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用新方法合成了甲磺酸,所给方法中原料廉价易得,操作简单,总收率达51.3%,产品纯度大于99.2%,符合药物合成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苯甲酰氯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用三光气与苯甲酸室温下合成苯甲酰氯。考虑利用复合引发剂提高反应收率,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实验条件:三光气和苯甲酸物质的量比1:1,滴加复合引发剂1.5g。产品收率86.7%,纯度≥99.5%。此产品工艺的工业化具有更广阔的前景。目标化合物经红外光谱、气相色谱验证。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阿戈美拉汀的反应收率和产品纯度,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以苯甲醚与丁二酸酐为起始原料,经过傅克酰基化、催化加氢还原、环合、克脑文盖尔缩合、芳构化、NaBH4/NiCl2·6H2O还原、酰化合成阿戈美拉汀,对反应条件和参数进行了优化和改进。结果表明:以催化加氢还原代替传统的黄鸣龙还原或克莱门森还原,以无水乙醇为溶剂,Pd/C用量为20%,压力为1 MPa,温度为35℃,收率可达86.8%;克脑文盖尔缩合反应中,以苄胺/甲酸为催化剂,n(7-甲氧基-1-萘满酮)∶n(氰乙酸)∶n(苄胺)∶n(甲酸)=1∶1.8∶0.3∶0.3,转化率可达95.6%;NaBH4/NiCl2·6H2O还原反应中,加入Boc酸酐,对还原氨基进行保护,减少了副产物的生成,收率达72.5%。在此优化条件下,反应总收率为26%,纯度为99.79%,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 H-NMR和13C-NMR确证。催化加氢还原法工艺路线绿色环保,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便,为提高阿戈美拉汀的反应收率和产品纯度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肉桂酸为原料在Raney Ni催化下加氢得到二氢肉桂酸,收率99.5% ;经氯代、环合得到了重要中间体1 - 茚酮,收率89% ;最后经Baeyerk-Villiger氧化合成目标化合物,收率53%,纯度99.8% ;反应总收率47%。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无酚合成,对环境污染相对较小,符合环境友好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采用在反应过程中加入脱色剂的新的直接酯化法合成了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互。产品色度≤35APHA,产品收率及纯度分别为91.9%和96.49%。考察了原料(三羟甲基丙烷)的纯度、反应温度等对产品色度的影响,研究了不同脱色剂对产品脱色效果。并对产品进行了GC、IR、^1HNMR、MS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了间甲酚与二甲二硫醚进行甲硫基化反应的规律。采用“高酚量低温反应”和“有机溶剂萃取后处理工艺”使标题化合物合成收率达85—90%,纯度达95%左右。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四种多甘醇双苯磺酸酯,合成方法和粗产品的纯化方法简单高效,溶剂可以回收重复使用,多甘醇双苯磺酸酯的纯度达到99%以上,结晶收率达到87%以上.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一条基于廉价醋酸钯催化的Heck反应合成具有抗肿瘤活性CP724,714的方法,关键步骤的收率为91%,区域选择性为96∶4.以3-羟基-6-甲基吡啶2计算,总收率为28%,产物的纯度HPLC测定值为99.8%.同时,也对其他中间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改进,该路线具有操作简单、产物易纯化、收率及选择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化合物(2a~2c)合成工艺的影响因素,以6,7-二取代的喹唑啉酮(1a~1c)为起始原料,在催化剂(大孔树脂和三乙烯二胺)存在下,与等摩尔的二氯亚砜为氯代试剂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将目标产物粗品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中重结晶纯化,得到2a~2c,产物结构通过1H NMR及ESI-M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重结晶纯化后得到的2a~2c的收率大于90%,色谱纯度大于99%;实验所采用的合成方法操作简单,满足"原子经济学"的要求,经济环保,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为原料、氯化亚砜为酰化剂,先合成中间产物十二烷基苯磺酰氯,然后合成目标产物十二烷基苯磺酰叠氮。实验结果表明,合适的反应条件为:n(氯化亚砜)︰n(十二烷基苯磺酸)=1.2︰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5h,产品收率达85%,产品纯度大于90%。  相似文献   

11.
以苯酚和带有取代基的苯酚为原料,在甲醇镁的作用下采用多聚甲醛进行甲酰化反应,合成了水杨醛、5-甲基水杨醛和3-甲酰基-4羟基苯甲酸乙酯.与传统的甲酰化方法相比,具有收率较高、产品纯度较高、原料廉价易得等优点,产物的结构经过IR和1H-NMR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结合生产中的实际情况,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对阿托伐他汀钙的合成路线进行了优化,探索出了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阿托伐他汀钙的新工艺,建立了阿托伐他汀钙的生产新工艺,总收率60%以上.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等分析手段,对阿托伐他汀钙进行了结构表征.此工艺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得,操作简便,产率高,产品纯度高,有机溶剂残留量低,符合药用标准,适应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新的2’,3’—双脱氧核苷类抗艾滋病药物的合成路线,以四氢呋喃甲醇为原料制备双脱氧核苷的合成方法.通过对映体拆分,用D—樟脑—10—磺酰氯成功地从四氢呋喃甲醇中拆分出(S)—异构体,得到光学纯度90%以上的(S)—乙酸四氢呋喃甲酯.用~1H—NMR法研究了乙酸四氢呋喃甲酯的自由基氯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制备2’,3’—双脱氧核苷的中间体5—0—乙酰基—2,3—双脱氧—D—呋喃戊糖基氯.对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摩尔比对反应产物的影响,进行了测定,获得了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使产率从10%提高到50%,并讨论了该中间体与核苷碱基进一步缩合获得2’,3’—双脱氧核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文中以2,6-萘二磺酸钠为原料,成功地合成了2,6-萘二硫酚。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试剂纯度、氯化氢流量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合成中间产物2,6-萘二磺酰氯的最佳温度为110℃;合成目标产物2,6-萘二硫酚时,最佳反应温度为70℃,反应自始至终通入氯化氢,可以使产物的收率达80%以上。产物结构通过IR,1H-NMR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5.
6-氯咪唑并[1,2-b]哒嗪-3-甲腈是抗癌新药新型TGF-β R1抑制剂BMS-986260的关键中间体。以水合肼和马来酸酐为起始原料,在酸催化下发生缩合反应,再用三氯氧磷进行氯化,与氨水发生氨解反应,接着与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进行亚胺化反应,最后与溴乙腈发生关环缩合共5步反应合成。总收率为69.4%,产品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检测(波长254 nm)纯度为98.3%。产物结构经 1H NMR、13C NMR 确证。与已有的文献方法相比较,报道的合成路线具有化学选择性好、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收率高、避免柱层析分离、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对3-二氢吡咯烷基螺环氧化吲哚及其衍生物进行了探索合成。在有机小分子碱三乙胺催化作用下,由N-2,2,2-三氟乙基靛红酮亚胺与丁炔二酸二甲酯在二氯甲烷(DCM)溶剂中于室温下发生3+2环合加成反应,高产率(83%~98%)获得3-二氢吡咯烷基螺环氧化吲哚。这一合成方法具有简单,高效,环保的特点。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高分辨质谱等手段对已合成的产物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7.
唑来膦酸的工业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咪唑为起始原料,和氯乙酸乙酯经N-烷基化、水解、成盐得2-(1-咪唑基)乙酸盐酸盐(4),4再与磷酸、三氯化磷反应,然后精制得唑来膦酸(1),总收率为30.4%.合成的目标化合1,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质谱及元素分析确证.与文献相比,改进后的路线操作简便,易于工业化,制得的产品纯度高.  相似文献   

18.
对韦瑞德合成工艺进行优化.以腺嘌呤为起始原料,将其与 R-碳酸丙烯酯缩合反应制得(R)-9-(2-羟基丙基)腺嘌呤,经醚化、超声辅助三甲基氯硅烷脱磷酸酯得到替诺福韦,再经碘甲基碳酸异丙酯酯化、成盐得到最终产物韦瑞德,总收率为31;(以腺嘌呤计算),HPLC 纯度达99.5;.该优化合成工艺成本低廉,收率高,步骤短,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丹皮酚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药有效成份丹皮酚的合成方法进行研究。方法:以间苯二酚为原料,与乙酸乙酰化,再与硫酸二甲酯甲基化得到丹皮酚。利用水蒸汽蒸馏对所得丹皮酚进行纯化。结果:合成丹皮酚总收率为51.5%,经UV、IR、^1HNMR等确定了其组成和结构,用HPLC法检测,其纯度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标准。结论:以间苯二酚为原料、经水蒸汽蒸馏处理得到了高纯度丹皮酚,该方法操作简便,原料廉价易得,适合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20.
对具有高生物活性的4’-三氟甲基-3,2’-吡咯烷基双螺环氧化吲哚及其衍生物进行了探索合成。在有机小分子碱三乙胺催化作用下,由3-异硫氰基氧化吲哚与3-三氟亚乙基羟吲哚在二氯甲烷(DCM)溶剂中于室温下发生3+2环合加成反应,高产率(85%~96%)获得4’-三氟甲基-3,2’-吡咯烷基双螺环氧化吲哚。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高分辨质谱等手段对已合成的产物进行表征。这一合成方法具有简单,高效,环保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