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基于P2P网络平台上流媒体播放技术,它将P2P网络技术和流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网络闲置的带宽资源和存储资源,突破了传统的流媒体播放系统带宽瓶颈。它采用多点下载和文件分块重组方法,一边下载一边播放,能够保持节目流完整而流畅地播放。  相似文献   

2.
在Internet视频直播服务中,受带宽限制,服务器难以支持大规模并发客户.本文针对该现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P2P技术的流媒体直播系统,文中提出一种三层软件结构并详细介绍了流驱动算法.该系统已在局域网内运行良好,表现出高扩展性和稳定性,以及高质量的流媒体服务.  相似文献   

3.
P2P流媒体技术为大规模的流直播应用提供了解决方案,P2P文件共享技术则解决文件发布的问题.富媒体,也称为webcasts技术,可以提供同步的在线音频、视频以及文件下载,并且因为其信息承载方式的多样性成为炽手可热的应用.如何将各种发布技术整合,如何设计可以提供便捷、可控、可变服务的到综合平台,是各种原型系统需要面对的问题.文中的Shanon系统利用了P2P技术信息覆盖的广度和富媒体技术信息承载的广度优势,提出了创新的系统结构和业务模式,能够为用户提供便捷灵活的媒体发布服务,并为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视频点播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网络编码的P2P视频点播数据传输方案.该方案包括服务器中流媒体数据的预处理,数据块的网络编码和解码过程,Peer节点数据调度算法,Peer节点数据块缓存的设计,以及数据块的处理流程等部分.分析表明,相对于纯P2P视频点播系统,该方案增强了系统鲁棒性,提高了Peer节点下载速度和下载成功率.仿真实验中该方案相对于纯P2P视频点播将Peer节点的数据下载速度提高了约5%.  相似文献   

5.
P2P技术在音视频直播中的应用,可以极大降低中心服务器的压力,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是新一代内容分发的核心技术.基于哪流媒体协议构建的P2P直播系统,可以使P2P终端具有更好的网络适应性;其中HTTP流媒体协议的切片技术,有利于P2P网络中资源的定位和查询,比起传统的P2P协议,更加适合专用网络中的音视频直播服务构建.  相似文献   

6.
P2P的多点文件下载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一般的P2P下载技术不适宜流媒体数据的即时播放.利用已经比较成熟的P2P多点下载技术,通过技术改进,尤其是修改其片段选择法,为流媒体系统的实现提出了基本思路,从而可以较少的代价实现流媒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网络下载技术(P2P,流媒体下载)及其基本工作原理。P2P改变了Internet现有的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重返“非中心化”,并把权力交还给用户。本文重点讨论了P2P模式下的流媒体技术下载。  相似文献   

8.
基于随机过程理论建立文件共享P2P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系统地分析节点下载、合作、欺骗以及加入/退出等多种动态行为对文件规模及相关的平均负载率、下载成功率、平均下载次数等性能的影响.得出文件规模对下载率和退出率较敏感,存在平稳极限分布;合作率显著影响平均负载率,而欺骗率严重影响下载成功率及平均下载次数.以上结论可作为相应系统调控机制的优化目标及评价参考.该模型为进一步研究P2P系统性能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用户下载需求偏好的P2P信誉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现有的信誉机制减少了P2P文件共享系统中的"搭便车"和"公有悲剧"现象,但依据信誉大小来选择服务节点仍会造成网络拥塞以及"马太效应"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下载需求偏好的P2P信誉模型,该模型将服务节点中所请求文件的评价值和其承诺提供的带宽大小这两种因素相结合,作为请求节点选择服务节点的依据.根据不同用户偏好的效用大小不同,服务节点可以动态制定当前的承诺带宽以吸引其他节点下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缓解热门节点造成的网络拥塞现象,并可以提高网络的整体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大数据实时流媒体传输(LRST)的QoS可控机制问题,根据现有的P2P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RTCP的P2P树算法模型LrstP2P.该模型依托于RTCP XR协议和最小树深算法,通过三层模型的动态算法,增强了新用户加入网络时对父节点选择的有效性,优化了用户通信过程中由于节点的随机性和网络拓扑的易变性的应对策略,改进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通过实验,证实了该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P2P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 P2 P的概念和特征 ,并将 P2 P和集中化系统以及传统分布式系统分别做了比较 .然后详细地描述了 P2 P的应用和研究现状以及所面临的技术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拍卖信息共享,增强应用程序的可缩放性、可靠性、安全性、健壮性,对现有Internet上的拍卖系统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它们的不足,设计了一个基于JXTA的拍卖系统方案,将P2P技术和Web服务的特征提取结合,从而实现信息交换,是对现有Internet上的拍卖系统方案的补充和改进。  相似文献   

13.
针对点对点(P2P)文件搜索技术存在网络带宽消耗大和查询速度慢等问题, 为专用的P2P系统设计一种基于标签的文件搜索方案. 该方案给出了将系统底层每个节点所控制的相关文件上传到中间层子服务器, 及将顶层中央服务器接收到的文件查询转发到相关子服务器的方法, 并运用标签优先顺序技术实现了查询的快速转发.
性能评估结果表明, 基于标签的文件搜索方法在转发查询过程中, 必须检测的标签个数由一个很小的常数界定, 从而节省了系统的网络带宽, 提高了文件的搜索速度.  相似文献   

14.
针对BitTorrent-like文件共享系统,提出了一个新型动力学模型.新的动力学模型从微观的角度描述了P2P文件共享系统特性,通过采用新的状态去描述系统节点间的交互演化过程.通过该模型,研究了影响系统的诸多因素,主要通过策略因素的形式来体现,其中包括节点选择策略、文件片选择策略、带宽分配策略和节点阻塞策略.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Based on the biological model of cell-to-cell communication proposed by A. Rustom et al. (Science, 2004, 303: 1007-1010), we investigate the possibilities to apply P systems with dynamic channels transporting membrane vesicles for describing processes in distributed systems.  相似文献   

16.
Based on the biological model of cell-to-cell communication proposed by A. Rustom et al. (Science, 2004, 303: 1007—1010), we investigate the possibilities to apply P systems with dynamic channels transporting membrane vesicles for describing processes in distributed systems.  相似文献   

17.
首先分析了网络结构变化带来的问题,简述了协同式网络攻击和P2P,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P2P的协同式网络攻击模型,并重点分析了系统最关键的部位:分布式智能专家系统。最后指出了模型在安全方面的缺陷,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一种用于在Peer-to-Peer系统中自动形成社区的元数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eer-to-Peer(P2P)系统为文件共享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平台.然而,由于缺乏中央的控制机制,使得全局信息难以获得,这给在该环境下进行信息检索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基于社区的信息检索方式可以帮助用户在社区中找到更有价值的信息,同时降低因为查询而带来的各种资源消耗.文中提出了用带权值的关键词列表(WeightedTermList,WTL)来作为自动形成P2P社区的元数据.实验结果证实了用WTL来判断节点(Peer)的相似性是非常有效的.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到两个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局域网中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模型,设计了相关的系统功能模块,使用JAVA和JXTA技术开发出了系统。  相似文献   

20.
一种P2P层叠网维护协议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种P2P层叠网维护协议“基本叶集协议”进行稳定性分析,通过对基本叶集协议行为的细致分析,证明了该协议运行有限时间后,P2P层叠网拓扑总能到达稳定状态,并且层叠网最终的拓扑只有3种类型:环态、多圈态和分离态。验证了基本叶集协议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