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非洲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便成为兵家的必争之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意法西斯与英美盟军在北非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盟军的胜利奠定了他们最终在欧洲本土战争中胜利的前提。非洲不但为盟军提供了丰富的战略资源和物质供应,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士兵与劳工,而且还是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的策源地。同时,非洲还为同盟国协调战略行动,解决纷争提供了基地,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英属非洲殖民地为盟国提供了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帮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受欧洲中心主义史观等复杂因素影响,它们的贡献被西方学术界和政界忽视。中国的世界史学界理应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真实史料为依据,以为第三世界国家书写信史为目标,加强中非学者间的国际交流,批判欧洲中心论,为真正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世界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而努力。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在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中国的抗日战争无论是在中国革命史上,还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都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英国绥靖政策的浅析陈玲玲(一)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五十多年前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战争地区包括亚洲、非洲、欧洲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参战国家和地区先后有61个,卷入大战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4/...  相似文献   

5.
章通过中国抗日战争的地域、规模、激烈程度、死亡人数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认为,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最大国家之一,始终是东方反法西斯的主要国家和主要战场,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联合国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欢呼声中诞生的。走过70年的曲折历程,联合国取得了醒目的成绩,但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这样的重大问题上依然举步维艰,任重道远。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成果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是因为形成了一个反法西斯  相似文献   

7.
中国抗日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反攻阶段依然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之一,不仅在反法酉斯战争的低潮期抵抗和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给盟国以喘息之机,为盟军转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在反攻阶段到来之后,也给了日本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援助了盟军的反攻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然而,国外某些学者怀着珍域之见,无视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反攻阶段的巨大作用,说什么中国正面战场既不能坚持防御,也不能发动大规模的反攻,中共领导的军队也不积极同日军作战;1944年盟军在所有战场的军事…  相似文献   

8.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至今已经整整五十周年了.中国抗日战争不仅是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开辟最早,坚持时间最长,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值此纪念中国抗日战争50周年之际,本文仅就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解放的人民战争,中国共产党倡导并组织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赢得这场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是保证抗战胜利的一大法宝。八年抗战的全面胜利,也高奏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凯歌。  相似文献   

10.
从非洲鸵鸟的生物学基本特性、育雏期饲养、中大鸟饲养、种鸵鸟饲养等方面介绍非洲鸵鸟在南方养殖的关键技术,为非洲鸵鸟在我国南方大规模养殖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一场伟大的正义的自卫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典范。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反对外族侵略失败的屈辱历史,使中华民族空前觉醒,爱国主义得到发扬光大。中国人民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30年代前后英国在国际危机外交事务中表现出忍让、妥协、直至后来的绥靖政策,其结局给世界带来危险的战争.这与一战后英国强势处理国际事务、20年代采取“扶德抑法”和满足通过条约、国际联盟下的维护集体安全体系有关.英国的这种“和平外交”决策和英法满足德意日的侵略利益的做法,实际上袒护了法西斯的侵略行动,其结果是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其教训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13.
进入20世纪后,日本军部势力不断扩张,并与法西斯主义结合,逐步在内阁取得支配地位,最终在40年代初形成了凭借天皇绝对权威的、以东条英机个人独裁制为标志的日本法西斯极权主义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深化,日本统治阶级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对内实行法西斯化、对外进行侵略扩张以及在意识形态中推行敌视共产主义的政策,成为日本天皇史观产生的历史背景。日本现代史学中的天皇史观以宣扬国粹主义、种族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史学观为主要内容。日本的天皇史观为日本建立天皇制法西斯独裁政权、为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为对抗进步史学的发展、为战后日本军国主义思潮的复活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日本在其现代化的初始阶段,政治制度几经变化,最后却逆现代民主而行,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的政治体制。它是日本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传统积淀和日本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些特殊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包括历史上的天皇权威、武士道及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膨胀、现代化过程中的政府主导、对外战争成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及明治体制本身的缺陷等等。  相似文献   

16.
田间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国际诗人”,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走向世界的战斗鼓手。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他的诗篇便在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德国、日本等国翻译出版,并且得到了高度重视和评价。《给战斗者》被称为“一部抗战初期最优秀的诗作”,而长诗《赶车传》被赞誉是“一面诗的魔镜”。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30年代,在法西斯势力高涨并给世界局势带来动荡不安时,苏联提出了维护世界安宁的正确路线——集体安全政策,但最终却以苏德条约的签订而宣告破产。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尤其是西方国家对法西斯国家的绥靖政策及祸水东引的不良居心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该政策失败的关键。本文将转换视角,从苏联方面对待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法西斯国家的真实心理来破析苏联对集体安全计划失败应付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局势,深刻洞悉和把握国内外形势,提出了具有远见卓识的对美外交政策,既不因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而放弃联美抗日,争取了美国对中共抗战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共及其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影响,又坚持原则,敢于斗争,对美国扶蒋反共的政策予以揭露的打击,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还极具远见地提出了战后吸引外资、扩大与美国在经济上交流和合作的大胆设想.  相似文献   

19.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奥地利由于与法国交战节节败北,国家面临严重危机。外交大臣梅特涅临危受命。推行其纵横捭阖的均势外交策略,不仅恢复了奥地利的欧洲强国地位,而且还在欧洲构建起“梅特涅体系”,使欧洲保持各国均势相对稳定与和平长达一个世纪之久。他对国际均势外交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均势外交策略对欧洲乃至世界历史进程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