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磷石膏是磷铵生产中的副产品。它在工农业上的开发应用,既解决了占压土地、环境污染问题,又能收到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蚕蛹综合开发现状与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蚕丝业主要副产品蚕蛹的化学组成、综合开发的意义、现状和可开发的蚕蛹产品及其作用进行了全面分析 ;介绍了目前蚕蛹综合开发生产的主要技术特点和各类蚕蛹产品工业化生产的工艺流程 ,展望了蚕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产业化发展前景 .  相似文献   

3.
张明 《特区科技》1998,(1):29-31
一、我国计算机整机产业 1、我国计算机产业发展概况 我国开发、生产、研制、设计计算机系统,是从1956年开始,至今已有40余年历史,经历了几代产品: ①第一代产品。是在五十年代中期,开始研究计算机技术,设计、开发、生产了第一代计算机产品。 ②第二代产品。六十年代,设计、开发、生产了第代一电  相似文献   

4.
甲醇工业发展的方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甲醇工业发展的方向及应用情况,从大力生产和发展甲醇下游产品、积极开发甲醇能源技术、加快甲醇应用新技术的开发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建议对甲醇进行规模生产以迅速占领市场,做好甲醇产品的开发生产。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若干新开发出的生态农业模式,如废弃物循环利用生态养殖模式、鱼及蔬菜双双高倍增产种养生态模式、生产各环节的产品副产品包括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模式及生态农业村模式,介绍了水体生态农业的开发现状及其取得的效益,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有机合成中的绿色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有机合成是指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催化剂和溶剂,选择具有高选择性、高转化率,不生产或少生产对环境有害的副产品合成,其目的是通过新的合成方法,开发制备单位产品产污系数最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少的先进合成方法和技术,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我省农、林副产品的丰富资源及其开发前景,认为利用木屑、棉子壳、稻草、蔗渣等大力开发食用菌生产,是一种潜力巨大的再生性农业,可使农村尽快富裕起来.利用饼、粕及其他副产品做饲料,利用轻工业、食品工业的副产品做原料,发展蛋白质饲料生产,前景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8.
科技文摘     
乡镇企业科技开发"八要" 一要符合国家和地区政府部门制订的乡镇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规定,尽量做到与本地区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协调一致。二要注意开发优势,避开劣势,把开发重点放在投资少、见效快、技术和设备要求不大高的小型产品,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和各种农、副产品加工等项目上。  相似文献   

9.
成果在线     
一种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办科研基地项目内容围绕着专利技术《一种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取味精生产的谷氨酸发酵母液,开发一系列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产品,既进行科研,又生产少量产品。生产味精,国外取糖蜜、盐酸(或硫酸)浓缩法提取谷氨酸,国内取淀粉、硫酸(或盐酸)采用浓缩法或非浓缩法提取谷氨酸,它们部有副产品母液的产生。现有技术,母液的出路是:1.废水。2.肥料。3.其它。当采用浓  相似文献   

10.
为开发氟化镁产品,综合国内外生产氟化镁的方法,选择由氢氟酸和菱镁矿粉制取氟化镁。该工艺设备简单、易于操作、生产稳定、能耗低、投资少,且本装置三废处理措施完善,基本不造成环境污染,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硝酸钙溶液自然循环低温预浓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我国磷矿品位下降给硝酸磷肥的生产带来的困难,磷矿酸解液的结晶除钙面临巨大的挑战,采用低温热源实现酸解液的预浓缩是冷冻法结晶除钙应对磷矿品位不断下降并实现低位热能利用的有效举措。将自然循环系统应用于硝酸钙溶液的预浓缩,采用低温余热作为热源,维持进料在20℃~25℃之间蒸发浓缩,浓度在45%~55%之间变化,蒸发管内传热Nusselt数仍然可以保持在28.4~36.7,易于实现低温浓缩操作的连续化,适用于低温热源的利用,具有较大的工业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详细介绍了微细重质碳酸钙的发展及塑料、橡胶、涂料等行业对该产品的需求;碳酸钙生产工艺分类;重质碳酸钙生产方法;微细重质碳酸钙生产特点及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从硝酸分解磷灰石的酸解液中分离硝酸钙以降低钙磷比(CaO/P_2O_5)提高肥料的水溶率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依据相平衡原理,探讨几种分离硝酸钙结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硝酸铋和硝酸钙为原料,分别用水热法和溶胶凝胶法合成了CaBi2O4和Ca4Bi6O13纳米晶体。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电镜(SEM)和比表面积分析(BET)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MB)为探针研究了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水热法得到的是不规则颗粒状的CaBi2O4;而用溶胶凝胶法得到的Ca4Bi6O13呈现独特的十字架形状。当染料溶液pH=10时,两种铋酸钙都表现出较好的光催化性能;可见光照射5h后,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分别为97%和67%。  相似文献   

15.
文章确定了联合生产盐酸、氯化钙及硫酸铵的方法,并就制盐酸进行了小试,制氯化钙进行了中试,制硫酸铵进行了生产性试验,为大生产获得了必要的基础数据和经验。  相似文献   

16.
使用工业上新型的除钙剂,由工业级原锶液,可直接制得化学纯碳酸锶。介绍了除钙工艺条件和沉淀碳酸锶的工艺条件。如果将除钙剂回收利用,则本工艺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研究固体钙指示剂的最佳配制比例,对不同配比的固体钙指示剂在一定条件下测定钙离子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固体钙指示剂的最佳配比是钙指示剂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100,此比例下终点变色敏锐,准确度显著提高,稳定性好.在该配比下测定了样品的含量,其回收率在99.9%~107.7%的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在1.53%以内,测定结果与用国家标准方法所测结果一致.该方法可用于测定含钙试样,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18.
饲料级磷酸氢钙生产中的脱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普钙水溶法生产饲料级磷酸氢钙的脱氧进行了研究,比较了NaCl和KCl的脱氟效果,分析了用NaCl和KCl脱氧不完全的原因,提出了用KCl初步脱氟,用淀粉酸解注进行二次脱氟的工艺。研究表明,其脱氟效果甚佳,产品达到国家标准GB8258-87饲料级磷酸氢钙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9.
用碳酸铵与磷石膏反应制取硫酸铵是磷石膏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磷石膏中的杂质会对石膏的转化过程及碳酸钙的结晶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碳酸钙的分离过程。以二水硫酸钙与碳酸铵为原料,以磷酸、硝酸镁、氟化钠及酸不溶物(AI)为杂质添加剂,研究了磷石膏复分解反应制取硫酸铵过程中杂质P2O5、Mg2+、F-及AI对硫酸钙转化率的影响,并对反应产物碳酸钙的结晶形态和晶型进行了SEM和XRD分析。结果表明,杂质的存在不仅降低了石膏中硫的转化率,而且使碳酸钙的晶型和晶体形状发生了变化,从而将影响产物的物性和过滤性能。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robial 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MICP)是一种新型环保固化方法,但碳酸钙的生成量直接影响MICP技术的固化效果,为了在一定界限内提高碳酸钙的生成量,利用MICP技术,研究了不同电压梯度下,脲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电压梯度、不同通电时间、不同通电方式条件下微生物诱导生成碳酸钙的沉积规律。试验所用微生物为巴氏芽孢杆菌,营养液为三种钙源(氯化钙、硝酸钙、醋酸钙)与尿素1∶1等体积混合,菌液与营养液体积比为1∶15,溶液环境的pH为7.3。结果表明:最佳通电电压为1.2 V;最适通电时间为20 min;最佳的通电方式为全程通电;氯化钙为最佳钙源。故电压对巴氏芽孢杆菌的生物活性起促进作用,提高了其脲酶活性,最终提高了碳酸钙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