,人的个性表现受生理的影响,尤其是气质直接受生理制约。从古希腊沿袭下来把人的气质类型划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气质类型是否与血型有关呢?近几年国内外出版了一些有关用血型判断气质类型、用血型预测人生的书籍,特别是在日本较为盛行。这些书籍中一般认为气质与血型有如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