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固态二氧化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东平  桂芳 《甘肃科技》2009,25(13):87-89
二氧化氯(ClO2)作为一种高效、安全、广谱的消毒灭菌剂,目前,在各行各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二氧化氯的气体非常活泼和不稳定,溶液易挥发,一般不便制成压缩气体或浓缩溶液,这就大大降低了二氧化氯的使用方便性。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稳定性二氧化氯产品成了人们研究的焦点;这类产品可分为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和二氧化氯固体制剂两大类。  相似文献   

2.
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活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在使用时需加活化剂将其活化以释放活性成分二氧化氯,为此研究了活化剂种类、稳定液质量浓度、活化剂用量与质量浓度、温度等因素对活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化剂酸性强、质量浓度高、用量大则活化快;稳定液质量浓度低、操作温度高有利于活化;用柠檬酸活化时活化速度慢,活化效率较低,在15 ℃下以1∶10的摩尔比用饱和柠檬酸溶液活化157.3 mg/L的稳定液9 h,活化效率仅为35%.基于此特性,可以将柠檬酸作为稳定液中二氧化氯的缓释剂.  相似文献   

3.
在比较当前对固体稳定性二氧化氯制备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制备方法,即吸收后呈胶状稳定性二氧化氯,最后烘干制得。讨论了制备条件,并用碘量法对其稳定性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4.
基于甲醇的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的生产技术及装置 二氧化氯具有广谱性杀菌消毒效果,处理后的水中不产生氯代有机物致癌物及三卤甲烷,国际上称之为第四代消毒剂。该技术以氯酸钠为氧化剂、甲醇为还原剂在硫酸介质中进行反应,生成纯二氧化氯气体,再经氢氧化钠与双氧水进行稳定吸收,即可制取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主要  相似文献   

5.
比色法测定二氧化氯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二氧化氯与酪氨酸显色反应的特性,发现了除了490nm显色反应吸收峰外,306nm有一更强的吸收峰,同样可利用比色法测定二氧化氯的含量,该法测定二氧化氯的浓度范围可扩展为2.5-25.0mg/L  相似文献   

6.
根据碘离子在不同pH值与ClO2、Cl2、ClO-2、ClO-3发生不同反应的原理,提出同时分析含氯系列氧化物的方法.相对标准偏差1.2%~6.5%,加标回收率可达92.6%~94.8%.该方法不仅可用于测定二氧化氯发生器产物各组分的浓度,还能用于测定给水和废水处理中的二氧化氯  相似文献   

7.
稳定性二氧化氯的合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二氧化氯的结构与性状特点,研究了制备稳定性二氧化氯的方法,对影响合成反应的条件进行了探讨,并确定了最佳稳定剂及其用量,从而大大提高了二氧化氯水制剂的使用周期。  相似文献   

8.
稳定性工氧化氛(ClO2)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各种细菌繁殖体、芽抱、真菌、病毒及原虫等,并且具有优良的漂白、除臭和保鲜功能,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多功能民用与工业用产品。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它列为八级安全消毒剂,是目前使用的化学消毒剂中最理想的杀菌消毒剂。制备方法制备稳定性二氧化氯时,首先需制备二氧化氛。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工业用主要有氯酸盐和亚氨酸盐法。氨酸盐法是将氨酸钠置于酸性溶液中(硫酸或盐酸),在还原剂(如双氧水、甲醇、二氧化硫等)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氯气体;亚氨酸…  相似文献   

9.
淀粉还原氯酸钠制备二氧化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淀粉、氯酸钠、硫酸为原料,在投料比(物质的量比)n氯酸钠:n淀粉为24:1.5、硫酸浓度为5mol/L、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95min的条件下,二氧化氯的产率可达94%,纯度达96%以上,结果表明,淀粉还原氯酸钠是制备二氧化氯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根据二氧化氯与酪氨酸显色反应的特性,发现除了490nm显色反应吸收峰外,306nm有一更强的吸收峰,同样可利用比色法测定二氧化氯的含量,该法测定二氧化氯的浓度范围可扩展为2.5~25.0mg/L。  相似文献   

11.
二氧化氯在饮用水消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在饮用水消毒应用的现状,探讨了二氧化氯消毒剂相对于液氯消毒的优越性。比较了二氧化氯的生产方法,及其应用于水厂消毒的工艺探讨。二氧化氯作为滤前消毒剂对水质的改善,从成本角度分析其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高效、高纯稳定二氧化氯溶液生产技术关键因素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DTJ HP法制备高效、高纯稳定二氧化氯溶液,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双氧水用量、硫酸用量和反应压力等对二氧化氯反应收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较理想的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40℃,压力为-0.4MPa;催化剂采用复合催化剂B,其用量为1.5g;双氧水用量为150mL;硫酸用量为190mL。在较理想的反应条件下,二氧化氯反应收率为85.6%。  相似文献   

13.
二氧化氯作为水处理剂的反应机理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二氧化氯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和氧化能力 ,因此在水处理中表现出优良的消毒效果和氧化作用。详尽介绍了二氧化氯作为水处理剂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4.
ClO2+Cl2体系中ClO2和Cl2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经典碘量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测定ClO2 Cl2 混合体系中ClO2和Cl2 含量的方法。按通常的碘量法可测定体系的总有效氯 (ClO2 Cl2 ) ;向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掩蔽剂二甲亚砜后可有效地掩敝体系中的Cl2 ,进而可测定体系中的ClO2 。两者之差即为体系中Cl2 的含量。该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对标准偏差低于 0 .1 5 % ,相对误差为 0 .0 5 %。  相似文献   

15.
以配置的水样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氯与二氧化氯单独及联合灭活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的效果,用Berenbaum公式判断了两种消毒剂联合作用的性质.结果表明,氯2.00mg/L作用30 min可灭活试验水样中大肠杆菌6.18个数量级,二氧化氯0.30 mg/L作用15min、1.50mg/L氯和0.20 mg/L二氧化氯联合作用10 min可以灭活试验水样中大肠杆菌7.18个数量级(100%灭活);2.00 mg/L氯单独作用30 min、0.30 mg/L二氧化氯单独作用15 min、1.50 mg/L氯和0.20 mg/L二氧化氯联合作用10min可将水样中的细菌100%灭活.用Berenbaum公式计算得出氯与二氧化氯联合消毒灭活水样中大肠杆菌时质量浓度比为0.39,灭活水样中细菌总数时的质量浓度比为0.85,因此氯与二氧化氯联合消毒对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具有协同灭活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水中二氧化氯与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反应产生粉色,其中二氧化氯中20%的氯转化成亚氯酸盐,显色反应与水中二氧化氯含量成正比,甘氨酸将水中的氯离子转化为氯化氨基乙酸而不干扰二氧化氯测定。研究了快速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二氧化氯的方法——DPD现场测定法,实验证明该方法快速、适用、准确、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7.
对当前国内外给水工程中常用的源于漂白粉消毒技术的液氯、二氧化氯和氯胺消毒技术,以及臭氧和紫外线等主要消毒技术进行了比较,简要介绍了各种消毒方法的消毒机理、运行特性,分析、讨论各种消毒技术的特点、适用范围.氯系消毒技术成熟,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技术由于消毒速度快、有效时间短,可作为联合消毒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应用.另外,探讨了未来给水工程水体消毒技术的发展方向.为给水工程消毒技术方案选择、减小水体消毒有害副产物浓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水力空化技术对罗丹明B的降解,首次引入二氧化氯强化降解的效果。研究表明,入口压力、空化时间、多孔板开孔率以及二氧化氯浓度对罗丹明B降解率存在显著影响。在水力空化强化二氧化氯处理工艺中,罗丹明B的降解率是单独水力空化的3.9倍,是单独使用二氧化氯的2.3倍;并引入动力学,表明单独水力空化、单独二氧化氯、水力空化强化二氧化氯三种工艺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且水力空化强化二氧化氯降解罗丹明B溶液时,两种工艺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9.
稳定性二氧化氯制备新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氯酸钠酸性条件下用草酸还原,过碳酸钠为稳定剂制备稳定性二氧化氮新工艺,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