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于欢 《青年科学》2011,(10):24-24
人类战争有化学战,动物界同样也有化学战。许多动物拥有诸如毒液、麻醉液、腐蚀液、黏结液之类的“化学武器”,经常展开一幕又一幕生死存亡的斗争。  相似文献   

2.
日本札幌县电视台当红女主播伊藤由美,被渔民发现死亡在距离海岸数十公里远的海域。负责此案的警视厅专案组在侦查时发现,伊藤由美血液里含有毒液。经分析,这种毒液来自有"大海罂粟花"  相似文献   

3.
萤火虫是肉食小甲虫,而它的食物就是蜗牛。你相信吗?萤火虫看起来那么小巧、柔弱和笨拙,怎么对付得了蜗牛呢?原来,萤火虫的头顶上有一对颚,弯起来就成为一把钩,钩子上有一条沟槽,那东西细小得像头发,很尖利。萤火虫先用颚在蜗牛的身体上轻轻敲打,蜗牛对其冒犯并不在意,甚至觉得被敲打几下如同按摩一样,还很舒服。它不知道,萤火虫是在向它注射一种毒液。当蜗牛被毒倒后,萤火虫再敲打它几下,注射另外一种液体,使蜗牛的肉变成流质,然后用管状的嘴喝下肚去。萤火虫的胜利,不仅是因为它有致命的毒液,更得益于它的弱小能迷惑对手,使对手放松戒备。…  相似文献   

4.
<正>毒蛇是利用毒素捕杀猎物的,那么它吃下含有毒素的猎物后,为什么不会被毒死呢?A:毒蛇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动物,因此,尽管大多数蛇是无毒的,人们还是会"淡蛇色变"。毒蛇的毒液储存在牙齿根部的毒囊中,当它的牙齿咬到猎物时,会把毒液喷入猎物的血液循环系统,使猎物中毒身亡。然而,当毒蛇吞食下被毒杀的猎物后,由于其肠胃能够分解自己制造的毒液,所以它自己并不会中毒。可是,如果毒蛇是被其他的毒蛇咬伤,或是攻击猎物时不小心咬到自己,那  相似文献   

5.
正喷毒眼镜蛇(spitting cobra)在遇到危险时,会向敌人的眼部喷射能引起疼痛的毒液。一项于2021年1月21日发表在Science上的研究表明,这种防御方式十分奏效,以至于有3种谱系的眼镜蛇分别独立进化出了相同的毒液配方。三指毒素是眼镜蛇毒液中最常见的成分。这种毒素在喷毒眼镜蛇和不喷毒眼镜蛇的毒液中含量相当,约占60%。  相似文献   

6.
据日本的《科学新闻》报道,“蜘蛛毒液对治疗脑溢血和癫痫的效果是目前世界上任何一种药物所无法比拟的.美国的几位化学家也从普通蜘蛛的身上提取并研制成功了治疗脑溢血和癫痫的新药,美国盐湖城自然产品公司的杰克逊等人已从蜘蛛身上研制了一系列新药.美国SIGMA化学公司所开列的蜘蛛毒素价格为每100mg432.30美元,是蛇毒价格的10多倍,我国也有了商品化的蜘蛛毒,半成品的蜘蛛毒腺每对29美元以上.价格较为合理.由于蜘蛛的个体小,含毒量少,给采毒带来困难,故研究者甚少,发表的文献不多,但如果方法得当,仍可采到足够的毒液.常用的蜘蛛毒采集方法:有用解剖分离毒腺,进行匀浆提取的方法;有对活蜘蛛进行电刺激,从而收集其排毒液的方法;有用解剖分离毒腺后,用玻璃毛细管刺入毒腺中收集毒液;有用蜘蛛咬小棉花团,然后从棉花团中回收毒液等.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用适当方法.一般每隔20天~25天可采毒一次.  相似文献   

7.
康繁华  柴琳  潘翔珍 《科技信息》2012,(26):45+48-45,48
蝮蛇毒是从蝮蛇毒腺中分泌出来的一种毒液,含有多种活性酶类及蛋白质,有着多样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在干扰血小板活性、抗菌、抗肿瘤方面都表现出很好的研究和利用前景。本文就蝮蛇毒素抗肿瘤机制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做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8.
有毒物种     
笑闻 《青年科学》2010,(3):19-19
有毒鲶鱼比以前认为的更多 据最近的一份报告,目前已知的3000多种鲶鱼中,有大约半数有毒。根据密歇根大学进行的这项研究,这意味着有1250到1625种鲶鱼有毒。然而好消息是,它们的毒素毒性较弱,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没有危险。其他动物都是利用毒素捕猎或者杀死猎物,鲶鱼跟它们不同,这种动物分泌毒液只是为了自卫。  相似文献   

9.
沼生花褶伞粗毒的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花褶伞粗毒液对美洲蜚蠊进行腹腔注射、小鼠脑室注射、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蛙心灌流实验,检测了该粗毒液的毒性.结果表明,花褶伞粗毒对昆虫毒性不明显,对哺乳动物有一定毒性,可能含有神经致幻毒素裸盖菇素和一些拟胆碱成分.  相似文献   

10.
蛇毒为毒蛇的毒腺分泌物,分神经毒。血循毒和混合毒。神经毒具有强烈的镇痛作用,对王叉神经痛、关节痛、晚期癌肿痛等均有镇痛作用;血循毒具有凝血作用,主治血友病等。采毒时间一般6~10月为采毒期,7-8月为采毒高峰期。东北地区的采毒期为6-9月。一般采毒间隔时间为20-30天。采毒方法常用的是双手挤压咬皿法。有两人参加,用60ITil烧杯1/q,用胶带固定在工作台的边缘,一人将蛇从笼中取出,另一人用右手轻握蛇颈部,并迫使毒蛇张口,使每牙位于烧杯内缘,然后让其咬住杯口,同时用左手手指在毒腺部位轻轻挤压,即可采得毒液。放蛇…  相似文献   

11.
《科技知识动漫》2011,(7):44-44
双嵴龙曾在1993年的电影《侏罗纪公园》中出现过。影片中,双嵴龙形象怪诞,颈部拥有可收缩的皱褶,类似褶伞蜥,而且能射出致盲毒液,使猎物失明并且瘫痪,类似喷毒的眼镜蛇。事实上,并没有证据显示双嵴龙会喷射毒液,这仅仅是编剧的个人想象而已。  相似文献   

12.
将一例肾切除.另侧肾夹闭肾动、静脉和输尿管2小时造成急性缺血性肾功能衰竭的18只家兔随机平分三组。第Ⅰ组不加治疗,用作对照;第Ⅱ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作等容量血液稀释;第Ⅲ组用GBK 液作二倍容量血液稀释。三组动物在同等条件下饲养,观察、比较其血尿素氮含量,无尿时间,尿量变化,存活时间和死后肾组织学改变。结果显示血液稀释有降低急性缺血性肾功能衰竭动物血中尿素氮,缩短动物无尿时间,提高动物存活率和减轻肾缺血造成的肾损害等作用。  相似文献   

13.
蛇毒是毒蛇分泌的一种毒液,由多种蛋白和多肽等活性物质组成,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它们可以作用于人体的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由于它们作用专一、活性高,是天然药物开发的宝库。自古就有人使用饭匙倩蛇毒做镇痛药,由于现代对蛇毒蛋白的深入研究,蛇毒研发的药物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4.
蛇毒是毒蛇分泌的一种毒液,由多种蛋白和多肽等活性物质组成,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它们可以作用于人体的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由于它们作用专一、活性高,被称为天然药物开发的宝库。自古就有人使用饭匙倩蛇毒做镇痛药,由于现代对蛇毒蛋白的深入研究,蛇毒研发的药物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有毒动物毒素的产生情况,可将它们分为"主动毒"动物和"被动毒"动物.前者是指该类动物产生的毒素能主动输入其它动物体或人体中使之中毒,如毒蛇、蜜蜂,后者是指该类动物被食用而引起中毒.又可分为"原初毒"动物和"次生毒"动物."原初毒"动物具有为防御而形成的特有器官,如毒腺、毒刺、毒钩、毒钳及毒毛等;"次生毒"动物即是它的毒素或多或少是从食物中得来的,例如某些鱼类和昆虫等.  相似文献   

16.
将横纹东方豚卵巢与醋酸乙醇溶液混合匀浆,经离心,加热,沉淀,脱脂等处理,制得粗提液,活性炭吸附粗提液得到粗毒液;以壳聚糖为载体合成亲和微珠分别来分离纯化粗提液和粗毒液,用传统的小鼠生物法检测TTX毒素量.潮湿活性炭对TTX的吸附量约为2μg/g,潮湿亲和微珠吸附量约为10μg/g;亲和微珠吸附提取粗毒液,回收率达51%,直接吸附粗提液,回收率达到80%,同时蛋白也得到有效的去除.  相似文献   

17.
最贵的液体     
人所皆知,黄金是昂贵的东西。其实,蜘蛛、大蜂、毒蛇、蝎子的毒液,要比黄金贵千百倍。通常1盎司(1盎司约为28克)黄金售价只有400~500美元,而1盎司美洲毒蜘蛛的毒液却高达236万美元,大蜂毒液为113万美元,蛇毒液为28.35万美元呢。  相似文献   

18.
几乎所有蜈蚣都是肉食动物,都依靠其毒液来捕杀和消化猎物,蜈蚣粗毒为混合物,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本文以蜈蚣粗毒为原料,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将纯化产物进行MALDI-TOF-MS鉴定,发现蜈蚣粗毒中具有多肽组分.收集多肽组分在DRG细胞上进行全细胞膜片钳电生理实验研究,发现其中4个组分具有抑制电压门控钠通道电流活性、4个组分具有抑制电压门控钾通道电流活性.表明蜈蚣毒素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为后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秦岭蝮蛇毒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杨章民,王德林,王子浩,方荣盛(陕西师范大学实验中心陕西师范大学生物学系西安7100621第一作者,男,28岁,硕士)蜂蛇毒是以血循毒为主的混合毒,其成分非常复杂,为酶类、毒素及非蛋白物质构成的混合物,能够使动物出现一系列...  相似文献   

20.
奇树汇撷     
吃人树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上,有一种叫奠柏的树,枝条拖到地上,当人和动物碰到它时,树上的所有枝条就会同时伸过去,把人或动物紧紧地缠住,然后,从树干和枝条中分泌出一种胶液,把人牢牢地粘住,直到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