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的化学镀Ni-P、Ni-Cu-P沉积反应速率,计算出两个沉积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尝试把Bockris方程式应用于化学镀沉积反应的计算中。通过测定沉积量,经适当处理,代入Bockris方程,计算出两个沉积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得到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化学镀Ni—P镀层表面脆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刚性球体压入法并结合声发射技术测定了化学镀Ni-P镀层的表面脆性。试验结果指出,Ni-P镀层的表面脆性随热处理的温度、时间以及基体硬度的增加而降低,临界载荷Pc反映出了化学镀Ni-P镀层表面脆性的变化规律,但仍属定性范围;临界应力σrc能定量地反映化学镀Ni-P镀层的表面脆性。  相似文献   

3.
化学复合镀Ni—P—PTFE共沉积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测定钢试片上化学镀Ni-P-PTFE(聚四氟乙烯)复合镀层中PTFE粒子沉积量及分布特征,研究各种因素对PTFE粒子沉积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表面活性剂在化学镀Ni-P-PTFE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镀面状态及施镀工艺也有明显影响.提出了化学镀Ni-P-PTFE复合镀层的共沉积机理,即PTFE粒子通过机械碰撞及静电吸附的联合作用被试件表面俘获,实现与Ni-P共沉积  相似文献   

4.
化学镀Ni—P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化学方法和仪器分析,对化学镀Ni-P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在化学镀Ni-P过程中,Ni的沉积服从电化学机理,它的沉积速度可通过浊合电位理论,用沉积电流密度i乘以Ni的电化当量求得;而P的沉积则是在Ni的催化作用下的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化学镀Ni—Mo—P非晶合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射线衍射、能谱分析,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化学镀Ni-Mo-P非晶合金镀膜形成的必要条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化学镀Ni—Cu—P工艺及镀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化学镀Ni-Cu-P工艺及镀层性能。当温度控制在70-75℃、PH值控制在7.0-80添加剂B的含量为2.0g/l、CuSO4含量1-2g/1时,所得镀层性能最好。镀层经热处理后,组织和性能将发生变化。发现Ni-Cu-P镀层出现最高工的热处理温度为500℃,超过Ni-P化学镀层出现最高硬度的热处理温度。经过正确的热处理后,镀层硬度和耐磨性优于Ni-P化学镀层,且应用温芳范围较宽。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以Ni-P为基质,MoS2为分散剂的Ni-P-MoS2自润滑复合镀层的摩擦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Ni-P-MoS2复合镀层有较优异的减摩性能,MoS2颗粒的含量及镀时对其减摩性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Ni—P薄膜化学镀液的成分变化及镀膜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化学镀Ni-P薄膜镀液的变化及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镀时间的延长,镀液的PH值、NiSO4和NaH2PO2的浓度下降,而Na2HPO3的浓度增加,导致镀膜的沉积速率下降和薄膜中的磷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化学镀Ni-Cu-P合金的工艺,对镀液的稳定性和镀层的性能进行分析研究,获得含Ni83.31%、Cu4.08%、P8.59%均匀无针孔的的镀层;镀层的结合力、耐蚀性良好;经热处理后镀层的硬镀达到993.4HV。  相似文献   

10.
利用流动化学反应法制备了粒径大小约为100nm的Fe-Ni-B非晶超细颗粒,以化学分析及Mossbauer测试作为主要方法,研究了反应液的浓度,溶液的pH值,反应液流量及搅拌速度等因素对非晶超颗粒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ABS塑料表面以化学镀沉积CU/Ni-P双镀层,并探讨其与基体的结合强度、环境稳定性、导电性及电磁屏蔽性能;以SEM观察了镀层的微结构及表观形貌.研究结果表明,ABS/Cu/Ni-P材料具有较高的电磁屏蔽效率,且经久耐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以Ni-P为基质,MoS2为分散剂的Ni-P-MoS2自润滑复合镀层的摩擦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Ni-P-MoS2复合镀层有较优异的减摩性能,MoS2颗粒的含量及镀时对其减摩性有很大的影响。镀层经过400℃的热处理后,减摩性略有下降,但其抗胶合能力和寿命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复合电镀技术,制备了非晶态Ni-P合金基TiC复合镀层,测定了非晶态Ni-P合金镀层和(Ni-P)-TiC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结构、硬度以及耐磨性。研究了TiC微粒对镀层的弥散强化作用,与非晶态Ni-P合金镀层相比,(Ni-P)-TiC复合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均超过了非晶态Ni-P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K系数-双波长标准加入法,应用于镀镍溶液中钴的测定。通过加入掩蔽剂氨三乙酸(NTA),使得Ni(Ⅱ)与5-Br-PADAP形成的配合物的吸光度显著降低,而相对应的Co(Ⅱ)配合物的吸光度基本不变,提高了在大量Ni(Ⅱ)存在下测定Co(Ⅱ)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借助三元扩散偶/电子探针分析技术测定了W-Ni-Co三元系在1100℃时的等混截面.它包含了:3个单相区,即bcc(W),μ-Co7W6和fcc;3个两相区,即bcc(W)+μ-Co7W6,bcc(W)+fcc和fcc十μ-Co7W6;1个三相区,即bcc(w)+fcc+μ-Co7W6.  相似文献   

16.
化学镀Ni—B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硼氢化钾为还原剂,乙二胺为络合剂,硫酸亚铊为稳定剂的化学镀Ni-B合金镀液的最佳组成和操作工艺,确定了稳定剂的最佳含量。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化学镀Ni-B合金镀层的结合力,孔隙率,耐烧碱腐蚀及镀层的硬度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等特性。  相似文献   

17.
在1mol·L-1Al(ClO4)3溶液中,用微分极化电阻测量技术和交流阻抗法研究阴离子SH-和SCN-对溴化丁基三甲基 (BTMPB)对铝的缓蚀作用及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SH-和SCN-能显著提高BTMPB对铝的缓蚀效率,两者和BTMPB对铝的缓蚀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在高氯酸铝溶液中BTMPB在铝/溶液界面上的吸附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且为物理吸附,但是当在1mol·L-1高氯酸铝溶液中加入1×10-4mol·L-1的SH-或SCN-时,BTMPB在铝/溶液界面上的吸附为化学吸附,且服从修正的Bockris-Swinkels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由纯金属组成和由稀土与Co-Ni合金组成的两类扩散偶,辅以电子探针,金相,SEM等手段测定了Y-Co-Ni三元相图1000℃恒温截面上的相关系,该截面固相区范围内存在8个单相区,10个两相区,3个三相区。  相似文献   

19.
电沉积Fe—Ni—MoS2复合镀层及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Fe-Ni-MoS2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及其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依靠传统的电镀工艺,悬浮在酸性电解液中的MoS2微粒能与Fe,Ni共沉积形成Fe-Ni-MoS2自润滑复合镀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复合镀层的最佳工艺参数,并与45^#淬火钢和球墨铸铁等材料相比,Fe-Ni-MoS2自润滑复合镀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减磨性。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了在混合表面活性剂SDBS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共存下,meso-四(3-溴-4-羟基-5-甲氧基苯)卟啉T(BHMOP)P与钯的湿色反应,并以该反应为基础建立了高灵敏度的痕量钯的光度分析法。钯与该显色剂形成1:2的配合物,其表观摩尔吸吸光系数在422nm处为1.27×10^5L·mol^-1·cm^-1。钯量在0.0-12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本法用于合成样品中钯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