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然科学进展》2005,15(12):1522-1522,1527
1.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拟重点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 (1)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 (2)亚洲季风环境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影响与响应 (3)高原与极地环境变化过程及其与东亚环境变化的联系 (4)陆海相互作用与河口海岸带环境演变  相似文献   

2.
全球性环境问题是地球系统整体行为的结果,既涉及地球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与人类对地球系统的作用密切相关.区域环境变化是全球环境问题在区域上的反映和缩影.探讨区域环境变化问题既能丰富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内容,又可以为实施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期间可以优先资助从区域的角度开展的全球变化研究,并注重研究区域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和响应.具体研究方向:(1)海洋-大气-陆地相互作用与水循环;(2)东亚季风环境的形成演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影响;(3)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4)区域碳平衡及典型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5)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全球性环境问题是地球系统整体行为的结果,既涉及地球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与人类对地球系统的作用密切相关。区域环境变化是全球环境问题在区域上的反映和缩影,探讨区域环境变化问题既能丰富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内容,又可以为实施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期间可以优先资助从区域的角度开展的全球变化研究,并注重研究区域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和响应,具体研究方向:(1)海洋-大气-陆地相互作用与水循环;(2)东亚季风环境的形成演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影响;(3)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4)区域碳平衡及典型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5)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彭少麟 《科技潮》1999,(6):34-37
人类在实现经济和科技的飞跃发展时,往往忽视自己是地球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把自己从众多的生态平衡关系中抽出,对地球资源进行绝对的控制和任意的榨取,从而逐渐与自然界形成全面对抗和尖锐对立,导致了生态与环境的危机。全球环境变化现象则是生态与环境危机的集中反映。全球环境变化的因果全球环境变化这一术语,意指在地球环境方面的自然和人为变化导致的所有全球问题及其相互作用。1990年美国的《全球变化研究议案》中,将全球变化定义为"可能改变地球承载生物能力的全球环境变化(包括气候、土地生产力、海洋和其他水资源、大气化学以及生态系统的改变)。"狭义的全球变化主要指大气臭氧层的损耗、大气中氧化作用的减弱和全球  相似文献   

5.
2012年5月12~13日,"地球生物学论坛——深时全球变化与生态系演化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术交流中心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末至今,地球生物学作为一个整合学科引起了地学与生命科学界学者的广泛关注。生物与环境,特别是微生物与环境、微生物与宏体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是现代碳循环和全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也是解决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大灭绝和环境巨变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遗迹化石作为地史时期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载体,在古环境再造、古生态和古生物分析以及油气、煤等资源的寻找和勘探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复杂遗迹化石(如Zoophycos, Chondrites, Spirophyton,Palaeodictyon等)的地球生物学研究,可以从多角度、多背景来解释宏体造迹生物、地球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目标是对项目生成的长时间序列遥感数据产品进行全球陆表变化的特征分析,并开展对该产品在地球系统模式模拟中的应用示范研究。(1)分析了遥感全球陆表特征参量的时空特征及变化趋势;(2)研究植被叶子物候特征与碳积累的变化,建立了基于叶面积指数的叶子物候的统计模型;分析物候的空间特性,包括全球分布格局、物候日期的全球分布特征及区域尺度的分布特征;进行物候数据在全球变化研究的应用示范等;(3)进行了陆表特征参量产品在地球系统模式中的应用示范。利用GLASS数据集进行陆表-大气耦合模式模拟,研究其对地表气温、对流层气温、降水等气候因素的多年平均值、变化趋势、年际变化等的影响,发现应用可体现植被长期演变的GLASS数据集后,可明显改善对模拟地表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年际变化等的模拟。  相似文献   

8.
全球变化科学对揭示和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系统运转的机制、变化规律及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环境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论述全球变化背景下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影响的若干基本问题,阐明只有推行可持续发展才能改善地球环境,从根本上遏制全球变化的加剧。  相似文献   

9.
生命起源与演化是世界十大科学之谜之一.在地球历史中曾发生过多次重大的生态系统和环境突变[1-2],部分是由于地外因素,如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了地球生态系统的灾难性破坏与恐龙等的灭绝,但更多的是由于地球自身环境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破坏了海陆生态系统,从而导致地球生物的消亡[3-4].  相似文献   

10.
全球变化研究的地球系统科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方面论述全球变化研究的地球系统科学观:1)地球表层系统与系统外的物质能量交换;2)天-地-生系统论;3)天-地-人系统论。在此基础上,强调要调整人地关系,以保证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地球科学所面临的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提出21世纪地球科学应围绕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战略性调整,主要方向包括:环境导向型、资源导向型、生态导向型、灾害导向型和社会导向型地球科学。其中,环境型地球科学主要对环境地质背景、环境地质过程、全球环境变化以及环境质量、效应、保护、监测等进行框架性研究;资源型地球科学主张全球自然资源的理性开发,并为资源效用、资源生态、资源经济、资源管理等提供战略性指导;生态型地球科学强调全球生态文明观,即强调自然地球系统、天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的大统一;社会型地球科学强调地球科学在生命起源、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追求人类生存、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协调统一;灾害型地球科学强调人地作用对地球的影响,并为地质灾害的背景、规律、防治、预测、评估等提供科学依据。新时期地球科学理应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农业、区域经济、旅游等领域)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日前,学校在主楼第三会议室召开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成立暨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宣布了学校成立“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的决定.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国新生代第三系广泛分布的咸化湖相盆地的成因及地球化学环境意义 ,比较系统地分析了中国新生界咸化湖相地层生油岩及原油中饱和烃、芳香烃等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分析结果表明 :咸化湖地层中有机质的地球化学 (生物标志物组合 )特征 ,既不同于淡水湖相地层中的有机质 ,又与海相地层中的有机质存在明显的差别 .进一步讨论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地球化学成因及其环境地球化学意义 ,并对其中部分生物标志物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的指相意义作了探讨 .通过生物标志物的组合特征和环境地球化学意义分析 ,初步认为中国新生代第三系咸化湖盆咸化湖泊的形成与海浸作用没有直接的联系 .  相似文献   

14.
正大气臭氧层位于距离地面20~50km处,可以有效地吸收太阳辐射,减少紫外线对地球上生物的伤害~([1])。因此,臭氧层是地球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臭氧层的破坏对人体健康、生物化学循环、水生态环境系统和植物等都具有重要影响~([2])。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大气臭氧层的损害逐渐成为当今全球面临的首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遭遇到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地质环境和地质资源问题,如何维护地球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如何合理地利用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资源,已成为当前地质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地球环境与生物演化之间是一个动态过程,各类地质事件及生物化石富含地球过去变化的信息.因此,研究地球历史时期的生物地质作用和环境变迁对人类预测未  相似文献   

16.
古生物学家和生物地层学家经长期研究认为,显生宙以来的地球生物演化进程中曾在2.5亿年前,亦即,在对应于二叠系/三叠系(P/T)界线的年代附近,发生过全球性最为严重的一次生物大灭绝。中国煤山剖面是目前唯一被确定的全球P/T标准层型界线与点的剖面,俗称“金钉子”。因此,关于该剖面的事件界线层的地球化学研究具有典型意义,对理解P/T转折期发生的灾变事件和环境变化具有全局性的科学价值。沿着曾间接提出的:P/T转折期可能的全球酸雨事件的传统思路和全球海洋酸性化事件的新思路,实验证实:煤山剖面P/T界线粘土层的潮湿白粘土呈强酸性,校正酸度值达到pH0.80~1.32。这一发现向寻找:P/T转折期全球海洋酸性化的直接证据迈进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7.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地球系统科学产生以来,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就日益受到重视。人们通过对深海沉积、冰芯沉积和黄土沉积的氧同位素研究发现了地球系统环境的10万年、4万年及2万年的变化周期。这与通过天文学计算而获得地球轨道参数变化周期是一致的。因此,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被认为是地球系统环境变化的驱动力。本文集中讨论了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对地球系统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锶及其同位素在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同位素地球化学理论和测试分析技术的逐步发展和完善.锶及其同位素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已在很多领域的研究中显示出莺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角度加以论述.其应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用Rb-Sr系统进行地质测年;(2)利用锶同位素进行古环境的研究;(3)用锶同位素进行物源示踪;(4)用锶同位素计算流域的风化速率.文章最后.简要地对锶及其同位索的研究作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南方红土沉积与环境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方第四纪红土沉积是揭示该地区古环境变迁的良好信息载体,红土发育与构造变动、季风演化存在耦合.就第四纪红粘土的研究进展作了回顾,认为红土形成时代、成因、网纹化机制等方面的争议制约了红土地层学的发展,系统研究红土的沉积学、年代学、土壤学、生物气候学、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推动红土地层学的发展,并丰富全球变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由中山大学王将克、常弘、廖金凤等编著的《生物地球化学》一书,于1999年5月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出版获得广东省优秀科技专著出版基金会的资助.生物地球化学近一个世纪以来已逐渐发展为成熟的地质学、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学科.本书的内容包括地球表层,尤其是生物圈中的生物有机体及其产物(或称生物有机化合物和生物元素)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地球化学作用、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演化规律等。其范围涉及生命的起源、地球的演化、矿产资源、全球变化、人类与环境、农业等.本书的特点是根据科学分类学的基本原则和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