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洱海近代气候变化的沉积物粒度与同位素记录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通过对洱海现代沉积物的精细采样和分析,成功地建立了近700a来洱海沉积物平均粒径和碳酸盐C,O同位素的时间变化序列,恢复了近700a来洱海区域气候与环境演化历史,揭示了洱海区域暖干冷湿相交替的气候演替类型.洱海区域气候冷暖变化存在200和400a准周期,干湿变化存在100,200和400a准周期.14世纪和公元1500~1800年是洱海近700a来的两个主要冷期,其中公元1550~1800年间的冷期可能是现代小冰期在西南地区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河南境内的大 汶口文化因素是大汶口文化在河南境内传播的结果。在公元前三千一二百年至公元前两千五 六百年,由于大汶口文化的人口增长,势力膨胀及中原原始文化的相对衰弱,部分大汶口人 沿颍水及其支流贾鲁河迁徙到豫中,继而又迁徙到豫西地区。这给中原原始文化的发展注入 了新的活力,为中国古代文明在中原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汉代在今洱海区域施行了置郡县等重大措施,洱海区域各民族,尤其是处于滇西主要盐井开发地区和"盐马古道"沿线各民族受到汉族先进生产方式和文化的影响.南诏、大理国地方政权的崛起与盐利争夺,与盐井文化发展的关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河南境内的大汶口文化因素是大汶口文化在河南境内传播的结果。在公元前三千一二百年至公元前两千五六百年,由于大汶口文化的人口增长,势力膨胀及中原原始文化的相对衰弱,部分大汶口人沿颖水及其支流贾鲁河迁徒到豫中,继而又迁徒到豫西地区。这给中原原始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中国古代文明在中原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洱海区域的盐井发现和开发与南诏大理文化的形成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盐在南诏和大理国的民族、地方政权形成过程中,在历代王权的转移、政权的更替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食盐的控制是南诏之所以能够把分散的各族各地捏拢在一起的经济和文化纽带。洱海区域的盐井文化是诠释南诏大理文化的独特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根据现有考古资料,从考古学的角度,概述了洱海区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分布与类型、文化特征及文化渊源,证实了该区域新石器文化是在古人类文化的基础上而产生,并不断地汲取其它文化因素,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区域地方性新石器文化.  相似文献   

7.
从人类学和民俗体认系统的角度对电视系列片《洱海》中的环保意象表达得失进行讨论,提出洱海的重新书写,既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人文地理与历史问题。提出对当下洱海的书写与表达,应当从“自然的洱海”与“文化的洱海”两个层面上来进行。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由于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人口的增加,开发利用洱海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洱海流域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环境功能失调。本文对洱海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就管理策略作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俞熔 《科技信息》2012,(32):210-210
一、墨西哥印第安文化的简介 墨西哥是拉丁美洲最北部的国家,位于美国以南、东南与中美洲的危地马拉接壤,东濒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西部和南部濒临太平洋,境内多山,美丽富饶。从远古时代起,居住在这里的墨西哥原始部族人就相继创造了辉煌的奥尔梅克艺术(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前500年)、玛雅艺术(公元前500年至公元850年),托尔蒂克艺术(公元850年至1250年)和阿兹特克艺术(1250年至1521年),为世界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司马迁是在发生了时空置换的文化差异中来解读屈原的。在史官文化的感召下,司马迁剖析了遗成届愿悲剧的社会和思想缘起,再以儒家的文艺理论对《骚》进行了文化定位,纳《骚》入诗,揭示了剖作主体的悲科心态和作品的悲剧精神。司马迁还从游士文化角度和道家观念出发,反思屈原命运的最后结局,寄寓了司马迁复杂的倍鳍和人生感喟。论文最后分析了司马迁作这种解读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1.
今年夏天,美国魔术大师大卫·科波菲尔的中国之行,重新激起了人们对魔术这门古老艺术的兴趣,也引起了人们对国外魔术的好奇之心。其实,对国外魔术的好奇之心,古已有之。古代曾有大批外国魔术师到我国献艺。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了汉武帝时代(公元前2~1世纪)为炫耀文化的繁荣而在长安组织的大型杂技和魔术表演,既有大规模的角斗,又有种种奇异多变的杂技,观看者甚多。这种表演的内容后来又有所充实变化,并且逐渐形成定式,“甚盛益兴,自此始。”司马迁还写道,公元前115年,汉武帝曾经遣使臣前往安息,随后安息使团也来到中…  相似文献   

12.
易筮作为古代预测手段,在古代有着重要的地位。龟卜,在西汉时本来已经逐渐消失,但司马迁以专篇收录散失的卜辞,这正好说明卜筮这种文化现象的重要性。探究司马迁记载卜筮的原因,除了卜筮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以外,还因为司马迁想通过卜筮等神秘文化来实现“究天人之际”的写作目的。  相似文献   

13.
易筮作为古代预测手段,在古代有着重要的地位.龟卜,在西汉时本来已经逐渐消失,但司马迁以专篇收录散失的卜辞,这正好说明卜筮这种文化现象的重要性.探究司马迁记载卜筮的原因,除了卜筮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以外,还因为司马迁想通过卜筮等神秘文化来实现"究天人之际"的写作目的.  相似文献   

14.
洱海流域上游2005-2019年土地利用时空动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对湖泊水质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其在重要时间节点的转化对保护洱海水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人机交互解译遥感影像,得到2005年和2019年两期洱海流域上游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分析、转移矩阵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洱海流域上游近14a来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在时间、空间及数量上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耕地、林地和草地是洱海流域上游主要地类,耕地分布在中、南部平缓地带,林地和草地呈环状分布在盆地边缘,城镇用地零散分布在耕地中,且靠湖泊区域更为集中;14a间,转换主要在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和草地四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进行。建设用地和草地是总面积增加和减少最多的地类,分别为47.240 km2和97.398 km2;土地利用动态度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园地是动态度最大,为1 549.895%,林地动态度最低,为0.198%。研究结果可为洱海流域上游的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保护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通古今之变”是《史记》撰述的主旨之一。司马迁的历史变易思想重视以“原始察终”和“见盛观衰”的方法,来认识和把握自黄帝以来三千年历史的治乱兴衰之变,司马迁以《易传》“《易》穷则变”思想为其哲理基础,肯定“承弊易变”,并以“使民不倦”为其目的;司马迁接受了三统、五德说的历史循环史观,肯定历史变易的循环性。同时也采纳了三统、五德说和《易传》的历史进化思想,而肯定历史循环交易的表象之中又蕴含着历史进化的因子。  相似文献   

16.
砖室墓葬是洱海区域汉晋时期唯一可见的墓葬形式,它是以烧制砖块作为筑墓材料的古墓葬,这种特殊的古墓葬构造形制、出土器物及墓葬所反映出的文化内涵表明汉晋砖室墓主的族属就是汉晋时期中原内地通过各种途径移居并落藉到该区域的汉民族和他们的后裔及本地民族上层人物,他们创造的砖室墓文化具有浓厚的汉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17.
地缘、文化传播和民族迁徙流动等因素在古代综合促成了交趾政治发展史上的五种政治图式:一是自主时期,实际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时间约为公元前214年之前;二是建立有国家,但由南越国赵王加封为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羁縻关系,不是直辖地区,处于半自主半独立状态,时间约为公元前214年~公元前111年。三是"北属时期",直接为中国郡县,时间约为公元前111年~公元968年;四是中国政令未达,当地统一未成,短暂零散的纷争局面,时间约为公元968~1802年。五是进入自主时期,时间约为1802年之后直至近现代。交趾政治史上这种格局影响了近代乃至现代该大区域的总体形势。  相似文献   

18.
洱海夏秋季蓝藻种群动态变化及水华成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为洱海蓝藻污染治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2006年洱海蓝藻种群动态变化的跟踪调查和定性、定量分析,探讨洱海夏秋季蓝藻种群动态变化及藻源污染成因。结果:洱海蓝藻种群增殖及水华发生不仅与营养盐积累、环境、气象因子有关,而且与生态系统脆弱、流域面源污染加重等因素密切相关,由于几者共同作用,导致了洱海蓝藻水华的发生。结论:必须加强洱海蓝藻污染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洱海承担着大理的灌溉、供水、旅游、发电、航运、养殖及调节气候等重要功能,是大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虽然近年来洱海的治理与保护成效显著,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保护好洱海的愿望与加强管理所采取的手段和技术之间仍有很大差距。为使管理更有效。措施更具体,特别是在洱海部分测绘成果已数字化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对洱海湖泊及流域的科学化管理。在洱海湖泊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管理、水资源调度及洪水预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政府和职能部门制定洱海保护措施和有效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由云南省科技厅、大理州人民政府共同研究确定了《洱海湖泊区域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项目。并共同出资170万元,于2002年面向国内公开招标。经云南省科技厅组织评审.昆明云金地科技有限公司中标。  相似文献   

20.
正"冥想"早在中国道教和儒教文化中就有发展,而如今"冥想训练"在现实的商业界广受欢迎,甚至连美军都在研究使用"冥想训练","冥想"真的有那么神奇吗?关于冥想(Meditation),最早的文献记录于古印度的《吠陀经》(成书时间约在公元前2000年~1000年之间)。大约在公元前600~500年间,各种形式的冥想在中国道教和儒教中也得到发展,此外还有印度教、耆那教、原始佛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