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刘琴 《科技咨询导报》2010,(24):199-199
在2001年的证券市场上,银广夏、麦科特、ST黎明等一系列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曝光,像一枚枚重磅炸弹,相继炸开,而在2002年底美国爆发的"安然事件"以及后来的世界通信公司、施乐公司的会计造假案,则引发了一场严重的会计危机。会计信息失真之多,危害之大,已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因此,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寻找有效的治理对策,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谈会计诚信     
近年来,国内外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引起了社会公众对会计诚信问题的普遍关注,如美国的安然、施乐、世界通信、默克制药等公司先后爆出财务丑闻;国内的有深圳原野、琼民源、红光实业、郑百文、猴王、黎明股份、银广夏等造假案也先后被曝光。会计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这些国外、国内的会计假案的出现充分证明了“诚信”是会计工作的“至上原则”,是会计行业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立身之本,是会计工作的命脉。  相似文献   

3.
李萍  万静芳 《甘肃科技》2007,23(4):249-252
针对2001年美国安然公司会计造假丑闻及其后接连发生的施乐、世通等大公司会计造假案而制定的美国《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Sarbanes-Oxley Act)(以下简称《SOX法案》)对会计行业的监督、审计独立性、财务信息披露、公司责任等诸多方面做了新的规定,其影响波及到我国会计及其相关行业,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对其给予我们的启示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晓霞  于红 《科技信息》2012,(36):I0230-I0231,I0234
继美国安然、世通、施乐等一系列大公司的财务丑闻曝光后,2002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并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案要求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必须建立内部控制体系。而我国银广夏、麦科特、ST黎明等一系列中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曝光,也揭示了企业内部控制层面存在的重大缺陷。国家对企业发布的信息的诚信度、可靠度、合法性等都必须提出较高要求。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大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标志着中国版的“萨奥法案”已正式启动。该基本规范将于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  相似文献   

5.
会计造假对我国并不十分完善的证券市场机制产生了巨大的震动,为什么要造假等一系列问题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本文从产生会计造假的根本原因(两权分离)、直接原因(利益驱动)和间接原因(监督不力)三个方面进行了理性的、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从近几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上的银广夏、麦科特、啤酒花等一系列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曝光,到国外爆发的安然事件,以及世界通信公司、施乐公司的会计造假案,会计信息失真愈演愈烈。面临如此严重的信任危机.如何防范会计道德风险,成为会计界所有有志之士共同探讨的问题。本文就会计道德风险成因与防范对策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美国出现的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公司治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内部人控制、国有资产流失和会计信息失真等现象比较严重。会计独立性的缺失是会计造假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本文在分析了会计独立性缺失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独立会计制度的思路及应采取的措施,以达到进一步改善公司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马保军  翟晓 《科技信息》2007,(35):276-277
当前,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会计领域的一大顽疾。其风气之盛、牵涉面之广,令人瞠目结舌。自从国内的银广厦、蓝田股份造假事件,到美国的安然、施乐公司、世界通讯公司造假事件,会计造假丑闻被逐一披露曝光之后,社会急切呼唤"诚信服务"、"诚信会计"。为防止会计造假,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我国政府的财政审计部门重新完善制定了新的法规、制度,各地政府、行业进行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会计信息失真,做假帐行为泛滥,已成为世界性公害,问题永远地摆在我们面前,它应是政府、会计界和社会各界长期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正>一、引言会计信用作为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些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上不断出现的会计丑闻,使得会计行业的公信力受到严重的质疑。先是美国能源大亨安然公司因会计造假而宣告破产,紧接着是环球电讯、世界通信等大公司也相继被曝光会计信息制假的丑闻。  相似文献   

10.
邱林 《科技资讯》2005,(24):168-169
会计造假是指会计信息行为主体伪造、变造虚假会计信息,为特定利益团体或个人谋求不当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会计造假是一种国际性现象,在西方国家也并非新鲜事,在美国也已相当突出。会计造假的历史也相当悠久并延续至今。英国1720年的南海公司事件、美国1929年的股市大崩溃,都是会计造假引起的社会经济后果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事件频频曝光后,投资者信心受到重挫,证券市场会计监管急需加强。本文从会计监管的硬环境、软环境和会计监管体制方面对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美国“安然公司”为例,介绍了安然公司的基本概况,指出构造特殊目的实体、进行关联交易、将未来不确定的收益计入本期收益(即会计造假)是安然公司破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我国加大了惩治会计造假的力度,而且效果显著,但只是刹住了会计造假的风头,并未根除会计造假的根源,其中关键的因素是制度安排上的缺陷。本文根据现有资料.总结出公司上市制度、会计机构设置制度等十种制度缺陷,以期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为抑制或根除会计造假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公司管理和监管制度、注册会计师公信力、会计造假等几方面阐述了我国会计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5.
诚信是指诚实、守信,即以"已之诚实"换"他人之信任"。会计诚信是指客观公正的把实际的经济活动反映出来,为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有用的会计信息以获取社会公众的信任。会计诚信是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体现了会计人员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中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和鉴证者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会计造假账会坑害社会公众的经济利益,会严重干扰社会经济秩序。但是会计人员造假帐的想象却比比皆是。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国外曝光的一系列会计舞弊欺诈案件以及与之关联的审计失败案例,使会计行业的公信力受到严峻的挑战,会计行业面临一场严重的"诚信危机"。重塑会计诚信已经成为世界会计界普遍关心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运用博弈分析方法,分析了美国会计信息管制体系,提出了提高管制效率缩减管制成本、加大惩罚力度提高造假成本、严格监管注册会计师行业等对我国治理会计造假具有借鉴意义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会计诚信的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慧荣 《科技信息》2007,(14):233-234
我国现代会计学大师潘序伦曾经说过“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诚信被国内外学者称之为“至上原则”,是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性道德规范,也是一名好会计的“通行证”。这就要求会计行业,以人为本,塑造“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行业理念,塑造“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形象。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化,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问题日益严重。“郑百文”、“银广厦”等企业的会计造假案曝光,全国上下为之震惊。因此,加快会计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会计信用环境,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会计问题。  相似文献   

18.
浅析会计造假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颖华 《广东科技》2009,(18):60-61
会计造假对我国并不十分完善的证券市场机制产生了巨大的震动,让我们对整个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产生了巨大的怀疑.在此,从产生会计造假的根本原因(两权分离)、直接原因(利益驱动)和间接原因(监督不力)三个方面进行了理性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如不及时治理,将会给我国带来极大的危害。诚信危机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需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完善企业管理机制,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市场经济信用体系,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来进行综合治理。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丧失诚信原则,是一个国际通弊。前段时间轰动一时的美国安然公司破产案不仅对华尔街、美国经济是一拳重击,而且给全球的会计审计界敲响了警钟。重塑会计诚信,规范会计行为不仅要靠法律制度作保证,还要靠会计职业道德来实现。会计法律制度建设与职业道德建设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本文重点分析了诚信危机产生的原因与背景,并于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从而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20.
会计信息造假与质量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会计造假现象屡有发生,从中国的银广厦、琼民源到美国安然公司的破产,无不反映出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事实。我国应从法律、财政部门、以及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方面完善会计信息的质量监管,进一步加强政府会计监督、社会会计监督和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以达到完善会计信息监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