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应用RT—PCR技术 ,从分泌具有中和活性的抗A型产气荚膜梭菌 (CPA)α毒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中 ,扩增出单链抗体 (ScFv)基因 ,并将其定向克隆于表达载体 pHOG2 1中 ,构建重组表达载体 pHOG 2E3,转化至大肠杆菌XL1 Blue中 ,筛选出表达菌株XL1 Blue(pHOG 2E3)。SDS PAGE分析结果表明 ,在 2 0℃用IPTG诱导培养时 ,表达的ScFv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 2 5 %,ScFv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但在胞周质和培养上清中也能检测到ScFv蛋白 ,其中在胞周质中表达的ScFv蛋白占菌体可溶性蛋白的 4 %。生物学试验结果表明 ,ScFv基因表达产物不仅能够中和α毒素的磷酯酶C活性 ,而且对攻击致死剂量α毒素的小鼠产生良好的被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产气荚膜梭菌的β2毒素基因克隆及其核苷酸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PCR技术,从C型产气荚膜梭茵中国标准株C59-44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了约0.7kb的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GEM-T栽体上,经酶切鉴定及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与国外报道的β2毒素基因序列一致.  相似文献   

3.
将2种抗A型产气英膜梭菌α毒素单链抗体(ScFv)基因ScFv-2E3和ScFV-1A8分别克隆至表达质粒pUC119,pET-20b,pET-28a和pHOG21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UC2E3和pUC-1A8,pET20b-2E3和pET20b-1A9,pET28a-2E3和pET28a-1A8以及pHOG-2E3和pHOG-1A8,然后分别转化至大肠杆菌中,提取质粒,并进行酶切鉴定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质粒中均含目的ScFv基因片段,说明已成功构建了8个含ScFv基因的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4.
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型产气荚膜梭菌是引起各种动物坏死性肠炎、肠毒血症及人类创伤性气性坏疽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致病因子是菌体产生的α毒素.近年来,对α毒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本工作就α毒素的检测方法、基因克隆与表达、结构与功能、氨基酸的组成对α毒素生物活性的影响以及抗α毒素单链抗体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对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的组成、结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检测及分子遗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从分泌抗人红细胞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3F5中提取总RNA,逆转录成cDNA,用合成的寡核苷酸引物通过PCR扩增和克隆单抗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用双脱氧核苷酸链终止法分析核苷酸序列,采用PCR拼接法构建单链抗体基因,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大砀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后表达,序 分析表明所克隆的VL、VH分别属于鼠IgKappa轻链IV亚组和Ig重链Ⅱ亚组,VH、VL基  相似文献   

7.
将 2种抗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单链抗体 (ScFv)基因ScFv - 2E3和ScFV - 1A8分别克隆至表达质粒pUC119,pET - 2 0b ,pET - 2 8a和pHOG2 1中 ,构建了重组质粒PUC -2E3和pUC - 1A8,pET2 0b - 2E3和pET2 0b - 1A8,pET2 8a - 2E3和pET2 8a - 1A8以及pHOG - 2E3和pHOG - 1A8,然后分别转化至大肠杆菌中 ,提取质粒 ,并进行酶切鉴定和核苷酸序列分析 ,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质粒中均含目的ScFv基因片段 ,说明已成功构建了 8个含ScFv基因的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8.
C型产气荚膜梭菌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产气荚膜梭菌进行快速检测,本研究以GenBank发表的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β毒素作为参考,应用生物学软件设计扩增C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和β毒素的特异性引物,预期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1 110 bp与927 bp;建立PCR反应体系并设置反应条件;反应结束后对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设计的引物可以良好的扩增出C型产气荚膜梭菌的α毒素和β毒素基因,扩增的基因片段大小与预期的一致,阴性水对照与ε毒素对照扩增电泳泳道均为阴性。此方法用于判定C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毒素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以重组质粒pET39-Tα1为模板,PCR获得Tα1基因,连接到pUCm—T载体上。对质粒pET22-SeFv、pUCm—T—Tα1双酶切,回收相应片段,将Tα1连接到SeFv的C端,成功构建pET22-SeFv—Tα1重组体。  相似文献   

10.
利用Rr—PCR方法,从分泌抗汉滩病毒mAb的杂交瘤细胞系3Gl中扩增出抗体VH和VL基因,通过PCR方法获得1inker—VL基因,进而利用加端PCR技术,在扩增出的单抗体VH和1inker—VL基因两端加上限制性酶切位点,分别克隆入pUCl8中并测序.3Gl VH基因长360bp,编码120个氨基酸;VL基因长324bp,编码108个氨基酸.在pUCl8载体中将VH和1inker—VL基因连接成ScFv基因.  相似文献   

11.
半夏属植物凝集素同其他天南星科植物凝集素一样,有3个甘露糖专一结合位点,且具显著的抗虫性.本研究根据已知掌叶半夏凝集素基因表达序列的相关信息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分别从滴水珠、石蜘蛛、盾叶半夏、掌叶半夏、三叶半夏中克隆出长约530bp的凝集素基因片段.使用Genescan软件、ORF finder软件、Ex2PASy Proteomics Server软件对5个凝集素基因片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出的滴水珠、石蜘蛛、盾叶半夏、掌叶半夏、三叶半夏凝集素基因片段分别编码107、171、170、170、170个氨基酸,在它们所编码的肽链中,都具有酪蛋白激酶II磷酸化位点、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和N-糖基化位点三类不同的功能位点.但由于编码序列碱基的突变,引起肽链中的氨基酸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这五种植株的凝集素基因存在较高的多态性以及存在功能位点的差异.其凝集素基因多态性及功能位点的差异对凝集素功能的影响需进一步分析.本实验为克隆五种植物凝集素基因的表达序列与结构基因以及深入研究半夏属凝集素的功能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筛选一对引物,PCR扩增五指山小型猪GH基因全序列,并进行克隆测序分析、序列分析及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有98个位点不同,同源性为95.026%,外显子有2个碱基发生了突变,其中外显子2有1个位点的碱基突变导致了氨基酸异义取代。  相似文献   

14.
以茂原链霉菌(Streptomyces m obaraensis)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的方法扩增出谷氨酰胺转胺酶(Transglutam inase,TGase)的完整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片段全长1 246 bp,包含一个完整的ORF,长度1 146 bp,编码395 aa,分子量为44 kD左右.该基因的核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已知微生物来源的若干TGase相比,序列相似性均很高,并且发现与酶催化活性有关的一些motif,如酰胺化位点等;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对其二级结构进行分析并完成了TGase三维结构的建模.将编码TGase酶的基因片段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QE30Xa中,并转化大肠杆菌(E.coliJM109).SDS-PAGE结果表明,经IPTG诱导后该基因得到表达,表达产物的酶活为2.2 U/mL.  相似文献   

15.
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p)是一种重要的铜转运蛋白,合成于肝脏并参与生物体铁的代谢,在医学上是各种炎症、感染、中毒及癌症疾病的标志性蛋白.铜蓝蛋白的研究已在多种真骨鱼类中被报道,文中第一次在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中报道此基因.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克隆了稀有鮈鲫铜蓝蛋白基因,使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构建了该基因组织表达谱.序列分析表明稀有鮈鲫铜蓝蛋白基因包含3 264bp全长编码序列,该序列编码1 087个氨基酸,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斑马鱼同源性最高(分别为88.1%和90.3%).理论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24 429.1D和6.41.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该基因在肝脏和脾脏中相对表达量最高,在肌肉和鳃中相对表达量最低.使用氨基酸序列进行蛋白结构保守域分析,结果表明铜蓝蛋白基因在脊椎动物中是相对保守的,推测其功能也与其他物种相似.这为进一步研究稀有鮈鲫该基因的功能及其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对简并引物,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抗溴氰菊酯品系和敏感品系的雌雄成虫基因组中分别克隆了泛素基因的编码区,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EU28778,EU28779,EU28780,EU28781.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的长度为228bp,编码的多肽由76个氨基酸组成.不同品系和不同性别的小菜蛾泛素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等均存在差异,其中敏感品系雌雄成虫间差异较大,序列相似性为81.1%;抗性品系雌雄成虫间差异较小,序列相似性为97.8%.推测这些差异可能与小菜蛾抗药性的形成有关.因而为进一步研究小菜蛾抗药性形成机制和遗传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对来源于一株自然感染猕猴肉瘤病毒SV40 的猴肾细胞培养物进行大T 抗原C-羧基端( T-ag-C) 基因 克隆及核苷酸序列分析。方法采用PCR 法分别从一株自然感染SV40 病毒的猴肾细胞培养物和SV40776 标准 株接种的vero 细胞培养物提取的总DNA 中扩增出441bp 的SV40 大T 抗原C-羧基端( T-ag-C) 基因片段,分别将其 克隆到PMD18-T 载体中,转化至JM109 感受态大肠杆菌细胞后,挑取阳性克隆进行测序鉴定,并对获得的目的基 因核苷酸序列进行序列分析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来源于猴肾细胞培养物的SV40 大T 抗原片段与本实验室来源 于云南野生猴群的猕猴外周血所得到的SV40 大T 抗原片段同源性为97. 31% ,与GenBank 中登录号为NC _ 001669. 1 序列进行比对,同源性为96. 33% ; 与SV40-776 标准株接种的vero 细胞培养物所扩增的大T 抗原片段同 源性为97. 55% 。结论对大T 抗原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是了解和掌握SV40 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及其变异趋势的 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斜纹夜蛾NPV多角体基因的克隆和部分测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SINPV基因组作了酶解分析,测得其基因组大小为145kb,并用双酶法确定了SINPV基因组的HindⅢ和PstⅠ物理图谱。以含AcNPV多角体基因的质粒pAC-Ⅰ的SalI-C片段为探针,对SINPVDNA酶切片段southern转印杂交结果,初步判断多角体基因定位于PstI-B/C/D片段、BglⅡ-C/D片段、BamHI-B/C片段和EcoRI-A/B片段上,且SINPV与AcNPV多角体蛋白基因有64%的同源性,而以大肠仟菌质粒pUC19为载体对SINPV的多角体基因试克隆,得到带有BglⅡ-PstⅠ双酶切片段的2个克隆子。对这两个杂交阳性克隆子之一的核苷酸序列测定,表明插入片段与BmNPV多角体基因上游序列亦有一定同源性。  相似文献   

19.
大熊猫IL-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ConA诱导培养的大熊猫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中扩增得到大熊猫IL-2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中.经菌落PER鉴定、序列测定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经克隆得到的IL-2基因开放阅读框由465个核苷酸组成,编码一个由155个氮基酸组成的多肽,包括编码20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135个氨基酸的成熟肽,该基因(已在Genbank中登录,序列号为:DQ852339)与已知的其他哺乳动物如犬、猫、人、猪、牛、羊、马、兔、鼠等的IL-2核苷酸同源性在66.5%(鼠)~91.5%(犬)之间;IL-2编码氨基酸同源性在54.8%(鼠)-85.2%(犬)之间;进化树构建结果表明大熊猫与犬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