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娟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13(3):48-50
图像时代的来临可以改变文学的存在方式,文学对人生的终极追问、对彼岸的关注和对真善美向往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文学创作为人类构建精神家园的历史使命没有改变,文学的审美品格和道义承担没有改变。因而,真正的文学不会消亡,它是人类精神的后花园。 相似文献
2.
3.
文学经典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起着规范、引领的作用。经典的2种建构观体现着2种不同的价值体系:一种偏重经典的道德和政治效果;一种侧重丰富个体的生存哲学。以文字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时代,不断生产和再生产着文学经典。当图像凭借科技兴起,迅速挤占文字的生存空间,以印刷媒介为基础的文学尤其是文学经典受到剧烈的冲击。文字书写的稳定性和线性排列,有助于理性主体的构建。读图的方式,促使主体在构建自我的时候抱着游戏的态度,而渐渐被置换成多重的、无中心的、极度碎片化的主体。真正让人担忧的不是图像取代文字的变化,也不是文学经典走向没落的现实,而是读图这样的方式会对主体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当今的师范教育更加强调师范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这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本文从高等师范教育的现状出发,从阅读文学经典的角度对师范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培养途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63-66
文学经典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中的重要体现。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文学经典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面临着被解构的命运。对于文学经典面临被解构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使得文学经典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秀杰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3):106-108
文学经典的思想营养和艺术魅力对大学生的心灵成长具有熏陶与感染作用。大学生在文学经典的阅读中可以丰富知识,明确人生方向,升华思想。本文从大学生内在情感需求入手,探析文学经典阅读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探索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有效途径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对经典的阅读教学,然而当前的经典阅读教学正面临着危机———以图像文化为主流的大众文化对经典阅读的冲击。我们的学生是“读图”成长的一代,他们的阅读视野与经典差距甚大。教师要挽救这场危机,就要引导和唤醒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让他们“重返经典阅读之乡”,满足他们精神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在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形势日趋复苏的背景下,相对于净出口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幅下降,内需的贡献明显增强,但"重投资轻消费"的内需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具有短期性,从长期看,应通过提升居民消费能力、调整消费需求结构、改善消费环境等手段,逐步提高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在内需中的比重,以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9.
在商业文化霸权的冲击下,消费主义思潮在艺术领域也蔓延开去。由于市场经济和网络等数字技术革新的双重干扰,艺术在这个机械复制盛行的特殊时代的生存状况显得尤为艰难。于是,一部分艺术开始堕落,开始抛弃艺术的价值关注并把目光转向媚俗的符号意义。从而人们对消费艺术的虚幻符号意义多过其道德、审美等精神价值。消费时代里,艺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价值危机。 相似文献
10.
金雅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4):97-101
大众传媒时代及其社会特征使当前中国文学的形态和特征产生了显著的变化,与之相应的是文学功能的某种变迁.在文化产业和消费文化等文化生态下,我们更应关注文学价值和文学性问题,引导和坚守文学独特的美与韵致. 相似文献
11.
网络时代新闻时效性在危机传播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咏华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5):62-65
在网络时代,信息传递渠道日益增多,速度可因国际互联网的应用而达到瞬时传播,新闻更新可因之而达到即时更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重视传媒危机报道的时效性对于传媒能否在危机管理中有效发挥正面作用至关重要.在全球化时代,这种作用反映在对内、对外两个层面,对内有助于澄清信息与消除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慌,对外有助于把一个负责任的、对待事关人民生活的突发性危机事件应对有方、从容不迫的国家形象树立在国际公众面前. 相似文献
12.
王嫚茹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6):17-18
介绍了高校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内涵和基本原则,分析了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面临的各种危机,认为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应从树立正确的危机管理观、建立科学的危机管理机制、完善危机常态管理制度和建立图书馆创新管理机制等方面加强危机管理. 相似文献
13.
陈第华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22-26
年初南方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明显暴露了我们公民精神的缺失。公民精神内含着公共利益意识、权责意识、互信意识和宽容意识,这些意识的彰显对提高公共危机治理效能不可或缺。公民精神的培育,不仅要调整公民教育的内容体系,发挥公职人员的模范作用,而且要扩展公共生活空间,让公民在实践中知晓和培育公民精神。 相似文献
14.
次贷危机与公允价值计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徐蕴颉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33):102-103
结合美国次贷危机事件,详细分析了次贷危机的成因,探讨了公允价值计量在次贷危机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宋友文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15
历史主义深刻地揭示了形而上学所代表的"同一性思想"和绝对价值的虚妄性。历史主义危机所折射出的"一"与"多"的价值难题,概言之就是价值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二元问题;而这种二元对立已被当代哲学思维所扬弃。因此,走出历史主义的现代价值危机,关键是要在"一"与"多"中保持必要的张力和适当的平衡,在公共生活中确立公共性的价值理念,在价值多元中积极建立一种公共性的价值秩序。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媒介与受众之间的传播关系,同时也改变了整个传播的话语环境。人们开始注意到,很多新闻事件,都是从网上开始被人炒的很热了,传统媒体才开始介入,而传统媒体的介入,又引起了新一轮的讨论。如此循环,议程设置的掌握者,不再是传统媒体的专利。这种现状也带来了危机公关的新的种类,我们必须把握互联网时代的危机公关的特征,这样才能帮助我们及时的预防危机的爆发,有利于塑造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以达到树立品牌形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立足传统艺术理论精华——“意象”审美的当代性立场,对水彩画这一年轻的“过门”艺术,在中国本土美术环境中的深入发展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水彩画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有着很多的相似性与融合点,水彩画艺术要立足中国本土文化去求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造成东南亚金融危机原因的考察,论证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与“亚洲价值观”的不相关性,指出,以儒家价值观念为核心“亚洲价值观”,不仅在五、六十年代以来东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东亚国家和地区克服金融危机,重新振兴东亚经济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积极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