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减水剂对新拌混凝土表观粘度的影响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减水剂对新拌混凝土表观粘度的影响机理 ,指出减水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 ,它吸附在新拌混凝土的颗粒表面 ,降低颗粒表面自由能 ,增大ξ电位 ,从而增大了新拌混凝土颗粒的分散性 ,降低了表观粘度。另外 ,减水剂的掺入可使水泥颗粒湿润 ,可使水泥颗粒之间的滑动能力增强 ,因此降低了新拌混凝土的表观粘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目前基坑工程施工设备,研究降低喷射混凝土粉尘污染的技术方法。通过对城市建筑基坑工程护坡广泛采用的干拌法喷射混凝土技术的原理和产生粉尘污染原因的分析,认为产生粉尘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易扬尘的水泥颗粒与水没有充分拌合润湿,并研究了“混拌式”喷枪和“水泥净浆干拌喷射法”两种技术方法,可使水与水泥颗粒充分润湿拌合,可有效降低喷射混凝土的粉尘质量浓度,减少城市建筑基坑护坡喷射混凝土粉尘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预拌混凝土的缓凝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泥与混凝土的凝结机理以及缓凝剂、缓凝型减水剂对水泥与混凝土凝结的影响,分析探讨了预拌混凝土产生缓凝、超缓凝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认为导致预拌混凝土产生缓凝或超缓凝的主要原因是:(1)水泥本身的凝结时间过长;(2)缓凝剂或缓凝型减水剂掺量过大。因此,在预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选择凝结时间合适的水泥、准确把握与控制缓凝剂或缓凝型减水剂的掺量。  相似文献   

4.
产品包括JN高效减水剂、JN高效减水剂(缓凝型)、JN-2超塑化剂(高浓型)与JN-3缓凝高效减水剂,通过工艺及特殊的技术措施,使JN-2与JN-3的硫酸钠含量显著降低,改善了缓凝型产品对水泥的适应性,在预拌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防水混凝土、高强混凝土、预制混凝土、路桥混凝土等领域应用,提高了工程质量,节省了水泥,并降低了混凝土成本,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木素减水剂对水泥生料浆的分散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磺化改性木素为例 ,从磺化改性木素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水泥料浆颗粒表面吸附量及其沉降性能等三个方面研究了木素减水剂对水泥生料浆的分散作用。通过实验测定发现 :减水剂能够极大地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 ,并被大量吸附在水泥生料浆颗粒的表面 ,降低了水泥颗粒的表面能 ,从而改变了沉降性质 ,表现出较好的分散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X射线衍射实时分析方法,研究了氨基磺酸系减水剂对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准确、实时体现了水化反应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氨基磺酸系减水剂对硅酸盐水泥初期水化产生抑制作用,这对新拌混凝土混合物的塑化和后期强度的增长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7.
改性草浆碱木素减水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草浆碱木素化学改性,研究了引发氧化和磺化制备改性草浆碱木素减水剂(MLP)的工艺参数,通过测定MLP的红外光谱、MLP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量、水泥ζ-电位、MLP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及掺MLP的水泥净浆流动性,对MLP进行了表征,并试验研究了掺MLP的混凝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草浆碱木素进行氧化改性和磺化改性,可获得含有羟基、磺酸基等官能团的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减水率达到15.2%;碱木素经改性后,表面活性提高,通过吸附一分散作用,降低水泥颗粒的ζ-电位,并可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掺MLP的混凝土性能符合高效减水剂国标要求.草浆碱木素经氧化和磺化改性后,不仅可代替木浆木质素磺酸盐使用,而且因其具有高效减水剂的性能指标,还可单独作为高效减水剂使用,或部分取代萘系高效减水剂.  相似文献   

8.
聚羧酸系减水剂作为一种新型的外加剂,具有减水率高、保塑性能好、水泥适应性强、混凝土收缩小等优点,但在掺入预拌混凝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合理选用使用原材料,提高聚羧酸类减水剂在预拌混凝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高效减水剂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高效减水剂的种类和分子结构及国内外有关高效减水剂的质量标准,详述高效减水剂对新拌和硬化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高效减水剂与水泥颗粒的作用机理,提出现有高效减水剂存在的问题和高效减水剂今后研究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的凝结、硬化是由于水泥颗粒与水接触发生水化作用,水泥颗粒中的矿物质发生分解,析出一种凝胶,特混凝土中的砂、石胶结在一起。温度高低对水化作用影响较大:温度高,水化作用的进展速度完全,混凝土的强度增大也快;温度低,则水化作用慢;当温度低于一3℃时则混凝土中的水会结冰,水泥颗粒不能与冰发生化学反应,这时水泥、沙、石和冰形成了一种互不起作用的混合物,强度无法增长,而且水冻胀,此时新产生的冻胀力大于水泥硬化时初期强度,可使混凝土发生不同程度的冻胀破坏。由于陈胀破坏了水泥与砂石之间的粘结力,降低了混凝…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NF型高效水泥减水剂,探讨了减水剂的组成、性质和减水机理.在同样流动度的情况下,减水率可达20%.压缩强度可提高30%.最后,还对复合减水剂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福建省粉煤灰作为细掺料 ,以高效减水剂、增粘剂、引气剂和膨胀剂研制成复合外加剂 .成功配制出流动性好、穿越钢筋能力强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 .采用塌落筒、倒塌落筒仪、L型流速仪、Orimet流速仪和实际浇筑钢筋混凝土框架以综合测试其新拌混凝土的施工性能 .测试表明 ,该自密实混凝土较好地解决了混凝土高流动性与材料抗离析性之间的矛盾 ,满足免振捣的施工要求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几种较优的柠条种子丸粒化配方,提高播种精准度、种子出苗率并促进幼苗生长,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困难立地的造林问题,为林草种子丸粒化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柠条种子(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供)作为对象,采用不同黏着剂、填充料及保水剂(质量分数分别为0、3%、5%、7%)组成不同配方进行丸粒化处理。其中,黏着剂:羧甲基纤维素钠A(A1. 0.75%;A2. 1.0%;A3. 1.25%;A4. 1.5%),聚乙烯醇B(B1. 2%;B2. 4%;B3. 6%;B4. 8%)。填充料:C1[黏土20%(体积分数,后同)+滑石粉40%+高岭土40%],C2(黏土40%+滑石粉30%+高岭土30%),C3(黏土60%+滑石粉20%+高岭土20%),C4(黏土80%+滑石粉10%+高岭土10%),D1(黏土40%+滑石粉60%),D2(黏土60%+滑石粉40%),D3(黏土80%+滑石粉20%),D4(黏土100%)。从丸粒质量、裂解率、保水力、丸粒种子活性及丸粒种子萌发幼苗的生长状态等方面来评价丸粒化配方效果,进而筛选出柠条种子的最优丸粒化配方。【结果】经过初步筛选,得出A3C3(发芽率88.7%,活力指数33.8,鲜质量7.2 g)、B1C4(发芽率86.7%,发芽指数20.1,活力指数32.3,鲜质量10.9 g)、A2D3(发芽率89.0%,发芽指数19.7,活力指数29.4,鲜质量10.5 g)和B1D1(活力指数28.9,鲜质量9.8 g)为优良丸粒化配方;在初选的基础上添加保水剂后,得出最优丸粒化配方为M4(A3C3+7%保水剂),其平均发芽率91.0%,平均发芽指数22.5,平均活力指数35.9,平均鲜质量4.9 g。其次为配方M7(B1C4+5%保水剂),其平均发芽率90.3%,平均发芽指数21.9,平均活力指数36.0,平均鲜质量4.8 g。第三为配方M11(A2D3+5%保水剂),其平均发芽率92.7%,平均发芽指数22.7,平均活力指数37.4,平均鲜质量4.8 g。【结论】根据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鲜质量以及保水力的测定,结合丸粒化种子外观形态及裂解率,筛选出了最优丸粒化配方,提高了柠条种子播种精准度、出苗率,并促进了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The influence of fly ash on the fresh properti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arbonation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performance of a kind of curing agent which was applied to the hardened concrete surface was evaluated. Incorporating large volume of fly ash will risk the concrete carbonation. The curing agent could prevent the concrete carbonation, and the mechanism was explained.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外观缺陷主要有蜂窝、麻面、漏浆、脱皮起砂和裂缝等,对这些缺陷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材料选用、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扣拆模与养护等方面探讨了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狭窄激光光束在掺铁铌酸锂光折射晶体中的双波耦合(TWM)现象。对双波耦合中的能量耦合效率ξ,衍射系数η和相移φg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一个简化的推导。保留表面电荷时候的能量耦合效率是不保留表面电荷时的两倍。氩离子激光诱发的折射率变化很明显地降低了能量耦合效率和折射率,这些都揭示了光折变效应和双波耦合有着直接的关系。相位差从最初的π降低到最小值后,重新恢复到π,然后趋于稳定状态。这个结果表明了表面电荷和两相干光束导致的空间电荷场有着明显的联系,而空间电荷场通过普克尔效应导致了折射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为模拟混凝土灌注桩在硫酸盐渍土环境中侵蚀劣化规律,开展了现浇混凝土试件硫酸盐侵蚀试验,并研究了现浇混凝土试件硫酸盐侵蚀劣化机制.与预制混凝土试件劣化机制进行对比,分析现浇混凝土试件与预制混凝土试件硫酸盐侵蚀劣化的异同.分析水灰比、硫酸盐溶液浓度对现浇混凝土试件耐久性的影响,通过质量变化率、抗压强度相对值分析现浇混凝土试件劣化规律.结果表明:混凝土质量和抗压强度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同一条件下,现浇混凝土试件最先出现了质量和强度损失,损失率分别为0.4%和15%;硫酸盐溶液浓度的增加对现浇混凝土试件劣化规律不明显,而混凝土水灰比越大,现浇混凝土试件更易趋于劣化.  相似文献   

18.
聚氨酯-丙烯酸酯水分散液的流变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二羟甲基丙酸(DMPA)含量、NCO/OH比、PU/PA比、pH值及制备工艺对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PUA)混杂体系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DMPA用量增大会使PUA水分散液的粘度增大;NCO/OH比和PU/PA比对粘度的影响比较复杂,PU/PA比在60/40(m/m)左右出现粘度最小值,NCO/OH比的变化则引起PUA水分散液的波动;体系的酸碱度(pH)对PUA水分散液的粘度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即pH值在7.0-9.6范围内粘度不会发生变化,提出了PUA水分散液非均相体系中,分散相粒子表层与分散介质中pH值不同的观点,并认为这判别是由于粒子表层具有缓冲溶液的性质造成的;用预聚物分散法制得的PUA水分散液外观较清澈,其粘度低于核壳反转法制得的分散液。  相似文献   

19.
以稠油中的沥青质组分作为唯一碳源,利用选择性富集方法,从油田采出水筛选得到一株能够降解沥青质的菌株S,分子生物学分析表明,菌株S与Genbank中Bacillus subtilis Bsn5的序列相似度达99%.利用菌株S对富含沥青质的稠油进行了微生物降解评价实验,分析了其对稠油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菌株S作用后,稠油外观及组成结构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烷烃含量增加,沥青质组分降低,沥青质降解率达到34%;稠油黏度和密度也相应降低,降低程度分别为34.11%和4.57%;菌株S对稠油的作用,改善了稠油的物化性质.  相似文献   

20.
Iron nugget and boron-rich slag can be obtained in a short time through high-temperature reduction of boronbearing iron concentrate by carbonaceous material, both of which are agglomerated together as a carbon composite pellet. This is a novel flow sheet for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boron-bearing iron concentrate to produce a new kind of man-made boron ore. The effect of reducing agent species (i.e., carbon species) on the reduction and melting process of the composite pellet was investigated at a laboratory scale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duction rate of the composite pellet increases from bituminite, anthracite, to coke at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950 to 1300℃. Reduction temperature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reduced pellets. Carbon species also affects the behavior of reduced metallic iron particles. The anthracite-bearing composite pellet melts faster than the bituminitebearing composite pellet, and the coke-bearing composite pellet cannot melt due to the high fusion point of coke ash. With anthracite as the reducing agent, the recovery rates of iron and boron are 96.5% and 95.7%, respectively. This work can help us get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new process mechan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